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344风景园林基础[专业硕士]之中国古典园林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牌坊
【答案】“牌坊”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牌坊为门洞式纪念性建筑物,宣扬封建礼教,标榜功德。
2. 写意山水园
【答案】“写意山水园”指根据造园者对山水的艺术认识和生活需求,因地制宜地表现山水真情和诗情画意的园林,其特点是以山水为骨骼,以诗情画意为表现形式。
3. 囿
【答案】“囿”是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场所,最早的园林形式之一。通常选定地域后划出范围,或筑界垣,囿中草木鸟曾自然滋生繁育。《诗经·大雅》中记述了最早的周文王灵囿,秦汉以后,囿都建于宫苑中。
4. 斋
【答案】斋是园林中幽深僻静处的学舍书屋,一般不做主体建筑。多指专心静修或读书的场所,形式较模糊,多以个体出现,一般设在密林中,不甚显露。
二、判断题
5. 园林中的厅堂一般坐南朝北,向南望,是全园最主要景观。( )
【答案】×
【解析】园林中的厅堂一般坐北朝南。
6. 花木是园林的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缺少花木,园林便失去秀媚和神采。( )
【答案】√
7. 北方园林以西安为代表。( )
【答案】×
【解析】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其中尤以北京为代表。
8. 苏州沧浪亭的复廊、拙政园的水廊、留园的曲廊被誉为“汪南万大名廊”。( )
【答案】√
9. 园林中的假山一般有石山和土山两种。( )
【答案】×
【解析】园林中的假山一般有石山、土山和土石混合三种。
10.水是园林的眼睛。( )
【答案】×
【解析】建筑是园林的眼睛,建筑与山水林木相配合,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简答题
11.试述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发展阶段及主要特征。
【答案】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大约从公元前11世纪的奴隶社会末期直到19世纪末叶封建社会解体为止,在三千余年漫长的、不间断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世界上独树一帜的风景式园林体系—中国园林体系。中国古典园林的漫长的演进过程,相当于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封建大帝国从开始形成而转化为全盛、成熟直到消亡的过程。中国古典园林得以持续演进的契机是封建时期中国经济、政治、意识形态份者之间的平衡和再平衡,它逐渐完善的主要动力亦得之于此三者的自我调整而促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中国古典园林的全部发展历史可分为五个时期:
(1)生成期(公元前16世纪~公元220年)即园林产生和成长的幼年期,商、周、秦、汉。商、周为奴隶制国家,奴隶主贵族通过分封采邑制度获得其世袭小变的统治地位。贵族的宫苑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滥筋,也是享家园林的前身。以地主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大帝国形成,相应地,皇家的宫廷园林规模宏大、气魄浑伟,成为这个时期造园活动的主流。
(2)转折期(公元220~589年)即魏、晋、南北朝。小农经济受到豪族庄园经济的冲击,北方落后的少数民族南下入侵,帝国处于分裂状态。在意识形态方面突破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呈现为诸家争鸣、思想活跃的局面。豪门士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以皇权为首的官僚机构的统治,民间的私家园林异军突起。佛教和道教的流行,使得寺观园林也开始兴盛起来。形成造园活动从生成期到全盛期的转折,初步确立了园林美学思想,奠定了中国风景式园林大发展的基础。
(3)全盛期(公元589~960年)即隋、唐。帝国复归统一,豪族势力和庄园经济受到抑制,中央集权的官僚机构更为健全、完善。唐王朝的建立开创了帝国历史上一个意气风发、勇于开拓、充满活力的全盛时代。从这个时代起,园林的发展相应地进入盛年期。作为一个园林体系,它所具有的风格特征已经基本上形成了。
(4)成熟时期(公元960~1736年)即两宋到清初,继隋唐盛世之后,中国封建社会发育定型,农村的地主小农经济稳步成长,城市的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市民文化的兴起为传统封建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封建文化的发展虽己失去汉、唐的阎放风度,但转化为在日愈缩小的精致境界中实现着从总体到细节的自我完善。相应地,园林的发展亦由盛年期而升华为富于创造进取精神
的完全成熟的境地。
(5)成熟后期(公元1736~1911年)即清中叶到清末,清代乾隆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繁盛时代,表面的繁盛掩盖着四伏的危机。道、咸以后,随着西方帝国主义势力入侵,封建社会盛极而衰,逐渐趋于解体,封建文化也愈来愈呈现衰颓的迹象。园林的发展,一方面继承前一时期的成熟传统而更趋于精致,表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辉煌成就; 另一方面则暴露出某此衰颓的倾向,已多少丧失前一时期的积极、创新精神。
四、论述题
12.掇山分为哪几种,点石手法有什么?
【答案】因地势自有高低,园林里的掇山应当以原来地形为据,因势而堆掇。掇山可以是独山,也可以是群山。
(1)掇山种类
①高广的大山(土石混合),要堆掇高广的大山,在技术上不能全用石,还需用土,或为土山或土山带石
②小山的堆叠(外石内土),小山而欲形势具备,可用外石内土之法,即可有壁立处,有险峻处。同时外石内土之法也可防免冲刷而不致崩坍
③庭院掇山(纯石)
④峰峦谷(纯石)
⑤洞府的构叠,堆叠假山时,可先叠山洞然后堆土成山,其上又可作台以及亭榭。
(2)点石手法
①单点,由于某个单个石块的姿态突出,或玲珑,或奇特,立之可观时,就特意摆在一定的地点作为一个小景或局部的一个构图中心来处理。这种理石方式在传统上称做“单点”。
②聚点,摆石不止一块而是两三块,甚止至八九块成组地摆列在一起作为一个群体来表现,称之为“聚点”。
③散点,乃是一系列若断若续,看起来好像散乱,实则相连贯而成为一个群体的表现。散点的石,彼此之间必须相互有联系和呼应而成为一个群体,散点处理无定式,应根据局部艺术要求和功能要求,就地相其形势来散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