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建筑工程题库>建筑工程题库

问题:

[问答题,案例分析题]

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153000m2,地下2层,地上30层,建筑物总高度l36、6m,地下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上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基础埋深8、4m。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主持编制了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包括工程概况、组织方案、技术方案、风险管理计划、项目沟通管理计划、项目收尾管理计划、项目现场平面布置图、项目目标控制措施、技术经济指标等16项内容。风险管理计划中将基坑土方开挖施工作为风险管理的重点之一,评估其施工时发生基坑坍塌的概率为中等,且风险发生后将造成重大损失。为此,项目经理部组织建立了风险管理体系,指派项目技术部门主管风险管理工作。项目经理指派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了项目沟通计划。该计划中明确项目经理部与内部作业层之间依据“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进行沟通和协调;外部沟通可采用电话、传真、协商会等方式进行;当出现矛盾和冲突时,应借助政府、社会、中介机构等各种力量来解决问题。工程进入地上结构施工阶段,现场晚上11点后不再进行土建作业,但安排了钢结构焊接连续作业。由于受城市交通管制,运输材料、构件的车辆均在凌晨3~6点之间进出现场。项目经理部未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附近居民投诉:夜间噪声过大,光线刺眼,且不知晓当日施工安排。项目经理派安全员接待了来访人员。之后,项目经理部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进行了申报登记,并委托某专业公司进行了噪声检测。项目收尾阶段,项目经理部依据项目收尾管理计划,开展各项工作。
【问题】
1、项目管理实施规划还应包括哪些内容(至少列出三项)?
2、评估基坑土方开挖施工的风险等级。风险管理体系应配合项目经理部哪两个管理体
系进行组织建立?指出风险管理计划中项目经理部工作的不妥之处。
3、指出上述项目沟通管理计划中的不妥之处,说明正确做法。外部沟通还有哪些常见方式?
4、根据《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1990),结构施工阶段昼间和夜间的场界噪声限值分别为多少?针对本工程夜间施工扰民事件,写出项目经理部应采取的正确做法。
5、项目收尾管理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管理工作?

某六层住宅工程项目,建筑面积6500m2。施工人员在拆除顶层模板时,将拆下的10根钢管(每根长3m)和扣件运到物料提升机吊盘上,5名工人随吊盘一起从屋顶高处下降。此时,恰好操作该机械的操作工因上厕所离开岗位,一名刚刚招来两天的木工开动了卷扬机。在物料吊盘下降过程中,钢丝绳突然折断,人随吊盘下落坠地,造成1人死亡4人重伤的恶性后果。 【问题】 1、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应怎样进行事故现场处理? 2、简要分析造成事故的原因。 某市建筑公司承建的工贸公司职工培训楼工程,地下1层,地上12层,建筑面积24000m2,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计划竣工日期为2006年8月8日。 2000年4月28日,市建委有关管理部门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1999)等有关规定对本项目进行了安全质量大检查。检查人员在询问项目经理有关安全职责履行情况时,项目经理认为他已配备了专职安全员,而且给予其经济奖罚等权力,他已经尽到了安全管理责任,安全搞得好坏那是专职安全员的事;在对专职安全员进行考核时,当问到“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检查项目的保证项目有哪几项时,安全员只说到了“目标管理”“施工组织设计”两项;检查组人员在进行质量检查时,还发现第二层某柱下部混凝土表面存在较严重的“蜂窝”现象。检查结束后检查组进行了讲评,并宣布部分检查结果如下: ①该工程“文明施工检查评分表”“‘三宝’、‘四日’防护检查评分表”“施工机具检查评分表”等分项检查评分表(按百分制)实得分分别为80分、85分和80分(以上分项中的满分在汇总表中分别占20分、10分和5分); ②“起重吊装安全检查评分表”实得分为0分;③汇总表得分值为79分。 【问题】 1、项目经理对自己应负的安全管理责任的认识全面吗?说明理由。 2、专职安全员关于“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中保证项目的回答还应包括哪几项? 3、该工程的混凝土表面的“蜂窝”现象应该知何处理? 4、根据各分项检查,将评分换算成汇总表中相应分项的实得分。 5、本工程安全生产评价的结果属于哪个等级?说明理由。 某18层办公楼,建筑面积32000m2,总高度71m,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脚手架采用悬挑钢管脚手架,外挂密目安全网,塔式起重机作为垂直运输工具。2006年11月9日在15层结构施工时,吊运钢管时钢丝绳滑扣,起吊离地20m后,钢管散落,造成下面作业的4名人员死亡,2人重伤。 经事故调查发现: (1)作业人员严重违章,起重机司机因事请假,工长临时指定一名机械工操作塔式起重机,钢管没有捆扎就托底兜着吊起,而且钢丝绳没有在吊钩上挂好,只是挂在吊钩的端头上。 (2)专职安全员在事故发生时不在现场。 (3)作业前,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未详细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仅向专职安全员口头交代了施工方案中的安全管理要求。 【问题】 1、针对现场伤亡事故,项目经理应采取哪些应急措施? 2、指出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3、对本起事故,专职安全员有哪些过错? 4、指出该项目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计划管理案例分析题 某装饰装修工程公司通过分包方式承揽了某大厦的金属幕墙的施工任务。 在金属幕墙框架的安装中,采取的施工方法如下。 (1)连接件焊接时,采用了点焊,目的是控制因焊接产生变形。 (2)立柱与连接件的连接采用了铸铁螺栓。 (3)在所有相同金属接触面上进行防止金属电解腐蚀处理。 (4)为了提高防锈处理的效果,涂了两层防锈漆。在安装金属板前进行了避雷系统的安装。 【问题】 1、判断在金属幕墙框架的安装中施工方法的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 2、对金属幕墙框架防锈处理的要求是什么? 3、对金属幕墙的防水、防雷节点的处理要求有哪些规定?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计划管理案例分析题 某装饰装修工程公司承揽某商场的装修工程施工任务。 1、在门窗的制作与安装过程中采用了如下的施工方法。 (1)铝合金门窗的安装采用了边安装边砌口的方法施工。 (2)建筑外门窗直接用射钉固定在砌体上。 (3)塑料门窗框与墙体间缝隙采用了密封胶密封。 (4)在安装中空玻璃时,镀膜层朝向室外。 2、在对门窗的制作与安装工程质量控制中采取了如下措施。 (1)厚度大于50mm的门窗扇应采用螺杆连接门窗框。 (2)铝合金门窗推拉门窗扇开关力应不小于100N。 (3)对埋入砌体或混凝土中的木砖应进行防膨胀处理。 (4)制作木门窗的木材中的甲醛含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5)胶合板门的横棱和上、下冒头应采用密封胶密封,以防透气。 【问题】 1、在门窗的制作与安装过程中采用的施工方法中,哪些方法是不妥当的,并改正。 2、在对门窗的制作与安装工程质量控制中采取的措施中有哪些是不妥当的,请逐一指正,并指出正确的措施或说明理由。

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153000m2,地下2层,地上30层,建筑物总高度l36、6m,地下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上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基础埋深8、4m。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主持编制了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包括工程概况、组织方案、技术方案、风险管理计划、项目沟通管理计划、项目收尾管理计划、项目现场平面布置图、项目目标控制措施、技术经济指标等16项内容。风险管理计划中将基坑土方开挖施工作为风险管理的重点之一,评估其施工时发生基坑坍塌的概率为中等,且风险发生后将造成重大损失。为此,项目经理部组织建立了风险管理体系,指派项目技术部门主管风险管理工作。项目经理指派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了项目沟通计划。该计划中明确项目经理部与内部作业层之间依据“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进行沟通和协调;外部沟通可采用电话、传真、协商会等方式进行;当出现矛盾和冲突时,应借助政府、社会、中介机构等各种力量来解决问题。工程进入地上结构施工阶段,现场晚上11点后不再进行土建作业,但安排了钢结构焊接连续作业。由于受城市交通管制,运输材料、构件的车辆均在凌晨3~6点之间进出现场。项目经理部未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附近居民投诉:夜间噪声过大,光线刺眼,且不知晓当日施工安排。项目经理派安全员接待了来访人员。之后,项目经理部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进行了申报登记,并委托某专业公司进行了噪声检测。项目收尾阶段,项目经理部依据项目收尾管理计划,开展各项工作。
【问题】
1、项目管理实施规划还应包括哪些内容(至少列出三项)?
2、评估基坑土方开挖施工的风险等级。风险管理体系应配合项目经理部哪两个管理体
系进行组织建立?指出风险管理计划中项目经理部工作的不妥之处。
3、指出上述项目沟通管理计划中的不妥之处,说明正确做法。外部沟通还有哪些常见方式?
4、根据《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1990),结构施工阶段昼间和夜间的场界噪声限值分别为多少?针对本工程夜间施工扰民事件,写出项目经理部应采取的正确做法。
5、项目收尾管理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管理工作?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