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705风景园林基础之中国古典园林史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舫

【答案】又称旱船,是一种船形建筑,又称“不系舟”,却又犹如置身舟辑之感。船首的一侧设平板与岸相连,建于水边,前半部多是二面临水,使人有虽在建筑中,颇具跳板之意。船体部分通常采用石块砌筑。

2. 斋

【答案】斋是园林中幽深僻静处的学舍书屋,一般不做主体建筑。多指专心静修或读书的场所,形式较模糊,多以个体出现,一般设在密林中,不甚显露。

3. 《营造法式》

【答案】《营造法式》是北宋时政府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是我国古籍中最完整的一部建筑技术专书,著书人是将作监李诫,书中资料主要来自历来工匠相传的可行之法。此书是土安石推行政治改革的产物,目的是为了掌握设计与施下标准,节制国家财政开支,保证施工质量。

4. 寒碧庄

【答案】寒碧庄是苏州留园的别称,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以园内建筑布置精巧、奇石众多而知名。现园分四部分,东部以建筑为主,中部为山水花园,西部是土石相间的大假山,北部则是田园风光。留园是中国大型古典私家园林,代表清代风格,厅堂宏敞华丽,庭院富有变化,太湖石以冠云峰为最。其建筑空间处理精湛,造园家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构成了有节奏有韵律的园林空间体系,成为世界闻名的建筑空间艺术处理的范例。

二、判断题

5. 借用园外的风景收入园内,以丰富开拓园林的观赏内容和意境空间,化有限为无限。指的是园林当中的透景手段。( )

【答案】×

【解析】借景是中国园林的传统手法,即为有意识地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视景范围中来,以丰富开拓园林的观赏内容和意境空间。

6. 杭州西湖北面宝石山上的保傲塔,与南面重建的雷峰塔,是一组绝妙的对景。( )

【答案】√

7. 据文献记载,甲一在商周时中国就有了最简单的园林一一囿,如周武王曾建“灵囿”。( )

【答案】√

8. 克里姆林宫的诞生,标志着西力一园林发展到达了顶点。( )

【答案】×

【解析】凡尔赛宫的诞生,标志着西方园林发展到达顶点。

9. 苏州的拙政园,按其占有者身份划分,属私家园林; 按其所处地理位置划分,属扬子江类型园林。( )

【答案】√

10.颐和园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文化价值最高一座皇家园林博物馆。( )

【答案】×

【解析】颐和园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园林博物馆。

三、简答题

11.三大地方园林各自的风格特点有什么? 形成因素都有哪些?

【答案】三大地方园林指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

(1)主要风格特点:

①江南园林:空间富于变化,移步换景,小见大; 叠山石料太湖石、黄石为主; 园林植物落叶为主,配合常绿花木; 园林建筑取江南民间乡土风格,如水墨画; 家具、字画精美。

②北方园林:建筑封闭厚重,具有刚健之美; 较重视礼仪典章,多使用中轴线; 叠山多当地的大青石、北太湖石为主,且技法厚重; 水体较小,有时出现旱园; 植物落叶为主,花木品种较少,有时呈现萧索寒林景观。

③岭南园林:规划上以宅院为主,庭院与庭院的组合变化; 用英石包镶假山,所谓“塑石”,出现姿态嶙峋的景观; 沿海一带用石蛋、珊瑚礁掇山; 水体较大,平面呈明显的几何图形,园中多有纵横轴线,受到西方园林文化的影响; 建筑通透开敞,体量偏大,或建筑密度稍大,深邃而不开朗; 观赏植物品种丰富多样,一年四季花团锦簇,景象常新。

(2)形成因素:自然方面:各地气候、物产,环境等构园因素的差异。人文方面:各地历史文化积淀的不同,城市工商业的兴起,资本萌芽的发展。造园技术方面:文人、士流、富商大贾及造园工匠相互学习,身份的转化,造园技艺的广泛普及等。

四、论述题

12.苏州拙政园、网师园、留园各自布局和风格特点是什么?

【答案】(1)拙政园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距今(2014年)已有500多年历史,是汪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

①布局拙政园建园初期布局浑然一体,后来一分为三

a. 东部开阔疏朗,尚有田园风光:

b. 中部为园林重点,远香堂为园林中心,建筑与环境和谐;

c. 西部山明水秀,鸟语花香,曲径通幽;

②风格特点

散文艺术手法构园,景观跌宕起伏,高潮不断;

b. 园林空间大小相间,收放有致;

c. 全园水体丰富多样,建筑环绕水体,风景各异,宛若江浙民居;

d. 采用长廊串景、隔景;

e. 植物丛植、孤植为主,多为乡土品种; 钓台处处布设,尽显灌园育蔬及垂钓生活情趣,一派濠濮之情;

f. 景题丰富,意境高远,多出自文征明手笔。

(2)网师园

网师园是苏州园林中极具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的中型古典山水宅园代表作品。网师园始建于公元1174年(宋淳熙初年),始称“渔隐”,几经沧桑变更,至公元1765年(清乾隆三十年)前后,定名为“网师园”,并形成现状布局。几易其主,园主多为文人雅士,且各有诗文碑刻遗于园内,历经修葺整理,最终形成了这一古典园林中的精品杰作。网师园为典型的宅园合一的私家园林。住宅部分共三进,自大门至轿厅、万卷堂、撷秀楼,沿中轴线依次展开,主厅“万卷堂”屋宇高敞,装饰雅致。

①布局

园林的平面略成丁字形,它的主体部分(也就是主景区)居中,以一个水池为中心,建筑物和游览路线沿着水池四周安排。

②风格特点

a. 整个园林的空间安排采取主、辅对比的手法,主景区也就是全园林的主体空间,在它的周围安排若干较小的辅助空间,形成众星拱月的格局;

b. 沿水池一周的回游路线又是绝好的游动观赏线,把全部风景画面串缀为连续展开的长卷,网师园的这个主景区体现了静观与动观相结合的组景设计艺术。

(3)留园

留园位于江南古城苏州阎门外留园路338号,留园为中国大型古典私家园林,以园内建筑布置精巧、奇石众多而知名,与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四大名园。

①布局

a. 园林紧邻于邸宅之后,分为西、中、东只区。一区各具特色,西区以山岳景观为主,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