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宁波大学海洋学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学位]之农业经济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试从理论上来分析食品质量安全的经济特性。

【答案】(1)尼尔逊将商品分为二类:搜寻品、经验品和信用品。

①搜寻品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之前能够获得充分的信息,决定商品品质;

②经验品是指只有在购买之后才能判断其质量的商品;

③信用品是指消费者即使在消费之后也不能判断其品质,只能借助于其他的信息才能决定其品质。

(2)食品质量要素的品质特性,既具经验品特性,又具有信任品特性,而食品安全要素更多属于信任品。

①市场机制在搜寻品特性方面不会出现失灵;

②在经验品市场上,市场可以通过消费者的重复购买、厂家的声誉投资和广告策略等途径改善信息传递,缓解由质量信号传递带来的市场失灵问题;

③在信任品市场上,市场机制则完全失灵。

(3)食品质量安全信号的传递,是将食品安全的信任品特性转化为搜寻品特性。传递成本则是这种转换的交易成本。通过第三方介入市场,如产品检测或质量认证,提高信号传递机制,可以解决食品质量安全信号的市场失灵问题,实现高质高价。生产者无法接受高检测成本,产品价格也会因为增加检测成本而变得高昂。

(4)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性的需求增长率高于收入的增长率。

①食品安全供给的边际成本是递增的,消费者在对食品安全风险并不知情的情况下,以更低的价格购买风险性较高的食品可以获得额外的效用;

②食品的供给商也仅仅愿意在消费者可以觉察的安全性层面提供这一安全水平的食品,否则即使供给的食品安全性很高,却可能带来效益的损失。

2. 影响农业信息资源内在质量差别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影响农业信息资源内在质量差别的因素有:

(1)农业信息资源内容本身

农业信息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细度等是影响内在质量差异的常见因素。细度不够和细度过高的数据都不能很好地满足用户的决策需要。

(2)农业信息资源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农业信息资源比其他任何资源都更具有时效性,信息的及时性决定信息的价值; 缺乏针对性的农业信息资源不仅难以作为政府和农户农业决策的依据,而且还可能误导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行为。

(3)农业信息资源的集成水平和数据相关程度

信息源的收集需要投资,其容量是有限的,信息的集成水平会影响到这种内在的质量差别。农业信息资源是以内容、服务取胜的领域。

总之,农业信息资源开发的效果应当实现四个“适宜”一一将适宜的信息、在适宜的时间、用适宜的形式、提供给适宜的决策者。

3.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方式、原则有哪些?

【答案】(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方式

①十地承包经营权转包

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是指在承包期内,承包方把自己承包的土地,在约定的期限内全部或部分转给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其他农户耕种。

②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

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是指承包方将自己承包期内承包的土地,在一定期限内全部或部分租赁给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者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和个人,并收取租金的行为。

③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

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是指土地承包方将自己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交给他人行使,自己行使从他人处换来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④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

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是指在承包期内,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将其依法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以一定的方式和条件转移给他人的行为。

⑤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

人股是指允许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从事农业股份合作经营。

⑥土地承包经营权托管

托管,是指承包农户将承包的土地在一定时期内委托其他农户或者社会化服务组织代为经营管理,委托方向受委托方支付一定的费用,原土地承包关系和收益权不变。

⑦土地承包经营权反租倒包

反租倒包是指集体或单位、个人以一定的租金将农户承包地土地租赁后,经过投资开发或者改善生产条件后,再重新发包给单位或农户经营。

(2)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原则

①平等、自愿、有偿原则

十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方和受让方之间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交易关系,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必须出十双方当事人完全自愿,流转方不得强迫受流转方接受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受流转方也小得强迫流转方必须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时,农户应当获得一定的报酬。

②土地所有权性质和土地用途维持原则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情况下,土地的所有权性质不因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而发生改变。

承包地的用途仅限于农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后,不能擅自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也不得将承包地用于非农建设。

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期限受限制原则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期限,不能超过承包合同尚未履行的剩余时间。

④受让方资格限制原则

虽然转让方可以自愿选择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受让方,但是法律规定受让方必须具有农业生产的能力。

⑤优先原则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土地流转的优先权。

4. 中国现行农村土地基本制度有哪些?

【答案】(1)中国现行土地所有制

①十地的国家所有制

a. 国家土地所有权主体具有唯一性和统一性

b. 国有土地所有权的客体具有广泛性

c. 国家土地所有权是通过法律规定将其中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固定给使用者,而国家仅保留土地的处分权

②土地的集体所有制

a. 村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

b. 乡(镇)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

c. 村民小组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

③土地所有权的行使

a. 行使土地所有权的方式

b. 行使土地所有权应遵循的基本法律要求

c. 行使土地所有权的限制

(2)中国现行农村土地使用制度

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是我国农村土地使用的基本制度。

①定义

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以农村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为基础,将农村土地的使用权均分到户,通过劳动努力与获得劳动剩余直接挂钩的形式,形成激励机制,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范围

耕地承包,林地、草地等农村土地资源的承包

③优点

a. 实行家庭承包经营,解决了由于农业劳动成果的最后决定性和难以准确计量的问题,使平时的劳动与最终的劳动成果挂起钩来;

b. 适应了农业生产需要灵活决策的特点,使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