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最为重要的著作之一,《精神现象学》的“序言”不仅是这本书的“序言”,而且也可以看作是整个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序言”,因此具有特别的意义。本文以《精神现象学》的“序言”为考察对象,研究《精神现象学》“序言”中古典精神和现代意识的碰撞与融通,讨论黑格尔在现代性背景下的哲学思考及其对现代性的批评,力图揭示黑格尔重建古代世界秩序观念的现代之意义及其思路。
导论部分介绍了《精神现象学》的写作背景和《精神现象学》在整个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的地位,并且指出了古典意识和现代精神的冲突是本文解释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诠释学背景,本文解读的结论是立足于对黑格尔文本的分析和解读之上的。
第一章介绍《精神现象学》及其“序言”的基本概况。《精神现象学》是意识的形态学,黑格尔对在本书中对意识的各个环节和形态作了分析和考察,因此,本章第一节按照黑格尔的脉络对《精神现象学》一书的诸环节作了介绍。第二节讨论“序言”的主要问题,尤其对黑格尔在“序言”中阐发的真理观作了介绍,为之后的讨论奠定了基础。
第二章讨论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序言》中提出的重要命题“实体即主体”的意义。“实体即主体”是黑格尔哲学的原则,是黑格尔区别于以往哲学家的重要理论,因此有着深刻的思想史和哲学史意义。本章第一节讨论古今实体观的变化,以哲学史的眼光来讨论实体观的变迁,指出了黑格尔哲学的思想史资源。第二节讨论黑格尔对实体和主体的看法,并且指出黑格尔对实体性生活和主体性生活的理解。总之,实体即主体不仅体现了黑格尔哲学的原则,也体现了黑格尔对整个的现代生活和古典精神的理解,是古典精神在黑格尔哲学中的回响。
第三章讨论古代精神和现代意识之间的冲突与和解。第一节讨论黑格尔的古代观,从黑格尔对希腊哲学的理解展开黑格尔对古代世界的看法和对古代精神的理解。第二节讨论黑格尔和浪漫派的分歧,并且指出了黑格尔和浪漫派分歧的原因在于他们对秩序和主体的理解是不相同的,也可以说,他们对哲学的理解是不相同的。黑格尔和浪漫派的分歧引出了黑格尔对于现代性问题的看法,在本章的第四节详细分析了这一问题,指出了现代的分裂特征是黑格尔哲学的动力,而如何以古代的秩序观念解决现代性的问题正是黑格尔哲学的关键所在,但黑格尔作为现代人的属性却决定了他解决方案的无力性,黑格尔留下的问题是时代性的,也是历史性的。
第四章是本文的结论部分,讨论了《精神现象学》及其“序言”的意义问题,并且对文章的主旨进行了深化。黑格尔对启蒙和现代性的批判对我们现时代的人来说还有其深刻的意义,而怎样理解世界秩序和哲学,将是我们不可回避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