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施工总承包单位承担一项建筑基坑工程的施工,基坑开挖深度12m,基坑南侧距坑边6m处有一栋6层住宅楼。基坑土质状况从地面向下依次为:杂填土0~2m,粉质土2~5m,砂质土5~10m,黏性土10~12m,砂质土12~18m。上层滞水水位在地表以下5m(渗透系数为0、5m/d),地表下18m以内无承压水。基坑支护设计采用灌注桩加锚杆。施工前,建设单位为节约投资,指示更改设计,除南侧外其余三面均采用土钉墙支护,垂直开挖。基坑在开挖过程中北侧支护出现较大变形,但一直未被发现,最终导致北侧支护部分坍塌。事故调查中发现: (1)施工总承包单位对本工程作了重大危险源分析,确认南侧毗邻建筑物、临边防护、上下通道的安全为重大危险源,并制订了相应的措施,但未审批。 (2)施工总承包单位有健全的安全制度文件。 (3)施工过程中无任何安全检查记录、交底记录及培训教育记录等其他记录资料。 【问题】 1、本工程基坑最小降水深度应为多少?降水宜采用何种方式? 2、该基坑坍塌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从技术方面分析,造成该基坑坍塌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根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1999)中基坑支护安全检查评分表的要求,本基坑支护工程还应检查哪些项目? 4、施工总承包单位还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才能避免类似基坑支护坍塌?
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153000m2,地下2层,地上30层,建筑物总高度l36、6m,地下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上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基础埋深8、4m。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主持编制了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包括工程概况、组织方案、技术方案、风险管理计划、项目沟通管理计划、项目收尾管理计划、项目现场平面布置图、项目目标控制措施、技术经济指标等16项内容。风险管理计划中将基坑土方开挖施工作为风险管理的重点之一,评估其施工时发生基坑坍塌的概率为中等,且风险发生后将造成重大损失。为此,项目经理部组织建立了风险管理体系,指派项目技术部门主管风险管理工作。项目经理指派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了项目沟通计划。该计划中明确项目经理部与内部作业层之间依据“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进行沟通和协调;外部沟通可采用电话、传真、协商会等方式进行;当出现矛盾和冲突时,应借助政府、社会、中介机构等各种力量来解决问题。工程进入地上结构施工阶段,现场晚上11点后不再进行土建作业,但安排了钢结构焊接连续作业。由于受城市交通管制,运输材料、构件的车辆均在凌晨3~6点之间进出现场。项目经理部未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附近居民投诉:夜间噪声过大,光线刺眼,且不知晓当日施工安排。项目经理派安全员接待了来访人员。之后,项目经理部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进行了申报登记,并委托某专业公司进行了噪声检测。项目收尾阶段,项目经理部依据项目收尾管理计划,开展各项工作。 【问题】 1、项目管理实施规划还应包括哪些内容(至少列出三项)? 2、评估基坑土方开挖施工的风险等级。风险管理体系应配合项目经理部哪两个管理体 系进行组织建立?指出风险管理计划中项目经理部工作的不妥之处。 3、指出上述项目沟通管理计划中的不妥之处,说明正确做法。外部沟通还有哪些常见方式? 4、根据《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1990),结构施工阶段昼间和夜间的场界噪声限值分别为多少?针对本工程夜间施工扰民事件,写出项目经理部应采取的正确做法。 5、项目收尾管理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管理工作?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计划管理案例分析题6: 某施工单位受建设单位的委托承担了某20层大厦的玻璃幕墙施工任务,并签订了施工合同,合同工期为70d,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在开工前提交施工方案,施工单位组织有关人员编写了施工方案并提交建设单位,在施工前进行了设计、技术交底工作。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了如下的施工方法和措施。 (1)在立柱和支座接触面之间加防腐隔离刚性垫片。 (2)立柱在预装、初步定位和自检合格后,正式焊接牢固。 (3)横梁两端与立柱连接处用铆钉铆接后,嵌入密封胶密封。 (4)打胶时先打横向胶,后打竖向胶;竖向胶缝宜自下而上进行,胶注满后,应检查是否有气泡等。 (5)幕墙钢龙骨架进行二次防腐处理后应进行自检,合格后,进入下一道工序。 (6)幕墙上端封口设置挡水板,防止雨水渗人室内。 【问题】 1、该施工方案的内容主要有哪些?编制该施工方案的步骤是怎样的? 2、该设计交底会议应由谁主持?一般在什么时候进行?设计交底会议记录的重点是什么? 3、隐框玻璃幕墙中的板块与金属框之间完全靠结构胶黏结,其结构胶要承受哪些作用力? 4、施工过程中采取的施工方法和措施中的不妥之处有哪些?请指出来,并改正。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计划管理案例分析题2: 某三层砖混结构教学楼的二楼悬挑阳台突然断裂,阳台悬挂在墙面上。幸好是夜间发生,没有人员伤亡。经事故调查和原因分析发现,造成该质量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施工队伍素质差,在施工时将本应放在上部的受拉钢筋放在了阳台板的下部,使得悬臂结构受拉区无钢筋而产生脆性破坏。 【问题】 1、如果该工程施工过程中实施了工程监理,监理单位对该起质量事故是否应承担责任?为什么? 2、钢筋工程隐蔽验收的要点有哪些? 3、针对工程项目的质量问题,现场常用的质量检查方法有哪些? 4、施工过程可以采用的质量控制对策主要有哪些? 5、项目质量因素的“4M1E”是指哪些因素?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计划管理案例分析题: 某市一制品厂新建56000m2钢结构厂房,其中A至B轴为额外二层框架结构的办公楼,基础为桩承台基础,一层地面为C20厚150mm混凝土。2007年开工,2008年竣工。工图中设计有15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打压)基础,施工后,在现场检查发现如下事件。 事件1:有5根桩深度不够。 事件2:有3根桩桩身断裂。 另外,施工图B处还设计有桩承台基础,因放线人员看图不细,承台基础超挖0、5m;由于基坑和地面回填土不密实,致使地面沉降开裂严重。 【问题】 1、简述事件1质量问题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2、简述事件2质量问题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3、超挖部分是否需要处理?如何处理? 4、回填土不密实的现象、原因及防治方法是什么?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计划管理案例分析题
某装饰装修工程公司承揽某商场的装修工程施工任务。
1、在门窗的制作与安装过程中采用了如下的施工方法。
(1)铝合金门窗的安装采用了边安装边砌口的方法施工。
(2)建筑外门窗直接用射钉固定在砌体上。
(3)塑料门窗框与墙体间缝隙采用了密封胶密封。
(4)在安装中空玻璃时,镀膜层朝向室外。
2、在对门窗的制作与安装工程质量控制中采取了如下措施。
(1)厚度大于50mm的门窗扇应采用螺杆连接门窗框。
(2)铝合金门窗推拉门窗扇开关力应不小于100N。
(3)对埋入砌体或混凝土中的木砖应进行防膨胀处理。
(4)制作木门窗的木材中的甲醛含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5)胶合板门的横棱和上、下冒头应采用密封胶密封,以防透气。
【问题】
1、在门窗的制作与安装过程中采用的施工方法中,哪些方法是不妥当的,并改正。
2、在对门窗的制作与安装工程质量控制中采取的措施中有哪些是不妥当的,请逐一指正,并指出正确的措施或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