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华东政法大学人文学院632文化产业管理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企业使命

【答案】企业使命是指企业存在于社会的基本职能或根本任务。它是关于企业的基本目标、特征和宗旨的描述,它反映企业的价值观,体现了企业的宗旨和刻意追求的形象。确立企业使命是战略计划管理过程的第一步。

2. 有效沟通

【答案】有效沟通是指组织能够克服各种因素的干扰,保持信息交流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实现有效沟通需要坚持以下原则:

①正确对待沟通;

②运用反馈机制;

③力求表达清楚;

④能够积极倾听;

⑤拓宽沟通渠道;

⑤加强平行沟通。

3. 管理原理

【答案】管理原理是指对管理工作的实质内容进行科学分析而形成的基本真理,它是对现实管理现象的抽象,是对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高度综合与概括,因而对一切管理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管理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系统原理。要求管理者必须认清管理系统的集合性、结构性、目的性、全局性、层次性等基本特征。任何社会组织都是由人、物、信息组成的系统,任何管理都是对系统的管理,没有系统,也就没有管理。

(2)人本原理。强调管理活动中的一切工作都离不开人,人是管理系统中最活跃、最具有能动性、创造性的要素,是其他所有构成要素的主宰。做好人的工作是管理的根本,所以要强调人本原理。

(3)责任原理。管理是追求效率和效益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挖掘人的潜能,就必须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明确规定这些部门和个人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和必须承担的与此相适应的责任。

(4)效益原理。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于利用最小的投入或消耗,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效益,为社会做出贡献。“效益”包括“效率”和“有用性”两方面:前者是“量”的概念,反

映耗费与产出的数量比:后者属于“质”的概念,反映产出的实际意义。

4. 组织文化

【答案】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的总和。其任务是努力创造这些共同的价值观念体系,共同的行为准则。其特征包括:

①组织文化的核心是组织价值观;

②组织文化的中心是以人为主体的文化;

③组织文化的管理方式是以软性管理为主:

④组织文化的重要任务是增强群体凝聚力。

5. 目标管理、MBO (Management By Objective)

【答案】MBO 又称成果管理或标的管理,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于美国,以泰罗的科学和行为科学理论为基础形成的一套管理制度。目标管理是指组织中的全体人员能够亲自参加制定目标,并且围绕工作目标进行充分的沟通,在工作中实施“自我控制”,努力完成各自的工作目标的一种管理制度。其基本内容是结合形势和市场的需求及企业自身的条件,分别制定出企业一定时期内的生产经营总目标和各部门以至个人的工作目标,形成一个从上到下的完整的口标体系,从而把每个人的具体工作和企业的总目标紧密的结合起来。然后以目标作为授权和分配资源的依据,促使每个部门和职工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进行“自我控制”,独立自主的全面完成各自目标所规定的任务。目标管理包括四个要素:确定目标、参与决策、明确期限和绩效反馈。

6. 管理的领导职能

【答案】领导职能,是指管理者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对被管理者施加影响的过程。管理者在执行领导职能时,一方面要调动组织成员的潜能,使之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发挥应有作用; 另一方面要促进组织成员之间的团结协作,使组织中的所有活动和努力协调统一。其具体途径包括:激励下属、对他们的活动进行指导、选择最有效的沟通渠道、解决组织成员之间以及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冲突,等等。

二、简答题

7. 企业家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是于什么? 企业家如何有效地组织系统内的创新活动?

【答案】(1)企业家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

①目标创新

企业是在一定的经济环境中从事经营活动的,特定的环境要求企业按照特定的方式提供特定的产品。一旦环境发生变化,要求企业的生产方向、经营日标以及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其他社会经济组织的关系进行相应的调整。

②技术创新

a. 要素创新与要素组合创新:要素创新包括材料创新、设备创新; 要素组合方法创新包括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的时空组织。

b. 产品创新:品种创新。品种创新要求企业根据市场需要的变化,根据消费者偏好的转移,及

时地调整企业的生产方向和生产结构,不断开发出用户欢迎的适销对路的产品。产品结构的创新。产品结构的创新在于不改变原有品种的基本性能,对现在生产的各种产品进行改进和改造,找出更加合理的产品结构,使其生产成本更低、性能更完善、使用更安全,从而更具市场竞争力。

③制度创新

企业制度创新的方向是不断调整和优化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各个方面的权力和利益得到充分的体现,使组织的各种成员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④组织机构和结构的创新

由于机构设置和结构的形成要受到企业活动的内容、特点、规模、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小同的企业,有小同的组织形式,同一企业,在小同的时期,随着经营活动的变化,也要求组织的机构和结构小断调整。组织创新的目的在于更合理地组织管理人员的努力,提高管理劳动的效率。

⑤环境创新

环境创新是指通过企业积极的创新活动去改造环境,去引导环境朝着有利于企业经营的方向变化。就企业来说,环境创新的主要内容是市场创新。市场创新主要是指通过企业的活动去引导消费,创造需求。成功的企业经营不仅要适应消费者己经意识到的市场需求,而且要去开发和满足消费者自己可能还没有意识到的需求。

(2)企业家有效地组织系统创内的新活动

①正确理解和扮演“管理者”的角色

管理者不只是维持组织的运行,还必须自觉地带头创新,并努力为组织成员提供和创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的环境,积极鼓励、支持、引导组织成员进行创新。

②创造促进创新的组织氛围

促进创新的最好方法是大张旗鼓地宣传创新,激发创新,使每一个人都奋发向上、努力进取、跃跃欲试、大胆尝试。要造成一种人人谈创新、时时想创新、无处不创新的组织氛围。

③制定有弹性的计划

创新意味着打破旧的规则,意味着时间和资源的计划外占用,因此,创新要求组织的计划必须具有弹性。创新需要思考,思考需要时间。把每个人的每个工作日都安排得非常紧凑,对每个人在每时每刻都实行“满负荷下作制”,则创新的许多机遇便不可能发现,创新的构想也无条件产生。

④正确地对待失败

创新的过程是一个充满着失败的过程。只有认识到失败是正常的,甚至是必需的,管理人员才可能允许失败,支持失败,甚至鼓励失败。

⑤建立合理的奖酬制度

注意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的结合; 奖励应是对特殊贡献、甚至是对希望作出特殊贡献的努力的报酬,奖励的对象不仅包括成功以后的创新者,而且应当包括那些成功以前、甚至是没有获得成功的努力者; 奖励制度要既能促进内部的竞争,又能保证成员间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