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内蒙古师范大学社会学民俗学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之社会工作概论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社区照顾
【答案】社区照顾是指将那些需要照顾的老人尽可能留在他们熟悉的社区环境中接受照顾,避免让他们离开自己生活的社区而进入机构生活。社区照顾也指动员社区内的一切物力和人力,去满足社区内老人们的各种各样的需要,以使他们在社区内能够幸福地生活。发展老人社区照顾,是解决我国老人照顾困难的一条比较可行的道路。
2. 女性主义
【答案】女性主义,又称女权主义。一般认为女性主义既是一种社会运动,也是一种社会思潮。女性主义是一种随着西方女权主义运动兴起而逐渐形成的妇女争取自己的权利,要求男女平等的社会思潮。当代女性主义是多元的,可以划分为自由派女性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激进女性主义、文化女性主义、后现代女性主义和妇女主义等不同流派。
3. 女权主义
【答案】女权主义理论是一种与激进人文主义或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工作理论,主要植根于20世纪60-70年代以来的妇女运动。它主要关注女性所受到的压抑,认为女性所遭遇到的许多生活问题都是性别压制的结果,社会工作的目标就是探索并消除社会中由于性别主义所造成的女性痛苦,促使她们有更多的自由,有更大的能力去追求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4. 增能理论
【答案】增能理论则站在人的发展的立场上,认为通过一定的方法残疾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他失去的机体的、社会的功能,并有助于他们进入一般的、正常的社会生活。增能小但在于增强其原本丧失的机体功能,而且可以增强他们的生活信心,甚至可以减轻他们对社会的“拖累”。增能理论是以人的发展理论为基础的,关注于人的基本价值的实现。
5. 小组工作
【答案】小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定义:
(1)以小组工作的功能和目标下定义
1949年美国小组工作者协会指出:小组工作者在各种小组中,通过小组互动与方案活动达到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目标的完成。
小组工作者的目的在于根据个人能力与需求而促进个人成长,使个人与他人、团体与社会之
间达到适应,促使个人有社会改良的动机,同时让每个人认识到自己的权利、能力与独特性。
小组工作者参与团体的目的是为了使团体中的决策不是来自团体内或团体外的优势影响,而是来自知识、理念与经验的分享与整合。
(2)以小组工作对人的发展下定义
科伊尔(Grace Coyle)认为社会小组工作是一种教育的过程,它通常由各种志愿结合的团体,在小组工作员的协助下,于闲暇时间内实施。其目的是在团体中通过个人人格的互动,促进个人成长; 以及为了达成共同的目的而促成团体成员间互助合作,以创造团体。
(3)以小组工作对人的治疗下定义
美国社会工作教育委员会于1959年指出:社会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方法之一,它通过有目的的团体经验,协助个人增进其社会功能,以更有效地处理个人、团体或社区的问题。
二、简答题
6. 简述社会工作督导的模式。
【答案】社会工作督导的模式主要有:
(1)成长与发展模式
①主要特点
成长与发展模式采用大量的个别化教学,重视与强凋学生的感觉、情绪及心理需要,帮助学生发展专业自我及自我意识,启发学生的自我觉悟与思考。在这里督导是一个催化剂。
②指导思想
成长与发展模式的指导思想主要是采用治疗学的理论,认为专业表现取决于个人的成长。因此,它强调心理学的理论,看重学生成长的过程。
(2)学徒模式
①主要特点
学徒模式最显著的特点在于督导员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非常紧密的师徒关系,因此,非常强调良好的督导关系。这种学徒式的学习是非结构化的,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即手把手讲解教授,碰到于什么样的工作就学做什么。督导主要运用讨论方式,采用过程记录评估学习的进度与学生的进步。
②指导思想
学徒模式的指导思想是认为学习是一种“干中学”,好的实务来自于不断重复的学习,在干中不断提高。这种理论基于行为理论,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
(3)结构化学习模式
①主要特点
a. 结构化学习模式是一个详细计划好的学习过程,它强调学习开始前有一个课程计划,按部就班,一个课程一种内容,一步步学习。
b. 教学方法也是系统化的,强调运用多种不同方法及不同的教学手段,生动活泼地进行教学,
尤其注重模拟教学法。这种模式的学习事先制定有标准的评估方式。团队教学也是这种模式的一大特色。
②指导思想
结构化学习模式基于教育模式,认为直接的观察对于学习的效果有重要影响。而且这种模式的设计基于成人学习理论,重视学生己有经验,给学生以学习的主动权。这种模式是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
(4)管理模式
①主要特点
管理模式是按计划的工作任务进行督导,即是否能完成工作任务是督导的一部分,而且这种模式是以技术为本的。因此督导是“问题一解决”取向,着重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学生按计划完成任务的能力是评估考核的标准。此模式强调以机构的政策作为实习好坏的唯一仲裁标准。
②指导思想
管理督导模式的指导思想也认为学习是干中学。案主是至高无上的,一切服务都要以案主为中心,保护案主利益。在这种模式下,实习者的行动应是计划规定的行为。这种模式看重工作的结果。
7. 简述阿尔德弗尔的需要层次论:ERG 理论。
【答案】ERG 理论是阿尔德弗尔于1969年提出的一种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密切相关但有些不同的理论。他把人的需要分为三类,即生存的需要、关系的需要和成长的需要。
(1)生存的需要。这类需要关系到人的机体的存在或生存。包括衣、食、住以及工作组织为使其得到这些要素而提供的手段。
(2)关系的需要。这是指发展人际关系的需要。这种需要通过工作中的或工作以外与其他人的接触和交往得到满足。
(3)成长的需要。这是个人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要这种需要通过发展个人的潜力和才能,才能得到满足。
ERG 理论的主要特点是,它并不强调需要层次的顺序,认为某种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对行为起作用,而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后,可能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也可能没有这种上升趋势。当较高级需要受到挫折时,可能会降低而求其次。另外,该理论还认为,某种需要在得到基本满足后,其强烈程度不仅不会减弱,还可能会增强。
8. 简述残疾人社会工作和社会功能。
【答案】残疾人社会工作和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
(1)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含义残疾人社会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的知识、价值观和方法帮助残疾人补偿自身缺陷,克服环境障碍,挖掘自身潜能,从而使他们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的专业活动。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