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新疆大学语言学概论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音质

【答案】音质是指声音的特色,又称为音色。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颤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的波形不同,所以音色也不同。造成不同音色的条件包括发音体不同、发音方法不同、发音时共鸣器的形状不同。一个音素代表一种音质,不同的音素代表不同的音质。了解音质的详细情况和它在语言中的作用,这是语音研究的首要任务。

2. 语义场

【答案】语义场是指在同一个语义系统中,在共时条件下,若干个具有共同义素的义位聚合起来的聚合体。把不同的词的意义进行比较,可以看到某此词义与另一咚词义往往有某些共同的特点和相互关系(可以通过义素表现出来)。人们根据这些词义上共同的特点和相互关系把词分成大大小小不同的类,这就是词义的聚合,分出来的类就是语义场(词汇场)。所以语义场就是通过不同词之间的对比,根据它们词义的共同特点或关系划分出来的类。属于同一语义场的各词义有共同的义素,又有一些不同的义素,表明词义彼此之间的区别。例如,汉语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可以构成一个亲属义场,它们共同的语义特征是同胞亲属,同时在性别和长幼上又各自具有不同的语义特征,彼此区别。由于抽取的共同语义特征不同就会构成不同的义场,因此不同的义场会有层级关系或交叉关系。

二、简答题

3. 词是什么? 请指明下面例子中哪些是词,哪些不是词:

写字 编辑 小碗 骑马 领航 红花(一种药材) 红花(红色的花) 膨 高

【答案】词是一种语言建筑材料的单位,也就是造句的时候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单位。

题中词语有:写字、编辑、骑马、领航、红花(一种药材)、高

其余“小碗、红花(红色的花)”是短语,“膨”是语素。

4. 有人说“英语只有26个字母,简单易学,汉字却字形复杂,难学难认,所以说汉语是世界上最难的语言”请发表你对此种说法的看法。

【答案】汉字因其自身的特点,给来自拼音系统的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这主要是因为:

(1)英语属于表音文字,用数目不多的符号表示有限的音素或音节,作为标记词语声音的字母。一般说来,一定的音就用一定的字母表示,一定的字母表示一定的音。人们掌握了字母的发音和拼写规则,听到了一个生词的声音大体能写下来,看到了一个生词的形体能读出它所代表的

语音。拼音文字虽然有易学、易用的优点,但也有它的弱点,它只能跟一时一地的语音挂钩,难以沟通方言,更无法贯穿古今。

(2)汉字是意音文字,造成汉字难记、难读、难认、难学这一缺点,原因在于,汉字不是用几十个字母记录语素、词中几十个音素和几百个音节,而是用成千上万个符号去表示语素或词的意义,同时附带地表示语素的声音。

(3)汉字的特点

①现行汉字形声字的形旁表示意类,声旁记录读音。

②具有一定的超时空性。几千年来,汉语的语音变化很大,但是汉字的字形和所记录的语素的意义却变化不大。

③同音不同形,这具有分化同音词的作用。

④汉字不分词连写,汉字的结构体是个方块形。

所以从文字的稳固性看,汉字反而比拼音文字优越,它跨时间,贯穿古今; 跨地域沟通方言区之间的联系。

总之,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发展水平最高的语言之一。无论过去或现在,汉语在国内外都有很大的影响,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汉语的特征给学习汉语的外国学习者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但不能因此认为汉语就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5. 什么是语法范畴? 常见的语法范畴有哪几种?

【答案】(1)含义:把词的语法形式所表示的语法意义概括起来便成为语法范畴。

(2)常见的语法范畴有数、性、格、体、时、人称、式等。

①“数”是词的语法形式所表示的事物或现象的量的特征。

②“性”是词的语法形式所表示的事物或现象的性属。

③“格”表示名词、代词与句子中其它词的关系。

④“体”表示行为动作进行的情况。它是动词所有的语法范畴。

⑤“时”表示行为发生的时间与说话的时刻的关系。

⑥“人称”表示谈话时所说到的到底是说话者、听话者还是其它的人或物。

⑦“式”表示说话人对行为动作舆现实的主观态度。

6. 什么是语言的一般词汇? 它有哪些特点?

【答案】语言词汇中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构成语言的一般词汇。与基本词汇比较,一般词汇的特点就在于:它不是全民常用的,或者虽然在短时期内为全民所常用,但不稳固,它所包括的词一般没有构词能力或者构词能力比较弱。

7. 什么是语言发展中的不平衡现象?

【答案】语言各个方面(语音、词汇、语法)的发展速度是不平衡的。语言的词汇标志着极为纷繁的、形形色色的事物,它对客观现实中各种变化最为敏感,新事物的出现、原有事物的变

化、旧事物的消亡,都会反映到语言词汇中来; 因此,词汇几乎处在经常的变动之中。语法是词的构成和变化的规则以及组词成句的规则的总和,是人类思维长期抽象化工作的成果,在语言中根深蒂固,在许多时代中都能很好地为社会服务; 因此语法的发展很慢。语音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没有直接的联系,它的演变也是相当缓慢的。

8. 描写下列音素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答案】[m]是双唇、浊、鼻音; [t]是舌尖中、不送气、清、塞音;

舌尖中、浊、边音

;

擦音; [r]是舌尖后、浊、颤音; [w]是双唇、浊、半元音。

9. 什么是“内部言语”? 它舆“外部言语”有什么关系?

【答案】(1)含义:言语有说出声来的言语和只有发音动作而不说出声来的言语的区别,前一种言语称作外部言语,后一种言语称作做内部言语。

(2)关系:无论是内部言语还是外部言语都是对某种语言的运用,所以内部言语与外部言语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二者也有各自的恃点。内部言语往往不那么完整、连贯,而比外部言语粗糙、简略。从内部言语到外部言语还有一段距离。内部言语转化为外部言语的过程同时也就是一种整理思想的过程。

10.举例说明派生词和复合词的区别。

【答案】如果词的词干中直接联系的部分中有一个是附加词素,那么这种词称作派生词,如果词的词干中直接联系的部分都是含有词根词素的成分,那么这种词就称作复合词。这些直接联系的部分有的是含有词根词素的成分,如”老鼠”的“鼠”、“人民性”的“人民”,有的是附加词素,如“老鼠”,的“老一”,"IIpaNe" 的"npa" ,"unkind" 和"un" 是前缀,“可能性”的“性”,"gentlemanly" 的"1y" 是后缀。所以,“老鼠”“可能性”"dnpne""napoxoRenBO""unkind""gentlemanly" 是派生词,“人民”"Napoxon""gentleman ”是复合词。

是舌根、浊、鼻音; 是是舌尖中、送气、清、塞音;[d]是舌尖、浊、塞音; [s]是舌尖前、清、

三、论述题

11.从语言变体与社会特征、社会群体相联系的角度,论述语言是如何随着社会的分化而分化的?

【答案】语言只要在社会中使用,就会不断地缓慢地变化。同一社会总有程度不同的分化,每个现代社会中人与人的交际密度总是不均匀的,于是语言的创新总是在交际密度高的人群中或区域内优先传播,这就造成了语言的分化。根据社会分化的不同程度,语言分化为以下三种语言变体:

(1)社会内部的分化产生社会方言

由于社会中的人群由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和社会分工的不同而分化为不同的社团。在每个社团的内部,人们之间相互的联系比较密切,交际频繁,而不同社团之间的交际则相对稀疏。交际密度的不同,影响到语言创新的传播:社团内部的交际密度高,语言创新就能及时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