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36会计学之财务会计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什么是辞退福利? 应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答案】辞退福利是指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给子职工的补偿。
(1)提取:由于被辞退职工不再能给企业带来任何经济利益,辞退福利应当计入当期费用而不计入资产成本。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辞退福利”科目。
(2)支付:借记“应付职工薪酬——辞退福利”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2. 如何进行固定资产处置的核算?
【答案】固定资产的清理是指在固定资产出售或不能继续使用而报废时对固定资产进行的处置。其具体核算分析如下:
(1)固定资产的出售。
企业的固定资产出售时,首先应计算其账面价值。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应根据固定资产原值减去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算。由于累计折旧可以不进行明细核算,因而固定资产明细账中可能可、能提供累计折旧及账面价值资料。为此,计算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主要是计算其累计折旧。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应根据采用的不同折旧方法和已计提折旧年限计算。
①企业出售固定资产后,其原值和累计折旧应予以注销(如果已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则
,账面价值转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计提的减值准备也应一并注销)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②企业出售的固定资产,有些不发生清理费用,有些则需要拆除,会发生清理费用: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银行存款
③企业出售同定资产实际收取的价款和增值税额:
借:银行存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应交税费
④企业出售不动产后,应按收入的一定比例计算缴纳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等,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应交税费”科目。
⑤净收益,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净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2)固定资产的报废。
固定资产报废的原因一般有两类:
①由于使用期限已满不再继续使用而形成的正常报废;
②由于对折旧年限估计不准确或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提前报废,如确定预计使用年限时未考虑无形损耗而在技术进步时必须淘汰的固定资产,以及由于管理不善或自然灾害造成的固定资产毁损等。
正常报废的圆定资产已提足折旧,其账面价值应为预计净残值。但由于实际净残值与预计净残值可能有所示同,因而在清理过程中也可能发生净损益。这部分净损益也应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正常报废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与出售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相同。
提前报废的圆定资产未提足折旧,为了简化核算工作,未提足的折旧也小再补提,而是在计算清理净损益时一并考虑。此外,毁损的固定资产根据其毁损原因,有可能收回一部分赔偿款,如自然灾害造成的毁损有可能取得保险公司的赔款,管理不善造成的毁损有可能取得有关责任者的赔款。企业取得的赔款也视为清理过程中的一项收入,借记“其他应收款”等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在计算清理净损益时也应一并考虑。
3. 净利润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有何区别?
【答案】基于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净利润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之间的区别可以从单一会计期间的角度进行分析,还可以从企业全部生命周期的角度进行分析。从单一会计期间的角度来看,二者的区别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二者的口径不同。
①企业对外投资的股利收入和利息收入,以及处置投资所获得的收益,作为投资收益会增加净利润,对债权人支付的利息作为财务费用,会减少净利润,但与投资收益和财务费用相关的现金流量不属于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②取得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而发生的现金流出属于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不属于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出,但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和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是净利润的重要决定因素。
③处置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以及出售各类投资而形成的现金流入属于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入,不属于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但处置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以及出售各类投资而发生的损益是净利润的决定因素。
(2)一者依据的会计基础不同。对于口径一致的部分,一者依据的会计基础不同。净利润是基于权责发生制而确定的,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是基于修正的收付实现制而确定的。因此,在存在经营性应收和应付项目的情况下,净利润与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也会产生差异。
(3)期末计价性调整的影响。在确定净利润时,资产减值损失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确认纯粹是期末的计价性调整,它们影响净利润但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无关。由于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而产生的区别,既可能涉及上述口径方面的差异,也可能涉及会计基础的不同,考虑其特殊性因而将其作为单独的一种情况来进行分析。
从企业全部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净利润合计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合计也不相等。因为即使没有应收、应付项目,也会由于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的存在,而使企业全部生命周期内的净利润合计小等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合计,而应该是后者大于前者。具体来说,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消耗性资产的相关现金流出并不包括在当期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中,但其折旧、摊销等却分期计入各期损益。
4. 什么是固定资产折旧? 影响折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1)固定资产折旧的含义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因损耗而减少的价值。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固定资产的价值随着损耗程度,以折旧费项目分期计入产品成本或费用,并通过取得相应的收入而得到补偿。
(2)影响折旧的因素
企业分期计算提取折旧时,应考虑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日总额、预计使用年限或预计工作总量等因素。
①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总额,是指单项固定资产从开始使用至报废清理的全部使用年限内应计提的折旧总额。
应计提的折旧总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
从理论上讲,某项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总额并不等于该项固定资产原值。其原因在于:
a. 固定资产在报废清理时取得的残值收入,不需要通过计提折旧的方式予以补偿,应在计提折旧时预先估计,从原值中扣除;
b. 固定资产在报废清理时发生的清理费用,应视为使用固定资产的必要支出,在计提折旧时应予以考虑,预计清理费用一般从预计残值收入中扣除。
预计残值收入减去预计清理费用后的余额,称为预计净残值。某项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即为该项固定资产的应计提折旧总额。在我国,预计净残值一般根据固定资产原值乘以预计净残值率计算,预计净残值率是指预计净残值与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
②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是指固定资产预计的经济使用年限,应考虑固定资产的损耗。固定资产损耗分为两种:
a. 有形损耗,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和自然力的影响在使用价值和价值上的损耗;
b. 无形损耗,是指由于技术进步而引起的固定资产价值上的损耗。
③固定资产预计工作总量,是指固定资产从开始使用至报废清理的全部使用年限内预计完成的下作总量。通常,由各企业根据本企业各项固定资产的具体情况自行确定。
④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指固定资产己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固定资产计提减值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