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健康管理学院)828公共政策学之公共政策分析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规划方法

【答案】规划方法是运筹学的重要组成内容,包括线性规划11-1、非线性规划、整数规划、目标规划、动态规划、随机规划等。其中,线性规划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最为成功的运筹学模型,是现代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帮助管理者进行决策的有效方法。

2. 公共政策工具

【答案】公共政策工具又称为治理工具或政府工具,是指实现政策目标的手段。政策方案只有通过适当的政策工具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从而达到政策设计的理想状态。它是连接目标和结果的桥梁,是将政策目标转化为具体行动的路径和机制。

政策工具是指政府将其实质目标转化为具体行动的路径和工具。政策工具是政府治理的核心,没有政策工具,便无法实现政府的目标。对于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提供,不论是由公共部门还是私部门,其方式有十种:①政府部门直接提供; ②委托政府其他部门; ③契约外包; ④经营特许权; ⑤补助; ⑥抵用券; ⑦市场供给; ⑧志愿服务; ⑨自我协助; ⑩政府贩售特定服务。政府政策工具的选择,视问题情势、政府主观偏好、资源拥有程度、目标的正确性、对市场的依赖程度、相对成本等综合因素决定。

3. 公共物品与外部效应

【答案】(1)公共物品是指公共使用或消费的物品。公共物品是指那些或多或少具有下面两个特征的物品(或服务),包括的内容有:

①个人很难拥有排他性的占有和支配该物品(或服务)的权力;

②个体对该物品(或服务)的消费‘般并不或者很少会减少其他个体消费该物品(或服务)的可能性。与之相对,私人物品则是指那些基本上不具备上述两种特征的物品。公共物品的上述两个特征意味着,个体很难向那些消费这些物品的其他个体收取因提供这些物品而应当获得的合理补偿。其结果必然是降低了个体在提供这些公共物品方面的激励。这样,一方面,社会中的每个个体都或多或少地对公共物品具有需求; 另一方面,在没有市场之外的其他途径参与这些物品生产的情况下,市场并不能保证这些物品一定能够被生产出来。这显然意味着效率的损失。

(2)外部效应是指存在于市场之外而不受市场机制调节的活动或影响。如果发生在市场之内的某种活动,其影响范围超出了市场机制的作用范围,即这种活动的主要部分虽然在市场之内,但其延伸部分扩展到了不存在市场的地方,那么,这种市场之内的活动在不存在市场的地方所造

成的影响就属于外部效应。具体的外部效应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当出现正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 当存在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因为市场竞争就不可能形成理想的效率配置。

4. 系统议程

【答案】系统议程又称公众议程,是指某个社会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公众和社会团体的普遍关注,向政府部门提出政策诉求,要求采取措施加以解诀的这样一种政策议程。从本质上讲,公众议程是一个众人参与的讨论过程,是一个问题从与其具有特殊联系的群体逐渐扩展到社会普通公众的变化过程,即一个问题引起相关群体的注意,进而引起更多人的兴趣,最后受到普通公众的关注。

5. 行动理论

【答案】行动理论学派强调政策执行是对某一项公共政策所要采取的广泛行动。政策执行虽然只是政策过程的环节之一,但就其本身来说,却包含着政策执行者一连串的自觉与不自觉的、偶然的与必然的行动。因此,行动是政策执行的关键,政策执行的研究要以行动过程和行为性质为中心。具体来看,行动理论认为政策执行过程包括了下列六类行动:①权威性行动; ②目的性行动; ③组织性行动; ④公益性行动; ⑤持续性行动; ⑥创造性行动。

二、简答题

6. 简述政策创新与传播框架的主要内容。

【答案】政策创新和传播主要有两种解释框架。一是内部决定模型,一是传播模型。内部决定模型假设,地力政府的行为不会受其他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认为职能部门创新的因素在于地方政府内部的政治、经济或社会特性。与内部决定模型相反,传播模型则认为政策创新本质上是政府之间的关系,把一个地方政府采纳的某项政策视为模仿其他地方政府先前采纳的政策。

(1)内部决定模型

内部决定模型假设导致地方政府采纳一项新项目或新政策的因素是该地方政府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特性所决定的。因此,其排除了地方政府受其他地方一政府或中央政府所影响的传播效果。内部决定模型假设,规模越大、资源越充实,经济越发达的地方政府越具有创新性。

①财政资源在政策创新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政府创新的过程中,一些新的政府项目需要大量的政府开支,拥有财政资源是采纳新政策的前提条件。

②支持政策理念并愿意奉献于推动理念的人员在政策创新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者们非常关注在政策议程设定中“政策活动家”的作用。

(2)传播模型

在政策创新的研究中,传播是指“一项创新通过某种渠道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一个社会系统中的成员之间被交流的过程”。在美国,以传播模型研究政策创新的学者认为,采纳新政策的模式

基本上都源于州与州之间相互竞争性的效法行为。

①州与州之间相互竞争。为了实现竞争性优势,避免处于劣势之中,各州的政策精英开展了各种竞争性的项日和活动。

②州与州之间在竟争中互相学习。在面临复杂的问题时,州为了寻求政策制定的捷径,一般都采取向其他州学习的策略,选择那些在别的州已经被证明是有效的方案。

在传播模型中,还可以细分为全国性互动模型、区域传播模型、领导跟进模型和垂直影响模型。

①全国性互动模型假设在州的官员之中存在关于公共部门项目的全国性交流网络,由此官员们可以了解其他州同行的项目。全国性互动模型假设,己采纳新项目的州的官员能够与尚未实施新项目的州的官员自由互动,在互动和接触中,前者会给后者提供一定的激励,刺激后者采纳新的政策。

②区域传播模型假设,各州主要受地理上相邻的州的影响。在区域传播模型中,学习、竞争和公众压力是其传播途径的基础。区域传播模型认为,各州有着向邻州学习的倾向,是因为这些州存在着类似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而且环境相似,这样政策行动可以产生预期的类似结果。

③领导跟进模型假设,某些州在一项政策的采纳方面是先行者,其他州争相模仿这些先行者和领导者。多数学者认为,这种领导是区域性的,许多州是接受来自于其所在地区中的先进州的指引。与此同时,这个模型也容易被修改成体现全国性领导者的主张。领导跟进模型更加强调在学习的过程中相互仿效,而不是州与州之间的竟争或者公众压力。

④垂直影响模型认为,州不是效法其他州的政策,而是仿效全国性政府的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垂直影响模型类似领导跟进模型的思想,在垂直影响模型中,中央政府事实上扮演了与州级先进者大致相同的角色,政策创新相当程度上是学习的结果。然而,与领导跟进模型不同的是,垂直领导模型说明了各州受全国性政府的影响。

7. 试比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政策执行模式的异同点。

【答案】“自上而下”这种途径假定,政策是由上层规划或制定的,然后被翻译或具体化为各种指示,以便由下层的行政官员或职员执行; “自下而上”途径以组织中的个人(即参与政策过程的所有行动者)作为出发点,政策链条中的较低及最低层次被当作政策执行的基础,强调政策或项目的成功与否依赖于参与执行项目的行动者的承诺与技巧。

(1)“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政策执行模式的相同点

①两者皆有偏颇之处,自上而下模式过分重视中心而忽略边睡,自下而上模式则是过分重视边睡而忽略中心;

②二者在长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当中都有一定的经验基础。二者除了相互对立,更重要的是能够相互补充。

(2)“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政策执行模式的不同点

①就最初的焦点而言,自上而下模式强调的焦点为中央政府; 自下而上模式则强调某一政策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