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汉语中与“吃”有关的词汇不可计数,其产生的原因与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密切相关,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以农为本、靠天吃饭,正所谓“民以食为天”,长久以来,吃饭问题一直是影响中国历代政局稳定的重大问题,也是政治统治者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因此,中国的“吃”文化对人们的思维、心理影响非常深远,这种影响又以外在的形式折射到日常生活的语言词汇中,这就是汉语中产生大量“吃”字的词汇的原因。
本文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认知语言学、汉语词汇学以及文化语言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为基础,以《现代汉语词典》中“吃+X”形式的词汇为研究对象,有目的地借鉴语料库和相关图书资料,努力挖掘“吃+X”类词汇蕴含的深层文化内涵,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文章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指出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及调查问卷情况。
第二部分主要阐述“吃+X”类词汇所蕴涵的中国文化,这是本文的重点内容。笔者从“吃+X”类词汇的构词形式入手,分析汉语中大量“吃”字词汇产生的原因,并着重探讨这类词汇所体现的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以及“吃”文化的人文意义和精神价值等。
第三部分主要立足于对外汉语教学,即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角度研究“吃+X”类词汇的教学方法、偏误类型,并针对此类词汇的汉语教学提出一些方法建议,开展有关“吃”文化的讨论及实践课。
第四部分是结语,主要论述本文存在的不足,以及笔者的思考建议。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