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天津医科大学中国哲学611哲学综合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阶级社会里真理的根本属性是( )。

A. 真理的阶级性

B. 真理的客观性

C. 真理的可变性

D. 真理的具体性

【答案】B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真理是指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真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真理的本质属性是它的客观性。因此,即使是在阶级社会里,真理的根本属性依然是客观性。

2. 把意识看成是大脑分泌出来的特殊物质的观点是

A. 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 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C. 庸俗进化论观点

D. 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答案】D

【解析】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庸俗唯物主义否认意识具有主观特征,抹煞意识与物质的区别,将意识与物质等同起来。①庸俗唯物主义不属于唯物主义派别,即唯物主义派别中不包含庸俗唯物主义; ②“庸俗”二字,庸俗唯物主义就庸俗在将意识和物质看成是一回事,即“把意识看成是人脑分泌出来的特殊物质”。

3.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

A. 对世界是否具有统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B. 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C. 对世界万物是否运动发展问题的不同回答

D. 对世界是否可以认识问题的不同回答

【答案】B

【解析】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是根本对立的两个哲学流派。_者的根本区别点在于是否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是否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同答。

4. 人的价值的两个方面是指( )。

A. 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

B. 政治价值和经济价值

C. 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D. 潜在价值和现实价值

【答案】C

【解析】人的价值分为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个方面:社会价值是指个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为满足社会或他人物质的、精神的需要所做出的贡献和承担的责任,简单地说就是个人对社会贡献的大小; 个人价值是指在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社会对个人和自己对自己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肯定关系,简单地说就是社会对个人的满足程度的高低。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也就是贡献与满足的统一。

5. 哲学史上的二元论,主张世界有物质和精神两个各自独立的本原。它是( )。

A. 唯心主义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B. 唯物主义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C. 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最后导致唯心主义

D. 独立于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之外的一个哲学派别

【答案】C

【解析】“二元论”是指主张世界存在物质和精神两种性质不同、互不依赖、彼此平行的本原的哲学学说。二元论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有物质和精神两个独立的本原。二元论企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而实际是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最终往往倒向唯心主义。

6. 对消极腐败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因为( )。

A. 原因的作用会引起结果

B. 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C.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D.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答案】B

【解析】质量互变规律认为,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任何事物的变化总是从量变开始,当量变发展到突破原来事物的度,就会破坏事物质与量的统一,发生质变。

7. 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 )。

A. 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B. 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C. 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文化制度

D.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答案】D

【解析】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这是社会主义改革性质。是否进行改革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的生死存亡。改革从实践上回答了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巩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

8. 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

A.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问题

B.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

C.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问题

D.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问题

【答案】B

【解析】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指事物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关系的原理,毛泽东同志对事物矛盾的实质的概括。他认为:“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

9. 在真理问题上,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

A. 真理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B. 真理的客观性

C. 真理的辩证法

D. 物质世界的可知性

【答案】C

【解析】辩证唯物主义在真理观上认为,真理是具体性与全面性的统一、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统一,坚持用辩证的思维看待真理,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旧唯物主义在真理观上,容易犯独断主义和相对主义的错误,不承认真理的辩证法。

10.社会的观念结构或社会意识形态是指( )。

A. 一切思想观点的总和

B. 一切精神现象的总和

C. 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形态的思想、观点的总和

D. 反映一定社会形态的情感、风俗习惯、情绪的总和

【答案】C

【解析】社会意识形态是指社会意识在社会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和表述形式。社会意识是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