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亚洲太平洋研究系707国际政治理论(亚太系)考研冲刺模拟题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国家

【答案】国家是指经济上占有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统治阶级共同利益,按照区域划分原则而组织起来的,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管理组织。马克思主义根据国家的经济基础和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利益来划分国家类型,把人类有史以来的国家划分为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四种基本类型。国家具有以下特点:

①国家是实行阶级统治的社会公共权力组织,它的本质在于阶级统治。

②国家是按地区来划分其国民的。

③国家是一种特殊的暴力机器。

2. 半总统制

【答案】半总统制是指一种既有总统制某些特点、又有议会制某些特点的政体,半总统制的典型是法国。1958年,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法国在戴高乐的主导下建立了一种比较特别的新的政体,其特点是提高了总统的地位,强化了总统的权力,使之成为掌握实权的选任国家元首。总统主持内阁会议决定政府的政策纲领,但不直接管理政府工作,总统有权任免一名总理并由总理领导政府的日常活动。但总理和政府又须向国民议会负责,国民议会如果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政府就得向总统提出辞职。此外,德国历史上的魏玛共和国也属于半总统制政体。

3. 议会共和政体

【答案】议会共和制是指政府(内阁)由拥有多数议席的政党组成并对议会负责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在议会共和制国家中,总统是“虚位”国家元首,议会掌握立法权,内阁首脑由议会选举产生并组织政府,政府要向议会负政治责任,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政府必须辞职或者请求总统解散议会,重新大选。西欧的共和制国家采用这种政休的较多,如德国、意大利、奥地利等。亚洲的印度、新加坡等也实行这种政体。

4. 弹劝

【答案】弹勃是指由法律或宪法设定的,当享有特别权利(或豁免权)的政府高级官员或法官等有特定的违法行为(如叛国,腐败或与其职业道德不相符的行为等)时,对其进行刑事追诉的一种程序。

二、简答题

5. 简析政党具有“掌握政权,行使国家权力”的政治功能。

【答案】政党具有掌握政权,行使国家权力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党不仅要把阶级意志集中起来,还要把集中起来的阶级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阶级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必须通过立法和制定政策的方式才能实现。所以,政党的目的就是要掌握政权、行使国家权力。在近现代国家里,政治权力的行使,在正常的情况下都是通过政党政治实现的。政党在组织政府、制定法律和政策、施政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2)在西方国家,无论是共和制国家还是立宪君主制国家,政权机构通常是由政党组织的。政党掌握政权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操纵议会,通过选举取得议会多数席位,把本党的政纲通过议会制定为法律交由政府执行; 二是由本党的官员组织和参加政府。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实际政治生活中,政党还在调节议会和政府之间的权力制衡关系、调节联邦制国家中央和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以及对政府进行监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和影响。

(3)无产阶级政党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领导核心,党对社会的领导通常是通过国家机构来实现的。党对各类国家机关的领导是国家机关正确执行其职能的根本保证。因此,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竞争性政党政治不同,无产阶级政党对社会主义国家机关起着领导、监督和保证作用。

6. 如何理解列宁的“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的表现”?

【答案】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按照马克思主义分析社会现象的基本方法论,这里的经济,是指特定的经济关系,这种经济关系包含生产资料所有权关系、生产过程中的支配被支配关系和生产成果的分配关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确定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是认为社会经济关系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中具,有基础性的决定作用;

(2)政治关系的建立和实际运行,在其本质、内容、形态和方式等方面,根本上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3)政治关系以围绕特定权力活动的集中方式,体现和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根本要求,并且对于经济关系起着反作用。

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在社会群体的形态上体现为阶级关系,因此,作为集中体现经济关系的政治关系,在现实内容和社会力量的对比和互动中,首先集中休现为阶级关系,政治关系中的主导关系是阶级关系。

作为社会政治关系基础的经济关系及其社会群体形态的阶级关系,在实际社会生活中,通常表现为利益要求和利益关系。因此,在阶级社会中,政治首先集中体现着特定社会阶级利益和利益关系,同时也体现着其他的利益和利益关系。在社会主义时期,工人阶级以及最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和要求是发展生产力,因此,经济建设成为最大的政治。

7. 简述政治与法律的关系。

【答案】政治与法律都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它们都建立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政治是人们根据社会利益,通过政治权力进行政治权利分配的社会关系; 而法律则是特定的政治权力制定和认

可的对于社会成员在社会和政治社会生活中的相互关系和行为的刚性规范。两者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和作用,共同服务于政治统治阶级和集团的利益。政治与法律的关系包括:

(1)政治是法律产生和发挥作用的前提。

①法律是由特定的政治权力机关制定和认可的社会规范,未经特定政治权力机关制定和认可的社会规范,如宗教规范、社会习俗和道德规范等等,都不成为法律。

②法律依靠特定的政治权力强制,以社会成员的权利的方式实施,因此,它必须以特定的政治权力作为其力量后盾,以政治权力确定和分配的特定权利为实现形式。

③法律必须在相对稳定的社会和政治秩序中发挥作用。换言之,法律只有在政治权力使社会政治矛盾处于自己的有效控制范围内才能发挥作用,超出这个范围,如社会处于混乱、动荡、战争以及局部割据状态中,法律就会失去作用。

(2)法律对于政治又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法律使政治统治者的利益要求、权力地位和权利资格法规化,使政治权力的运行、政治权利的实现和社会政治成员的政治行为规范化,使社会政治秩序规则化,使社会政治生活遵循法的精神,以公正、明确、稳定和公开的方式有效规范各种政治矛盾和政治活动,维持社会政治秩序,保障统治者的利益及其权力的正常运行,从而实现社会的依法治理。

8. 简释政治的涵义。

【答案】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政治的论述,可以将政治的实质和含义归纳为以下几点:

(1)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政治不是脱离经济而孤立存在的,政治的性质由经济基础的性质所决定,但义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作为生产关系总和的经济基础,决定着社会的阶级结构、阶级的经济地位以及阶级的经济利益。各个阶级之间在经济上的根本对立,必然集中地表现为政治斗争。

(2)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性是政治的基本特性。阶级关系包括敌对阶级之间的关系和其他类型的阶级关系,主要有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关系,领导阶级与同盟者的关系,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等。在消灭了剥削阶级之后,除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还存在阶级斗争之外,国内的政治关系主要是人民内部关系。

(3)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国家政权是政治权力的根本问题,任何阶级要实现自己的目的,都必须掌握对国家或社会的最高统治权。任何阶级要实现自己的目的,都必须掌握对国家或社会的最高统治权。

(4)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政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有规律可循的。政治是统治阶级如何利用政权扩大自己,如何争取同盟者,如何打击敌人的一种艺术。

马克思卞义经典作家的政治定义: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三、论述题

9. 试论述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的参政功能。

【答案】在社会主义国家,各政治社团、政党及国家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政治社团都是在此基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