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青岛大学汉语言学院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语言学纲要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语法分析

1. 用国际音标给汉语普通话的下列各个词注音。

哥哥柴火木头天穷翁圆口叶贵

说明:本题可不标注声调,不能使用宽式标音法。

【答案】(1)哥哥

(2)柴火

(3)木头

(4)天

(5)穷

(6)翁

(7)圆

(8)日

(9)叶

(10)贵

2. 下面是汉语方言湖南衡山前山话中“你、我、他”在具体句子里的不同发音。

前山话的“你、我、他”有没有语法范畴? 如果有,是用什么语法手段表达了什么语法范畴?

【答案】(1)前山话的“你、我、他”没有语法范畴。

(2)前山话的语法手段

①词形变化所表现的语法意义的聚合称为“语法范畴”。语法范畴必须有词形变化的形式体现。汉语缺少形态变化,严格地说也就没有语法范畴。

②前山话的“你、我、他”在具体句子里的不同位置分别有不同的发音,只是声调的变化,而词语本身并没有词形变化,即没有表现出可区别的语法意义,所以它们没有语法范畴。它们用来表示不同的对象,使用的是词汇意义,而不是语法意义。

3. “台上坐着主席团”、“台上唱着戏”、“台上摆着酒席”三个结构的语法意义相同吗? 请运用相关的理论方法加以分析。

【答案】(1)三句话语法意义不一致

三句话语法结构的格式都相同,但语义特征不同。语法范畴中的语义特征是指某一关键字所特有的特征意义,不同于词汇意义中的语义特征。

(2)用变换分析法对题干中的三个语法结构进行分析

可以将“台上坐着主席团”变换为“主席团坐在台上”,而“台上唱着戏”这样变换不成立。将“台上唱着戏”变换为“台上正在唱戏”,而“台卜坐着主席团”这样变换不成立。“台上摆着酒席”既可以变换为“酒席摆在台上”,又可以变成“台上正在摆酒席”。

由此可以得出“动词+着”的不同的语法意义:

①“坐”+着:表示静止状态的持续;

②“唱”+着:表示动态的动作或行为;

③“摆”+着:既可以表示静止状态持续又可以表示动态动作和行为。

4. 分析“牙刷”与“刷牙”有什么不同。

【答案】“牙刷”和“刷牙”的不同在于:

(1)词性不同。“牙刷”是名词,“刷牙”是动词。

(2)“刷”的义项不同。“牙刷”中的“刷”是“用成束的毛棕等制成的清除或涂抹的用具”的意思,“刷牙”中的“刷”是“擦拭,清洗”的意思。

(3)语法单位不同。“牙刷”是词,“刷牙”是离合词,既可以做词使用,也可以在中间插入其他成分做短语使用。

(4)句法位置不同。“牙刷”可以做主语、宾语,“刷牙”可以做谓语。

(5)句法结构不同。“牙刷”是偏正结构,而“刷牙”是动宾结构。

5. 用语义分析法辨析下列句子的语义关系或异同(可以用语义关系、语义指向或语义特征等任一方法辨析)。

(1)喝饮料一一喝大杯

(2)他圆圆地画了一个圈儿一一他满意地笑了笑一一他常常出差

(3)我学会了游泳一一他打碎了杯子一一她做完了饭

(4)身上盖着毯子一一屋外下着雪

(5)我同意去一一我应该去一一我强迫去

【答案】根据语义分析法对上述例句的分析如下:

(1)“喝饮料”是“谓语+受事宾语”; “喝大杯”是“谓语+方式(中性)宾语”。

(2)“圆圆”语义指向“圈儿”; “满意”语义指向“他”; “常常”语义指向“出差”。 (3)“学会”中的“会”语义指向“我”; “打碎,,中的“碎”语义指向“杯子”; “做完”

中的“完”语义指向“饭”。

(4)“身上盖着毯子”可以变为“毯子盖在身上”,“屋外下着雪”不能变为“雪下在屋外”,原因是动词“盖”具有“延续性”的语义特征,而“下”具有“结束性”的语义特征。

(5)“同意”和“强迫”后面都有空语类,所以有歧义,既可以是“我同意或强迫自己去”,也可以是“我同意或强迫别人去”:而“我应该去”只能表示“我应该自己去”。

6. 分析下面两个有歧义的语言片段的层次,并说明造成歧义的原因。

我是看着爷爷离开的

你这可恶的儿子

【答案】(1)我是看着爷爷离开的这是一个兼语句,产生歧义的原因在于“离开”的多义性。“离开”既可以表示“同人、物、地分开”,也可以表示“永别,去世”。所以,原句既可以表示“爷爷离开我这里到另外的地方去”,也可以表示“爷爷去世了,n

(2)你这可恶的儿子

这是一个同位短语或定中短语,产生歧义的原因在于短语结构的不同。作同位短语,可理解为“你”就是“可恶的儿子”:作定中短语,可理解为“你”是“可恶的儿子”的领属。

二、简答题

7. 时; 体

【答案】时与体的联系和区别,具体表现为:

(1)联系

“时”和“体”都是动词特有的语法范畴。

(2)区别

①“时”和“体”内涵不同

“时”是动词的语法范畴,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时间。这时间往往以说话的时刻为准,分为现在、过去、未来。有些语言,动词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示行为动作是发生在说话的时刻,还是在说话的时刻之前,或在说话的时刻之后。例如英语“I write"(我写,现在时),"1 wrote"(过去时),"I will write"(将来时)。

而“体”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各种阶段和状态,是动词特有的语法范畴。不同语言的体的范畴的表现各不一样。在俄语等斯拉夫语中,有完成体和未完成体的对立。完成体把行为状态作为整体表示,不再分析其内部的时间进展,而未完成体与前者相反,表示的是一个完整行为的一部分。英语动词有普通体、进行体和完成体。动词的简单形式表示普通体(如“I write”我写),"be+动词的现在分词”表示进行体(如“I am writing" )”“have+动词的过去分词”表示完成体(如“I have written")。

②“时”和“体”侧重点不同

“体”虽然也可以表示具体的话语情景和时间之间的联系,但它与时态的侧重点不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