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杭州师范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828公共政策学之公共政策分析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目录

2018年杭州师范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828公共政策学之公共政策分析考研核心题库(一) ... 2

2018年杭州师范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828公共政策学之公共政策分析考研核心题库(二) ... 8 2018年杭州师范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828公共政策学之公共政策分析考研核心题库(三) . 15 2018年杭州师范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828公共政策学之公共政策分析考研核心题库(四) . 21 2018年杭州师范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828公共政策学之公共政策分析考研核心题库(五) . 29

一、名词解释

1. 政策效果

【答案】政策效果是指公共政策实施对客体及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或效果。在公共政策评价中,政策效果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公共政策预定目标的完成程度; 公共政策的非预期影响; 与政府行为相关的各种环境的变化; 投入公共政策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公共政策所取得的收益与投入成本之问的比率。公共政策评价中的政策效果有如下儿种类型:①直接效果:②附带效果:③潜在效果:④象征性效果。

2. 投入产出法

【答案】投入产出法,作为一种科学的方法,是研究经济体系(国民经济、地区经济、部门经济、公司或企业经济单位)中各个部分之间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数量分析方法。

该方法的基本内容:

①编制投入产出表、建立相应的线性代数方程体系,综合分析和确定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分析重要的宏观经济比例关系及产业结构等基本问题;

②制定投入产出表,反映各种产品生产投入来源和去向的一种棋盘式表格;

③构建投入产出模型,用数学形式体现投入产出表所反映的经济内容的线性代数方程组。

3. 渐进决策模型

【答案】渐进决策模型由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和政策科学家林德布洛姆提出,是指把政策制定过程看作是对以往政策行为的不断修正的过程。它是在对理性模型质疑的基础上提出的,其内涵主要包括:

(1)渐进模型实际要求决策者必须保留对以往政策的承诺;

(2)决策者不必过多地分析与评估新的备选方案,只着意于现存政策的修改和补充;

(3)渐进主义着意于目标与备选方案之间相互协调,使问题较易处理,而并不关心基础的变革;

(4)渐进主义在面对同一社会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案时,只着重减少现行政策的缺陷,不注重目标的重新改进,也不注重手段和方案的重新选择。

渐进决策模型在某种程度上正确地描述了公共政策是如何制定的。但是渐进决策模型也存在一些内在的缺陷,批评者对于其过于保守的倾向与适用性等方面提出了质疑。

4. 模型

【答案】模型是指主体为了某种特定的认识日的,依据相似性原则而创造或选择一种系统,用于代表被研究的对象。通常把模型分为实物模型与理论模型。公共政策分析所讨论的对象经常既可以是定性相似,也可以是定量相似:既可以是外在的相似,也可以是内在的相似:既可以是结构的相似,也可以是功能的相似。

5. 集团决策

【答案】集团决策认为公共政策是集团斗争的产物。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存在大量的政治利益集团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斗争,政府决策就是在不同集团的相互冲突中进行选择。在集团分析模型看来,公共政策是团体间的争斗所达到的平衡,其体现了那些一直试图获取优势并相互竞争着的党派或集团之间出现的均势。

二、简答题

6. 试分析导致公共政策终止的主要因素。

【答案】公共政策终止并非是个纯粹的技术性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它是个政治性问题。德利翁和卡梅伦指出在政策终止决定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是政治价值和意识形态,对政策终止的分析不能局限于经济和效率方面的问题,还应考虑意识形态的动机。导致公共政策终止的主要因素有:

(1)决策者的价值取向

在政策的全过程中,政府的决策者,特别是主要决策者的价值观,始终起着关键性作用。一旦他们的价值取向发生变化,必然会引起公共政策相关内容的变化,甚至导致政策或项目的终止。

(2)政策环境

政策系统所处的环境,是由复杂的多因素共同构成的,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政策系统与政策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当政策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先制定的公共政策可能就不能适应新环境的要求,此时就需要对其进行调整或终止。

(3)政策资源

政策的实施和运行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即需要一定的政策资源。一方面,当政府的财政收入减少,政府可支配的政策资源减少时,政府就可能会终止某些公共政策或项目,节省开支,减轻财政压力:另一方面,如果一项公共政策的运行效率低下,耗费了大量的政策资源,所获效益远低于投入的成本,以致难于为续,就需要对其进行调整或终止。

7. 为实现政府的科学民主决策,应该如何构建公共决策体制?

【答案】公共决策体制是决策权力与责任在决策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所形成的权力配置格局和责任分担模式,是多元决策主体在决策过程中的分工合作与活动程序。公共决策体制由决断子系统、咨询子系统、信息子系统、监控子系统和执行子系统等组成。为实现政府的科学民主决策,构建公共决策体制,其具体要求有:

(1)决断子系统

决断子系统又称中枢子系统,是公共决策体制的核心部分,由拥有最高决策权的政府首脑机关及其领导者构成; 处于最高领导者和指挥者的地位,并承担公共决策的主要责任。决策中枢系统的完善主要应着力于两个方面:对行政首长负责制的正确认识和决策者素质的提高。

(2)咨询子系统

公共决策的咨询子系统又称“思想库”、“智囊团”,是指由多学科专家学者组成的专门从事广泛开发智力,协助中枢系统进行科学决策的辅助性机构。现代公共决策体制必须妥善处理好“谋”与“断”的关系。

(3)信息子系统

公共政策的科学化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决策部门掌握广泛的外源信息和及时的内源信息的情况。在我国,政府决策体制的信息系统建设起步较晚,缺乏强有力的信息系统作为决策的支持系统己成为科学决策的一大障碍。信息系统的建设应努力做到:①建立和健全信息网络组织; ②保持信息的及时准确; ③实现信息手段现代化。

(4)监控子系统

监控子系统是指决策中枢机构之外对决策者的决策行为、决策内容和决策程序进行监督控制的机构。监控子系统是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的一个重要保障,其发展与功能的充分发挥有助于制定并执行好合理的政策。监控子系统的不完善是目前我国公共决策系统中存在的另一个明显的缺陷,需要灵敏地反映出执行结果与目标之间的差异,并及时向信息系统提供信息,使决策能得到及时调整、提高效率。为实现政府的科学民主决策,要求监控子系统真实无误、及时迅速。

(5)执行子系统

政府决策的最终价值体现在决策目标的实现上。执行子系统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承担着细化决策、补充决策、追踪决策的职责,在一定程度上分享了部分决策权力,执行子系统也因此构成了整个决策体制不可或缺的部分。为实现政府的科学民主决策,要求执行子系统坚决有力、科学高效。

三、论述题

8. 简述渐进决策模型的主要内容及其合理性。

【答案】(1)渐进决策模型的主要内容有:

①决策是解决目前问题的实践活动,而不是追求远大的目标。决策的手段是从试错过程中产生出来的,而不是通过对所有可能的手段进行综合评估。决策者考虑的仅仅是一些熟悉的恰当选择,当他们发现一个可接受的方案时,他们就会停止寻求这个过程。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看作是对以往政策行为的不断修正的过程,它是在以往的政策、惯例基础上制定新政策,只对过去的政策做局部的调整和修改,是过去政策的延仲和发展。渐进决策模型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即按部就班原则、积少成多原则和稳中求变原则。

②渐进决策模型把公共政策看作是一个政治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利的决策者的讨价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