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大连医科大学思想政治教育70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时间、空间是一切事物的贮藏所”,这是( )。

A. 机械唯物主义的时空现

B. 唯心主义的时空观

C. 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D. 客观唯心主义的时空观

【答案】A

【解析】“时间、空间是一切事物的贮藏所”,这是牛顿的绝对时空的观点。他把时空看作脱离物质运动与物质运动并存的东西,称之为“事物的贮藏所”,显然割裂了时空同物质运动的关系。此观点首先承认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存在,所以是唯物主义的范畴,但是割裂了时间和空间同物质运动的关系,犯了形而上学机械论的错误,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时间和空间同物质运动时不可分离的。

2. “存在就是被感知”这是一个( )。

A. 客观唯心主义命题

B. 主观唯心主义命题

C. 庸俗唯物主义命题

D. 机械唯物主义命题

【答案】B

【解析】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则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存在就是被感知”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命题。

3. 真象与假象的区别在于( )。

A. 真象是客观的,假象是主观的

B. 真象是内在的,假象是外在的

C. 真象表现本质,假象不表现本质

D. 真象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

【答案】D

【解析】真象和假象都是客观的、外在的,都是本质的外在表现,区别就在于前者是正面表现本质,后者是歪曲地表现本质。

4. 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

A. 普遍性和特殊性

B. 斗争性和同一性

C. 绝对性和相对性

D. 变动性和稳定性

【答案】B

【解析】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各方面之间及各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双方的对立又称矛盾的斗争性,矛盾双方的统一又称矛盾的同一性。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5. 对感觉是认识起点的观点( )。

A. 唯物主义承认,唯心主义不承认

B. 辩证唯物主义承认,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承认

C. 唯心主义承认,唯物主义不承认

D.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承认

【答案】D

【解析】唯物主义认为,感觉是感性认识的形式之一。感性认识属于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人们关于事物的各个片面和外部联系的认识,承认感觉是认识的起点; 唯心主义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因而承认感觉是认识的起点的观点。

6.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 )。

A. 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的性质

B. 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的发展

C. 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的根本方向

D. 生产关系可以加速或延缓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D

【解析】生产关系被是由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的,但它对生产力的发展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为两种情况:①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②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7. 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 )。

A. 政治标准

B. 经济标准

C. 道德标准

D. 社会标准

【答案】B

【解析】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是一些经济集团,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经济标准。即不同

的集团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不同,不能用政治标准和思想标准划分阶级。同时阶级又不仅仅是一个经济范畴,而是一个更广泛的社会范畴。阶级的产生是由于经济的原因引起的,阶级一旦产生出来,就要在经济关系的基础上,派生出各个阶级的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

8. 哲学的基本问题即物质和精神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 )。

A. 区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

B. 区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C. 区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标准

D. 区分一元论与二元论的标准

【答案】A

【解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就是它们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即物质和精神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

9. 社会政治结构或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

A. 哲学

B. 宗教

C. 政治思想

D. 国家政权

【答案】D

【解析】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等的总和。在阶级社会中,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简称为政治上层建筑。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哲学思想、文艺思想等意识形态诸种形式,统称为是思想上层建筑,在上层建筑中,政治处于主导地位; 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10.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

A. 主观精神的产物

B. 客观精神的显现

C. 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D.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答案】D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从认识与实践、主体与客体的多重矛盾关系的统一中把握认识活动及其成果的本质规定性,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指出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于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二、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