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共北京市委党校社会学705社会学概论考研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改建

【答案】社会改建,在孔德看来,并不是建立在政治或经济的基础上,而是要靠新的工业社会的道德。孔德十分重视新的社会分工在社会改建中的作用,他详尽地探讨新的社会分工之主要目的依然是为了发展新的社会道德,因为只有新的社会道德才是唯一能够解决现代下业社会问题的可靠力量。孔德社会实证主义的政治纲领在社会改建中,强调了普遍道德教育、牧师和社会舆论控制的作用,这是孔德唯心主义社会观的集中表现。

2. 社会有机体

【答案】社会有机体是指,社会是一个有机实体,它是由各个部分相互联系而构成的社会整体。在斯宾塞看来,社会与有机体一样具有结构性、功能性和相互依赖性。社会有机体和生物有机体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概括起来主要是:生长过程、结构进化、功能分化、相互依赖等。

3. 辩证冲突论

【答案】辩证冲突论是由达伦多夫提出来的,他批评结构功能主义社会均衡模式的片面性,主张按照社会压制模式发展相应的社会学理论,达伦多夫正是在社会压制模式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冲突理论的。辩证冲突理论的目标是证明冲突的原因既不是某些心理变项义不是偶然的历史事件,冲突产生于社会地位结构; 理论研究层次是考察产生于社会组合的权威结构中的团体冲突,把冲突理解为团体间的斗争,而不涉及个人之间人际互动方面的分歧和争执; 具体的理论任务是回答下述三个问题:第一,冲突团体如何从社会结构中产生? 第二,团体冲突将采取哪些形式? 第三,团体冲突如何影响社会结构的变迁。在辩证冲突理论中提出了权威和权威结构、强制性协调组合、利益、潜在利益与外显利益、准团体和利益团体等重要概念。其主要理论命题有:关于冲突团体形成的命题、关于团体冲突形式的命题、关于社会结构变迁的命题。

4. 应用社会学

【答案】应用社会学,是一种动态的历史变迁研究。它的任务是利用社会学的概念来理解当前的状况和历史的变迁,并最终理解人类社会的总发展。应用社会学以历史考察为其目标,并不满足于抽象的思辨。在滕尼斯看来,应用社会学不应仅限于笼统的历史阐述,还要对当前不断变化着的社会生活进行根本性的分析,这是单凭历史研究所不能达到的。

5. 机会性假设

【答案】布劳的第二个假设是机会性假设,即人们之间社会交往程度取决于他们发生接触的机会。这个假设也十分浅显易懂:人们永远才、能和无法与之发生联系的人交朋友。人们相互接触

的机会越多,他们之问产生社会交往的可能性就越大。

6. “现代化”

【答案】“现代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现代化,是指一个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以及社会政治体系、政治结构的功能分离或分化,即人们常讲的工业化和民主化。广义的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带动下,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全面的社会变革过程。这种社会变革过程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所有这些变革都是互为条件,互相联系在一起的。

7. 科学分类

【答案】孔德认为,整个宇宙现象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按其性质可具体分作五类:天体现象、物理现象、化学现象、生物现象和社会现象。与此相应地,他将科学也划分为五种:①天文学,研究天体现象; ②物理学,研究物理现象; ③化学,研究化学现象; ④生物学,研究生物现象; ⑤社会学,研究社会现象。

8. 整合与冲突

【答案】(1)整合。

布劳通过阐述权力向权威的转化过程来说明权力结构在群体中所起的整合作用。

a. 在布劳的交换理论中,权力被定义为个人或群体不顾他人反抗而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人的能力,显然,权力以强制性为其显著特征。而权威则是指群体中的一种合法性的,即合乎群体规范的权力,它的实施无须借助强制。

b. 资源地位的不平衡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下述情形:资源地位较低的人发现用依从换来的好处大于拒绝交换所带来的损失,而资源地位较高的人也认为自己提供的资源与换取的依从至少是价值相当的,因此遵循互惠和公平规范,群体中形成了对权力结构的集体赞同,从而确立了权力结构的合法性。在这种情况下,只要领导者遵守群体规范,他就无须使用强制手段,其下属之间便会形成相互制约的社会控制。因此,对权力情景的共同定义和集体规范是形成合法权威的基础。

c. 布劳认为,在己经形成权力结构的正式组织中,个人的权力已经不再直接与其拥有的资源相联系,而是直接取决于他在组织结构中所处的地位。尽管如此,组织的权力结构的产生最终还要由交换过程来说明。

d. 合法权威的确立,改变了群体成员之间的互动模式。群体成员不用再为每次具体的交往讨价还价,从而减少了分歧和争执,提高了效率; 同时,每个成员已经被安置在固定地位上,只需按照自己地位的角色要求行事,就能得到相应的回报,而无须通过自我显示来争取更为有利的交换地位,从而减少了竞争和摩擦。群体内部互动关系中内耗的减少以及强制性手段的废弃都使组织达到某种程度的稳定、平衡,促进了群体整合。

(2)冲突。

在说明权威结构产生的方式和过程时,布劳井没有忽略相反的冲突倾向,他阐述了社会结构为什么会成为冲突和变迁的根源。

在正式组织中,尽管可以发展出对权力的集体赞同,形成合法权威,但也存在着对立和冲突的可能。常见的}h}况是:或者群体内部的报酬结构发生了变化,不再符合群体成员的报酬期待; 或者群体成员报酬期待结构发生了变化,原有的报酬结构已经不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不论出现哪种情况,都会使得某些参与交换的成员感到对方没有履行互惠义务,自己在交往中付出的代价多于获得的报酬,由此而产生了被剥夺意识。

其结果是瓦解了合法权威赖以存在的集体赞同和统一规范,削弱了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控制,使权威蜕变为强制性权力,从而导致巨下级之间的对立。如果下级成员接触机会较多,就有可能形成某种共同意识,使个人不满或对立发展为集体性敌对运动,在这种情况下,下级对上级命令的反应或者是消极抵制,或者是采取报复性行动。群体内部互动关系性质也由基本平衡转变为暗中的或公开的冲突。解决冲突的办法一是在原有结构内部进行调整,替换那些没有提供报酬或提供了不公平报酬的领导者,如果这样做还不解决问题,就只能推翻现存的权力结构,代之以新的权力结构。当然,新的权力结构还会继续重复向合法性权威的转化过程。

总之,布劳把合法性权威的形成过程与群体内部对抗力量的出现当作推动群体运动的两个重要因素,这两个因素此消彼长、相互影响,促使群体运动过程中出现整合与冲突交互替代的辩证特点。

9. 政治组织的循环

【答案】政治组织的循环是指,政治权力结构越分散,政府就越倾向十依赖亲和手段进行社会控制,慢慢地权力会被强大的利益集团瓜分。利益集团逐渐变得为所欲为,欲望膨胀,不断要求政府给子更多的资助和特权,政府的权力和效率受到削弱。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协作和社会控制遇到麻烦,从而产生要求重组和集中权力的压力,此时权力开始走向集中。在权力集中的社会中,往往会出现少数人按个人意志进行统治并依靠暴力进行社会控制的倾向。权威的代表性下降,社会控制系统变得严厉,以至于政府不能及时地听到社会的呼声,工作效率差,社会的正常运转受到日益严重的压抑和窒息。当社会协作和社会控制出现大量问题时又会产生重组和分散权力的要求和压力,又开始新的一轮的政治组织的循环。

10.群体关系

【答案】从社会关系的水平和层次上看,社会系统可以区分为个人关系、群体关系和社会制度三个层次。群体关系,是指在社会的群体或组织的层次上所发生的社会关系,它是社会关系的中间层次。与个人关系相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持久性,它受到社会群体的规则、规范的约束。

二、简答题

11.如何评价宏观社会理论?

【答案】布劳的宏观结构理论在美国社会学界是一个新形成的学派。布劳本人和其他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