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延边大学艺术学院中外音乐史复试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目录
2017年延边大学艺术学院中外音乐史复试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一) . .... 2
2017年延边大学艺术学院中外音乐史复试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二) . .... 5
2017年延边大学艺术学院中外音乐史复试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三) . .... 7
2017年延边大学艺术学院中外音乐史复试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四) . .. 10
2017年延边大学艺术学院中外音乐史复试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五) . .. 13
一、简答题
1. 简述冼星海的生平及音乐创作。
【答案】冼星海的作品有号召性的群众歌曲《救国军歌》《到敌人后方去》等; 抒情性与战斗性相结合的群众歌曲《茫茫的西伯利亚》、《在太行山上》,抒情歌曲有《夜半歌声》、《黄河之恋》等儿童歌曲《只怕不抵抗》、《谁来跟我玩》大型声乐题材,以套曲形式的大合唱《生产大合唱》、《黄河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牺盟大合唱。其中,创于1939年的《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音乐创作中最突出、影响最广泛的一部代表作。这部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如火如荼的爱国热情,和抗战到底的必胜信念。
2. 简述青主的音乐贡献。
【答案】(1)创作
1920年根据宋代苏轼的名作《大江东去》所谱写的同名艺术歌曲,是
我国近代最早的古诗词艺术歌曲,作者运用戏剧性朗诵与抒情性咏叹相结合的音调,并配以和声和非常钢琴化的伴奏,以此塑造出气势磅礴又意境深远的音乐形象。代表作品:《大江东去》《我住长江头》。
(2)理论
中国最早的音乐美学家。代表性论著有美学著作《乐话》和《音乐通论》。他认为音乐是一种“上界的语言”。
3. 简述秧歌剧。
【答案】(1)秧歌剧的概念
秧歌剧是在新秧歌运动中产生,大多是以旧秧歌中的“小场子戏”为基础,再广泛吸收当地的民歌、地方戏曲、民间歌舞、以及话剧、舞蹈等因素综合而成。
(2)秧歌剧题材
歌剧题材内容广阔,几乎涉及群众生活的各个方面,主要反映当时解放区的生产斗争(如《兄妹开荒》),反映农村阶级斗争《减租会》以及放映根据地军民抗日和反对反动派的革命斗争《周了山》《牛永贵负伤》等。
(3)作品类型
作品类型来看,可分两类,一类是,形式和剧情比较简单,用叙述式的演唱表达剧情发展,如《兄妹开荒》。它们短小精悍、主题鲜明、风格朴素、演出方便,是小型的、适于广场演出的秧歌剧。另一类是形式较复杂、角色较多、情节曲折、戏剧性强的大型秧歌剧,如《周子山》《牛永
贵负伤》等。这种秧歌剧吸取了话剧手法,有较完整的情节发展,分场多、结构复杂,是前一类秧歌剧的进一步发展。秧歌剧的音乐大多采用陕北地方戏曲和陕北民歌的曲调加以填词改编。如《兄妹开荒》,以陕北民间音调为基础而创作,既有鲜明乡土气息,又有时代特点。
4. 简述马思聪的音乐创作。
【答案】(1)马思聪的小提琴音乐大多采用民歌写成,有着浓郁的中国风格,他的小提琴音乐充满中国民间风味风味的旋律,富有歌唱性。音乐发展手法和多声技法上,也常结合民间音乐的手法。
(2)从小提琴的艺术规律出发进行创作,并注重发挥小提琴的演奏技巧。
(3)马思聪的小提琴音乐与钢琴伴奏一起构思、创作。
二、论述题
5. 比较抗日战争期间和解放战争期间该地区的音乐创作。
【答案】(1)作品的内容
抗日战争期间,作品在内容上体现了“坚持抗战、争取民主”的政治要求。解放战争期间,作品的题材、内容更加丰富和宽广,各地区的政治斗争和人民群众生活的各个方面,在音乐创作中都得到了生动的反映。
(2)作品的风格
抗日战争期间,在作品的风格和体裁上出现了揭露现实的讽刺歌曲和各种民歌改编曲。解放战争期间,作品风格多数具有开朗、乐观的时代气息,具有鲜明的革命浪漫主义的气息。
(3)作品的民族特色
抗日战争期间,在作品的音调和形式方面,更鲜明地体现了民间音乐和群众斗争激情的影响。解放战争期间,大多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的、群众的素质,各种类型的音乐创作的民族风格比较鲜明突出,对如何通过音乐创作反映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塑造劳动群众的形象,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4)作品的体裁
抗日战争期间,占主导影响的是紧密结合现实的各类群众性声乐作品。解放战争期间,作品的体裁形式逐步趋向多样化的发展,虽然在创作体裁方面仍以短小精悍的群众歌曲为主,说唱性的叙事歌曲、歌剧、秧歌剧、歌舞表演等大型体裁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解放战争后期,器乐创作体裁开始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6. 简述贺绿汀的创作特色、成就和影响。
【答案】(1)创作特色
钢琴曲保持着民族化、大众化的传统,以其十分通俗、亲切的风格而受到群众广泛的欢迎。 抗日歌曲结构严谨,音乐语言质朴流畅,手法冼练。
合唱曲格调清新,乡土气息浓郁,充满革命乐观主义。
独唱曲具有强烈悲愤的激情、接近于歌剧咏叙调,表现了鲜明的革命倾向和完美的艺术技巧。 电影音乐注重通过优美、抒情的旋律对人物的内心做深入细致的刻画,注重歌曲风格的民族化和大众化。
(2)成就
①钢琴曲:《牧童短笛》和《摇篮曲》,带有清新质朴的民族风格和创意的钢琴织体。((闹新年》,带有创造性的民族特色。
②抗日歌曲:代表作品有《游击队歌》《上战场》《保家乡》等。
③合唱曲:进行曲性质的合唱曲《游击队歌》《胜利进行曲》,无伴奏混声合唱《垦春泥》, ④独唱曲:代表作品有《嘉陵江上》。
⑤电影音乐:代表作品有《秋水伊人》《怨别离》《春天里》《天涯歌女》和《四季歌》。
⑥音乐理论研究和批评:编译出版了英国著名音乐理论家普劳特的《和声学理论与实用》; 撰写了一系列富于现实意义的评论,如《音乐的时代性》《中国音乐界的现状及我们对音乐艺术所应有的认识》《从“学院派”、古典派、形式主义谈到目前救亡歌曲》等。
(3)影响
鲜明地表示了他对提高抗战歌曲创作的关注,也对当时进步音乐界某些不利于音乐界团结的“左”的观点进行了及时的批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