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831心理学[专业硕士]之心理学导论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心境
【答案】心境(mood )是一种比较微弱、持久、具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一般的情绪反应持续时间短则几秒钟,长则几小时,但一种心境可以持续多个小时,甚至很多天。在这段时间里,这种愉快、喜悦的心情仍影响着人的各方面的行为。在他看来,仿佛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染上了快乐的色彩。相反,心境忧伤的人,在这段时间里所看到周围的一切都带有忧伤的色彩。心境不同于其他情绪状态的显著特点是:它不具有特定的对象性,即不针对任何特定事物。它是一种带渲染性的情绪状态。人的心境跟生物节律有着密切关系,心境还表现出周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2. 情绪智力
【答案】情绪智力是人类社会智力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人们对情绪进行信息加丁的一种重要能力。情绪智力概念是对人类自身价值认识的深化。1990年,Salovey 在《想象、认知与人格》杂志发表“情绪智力”一文正式开始出现的一个概念。Mayer 等1993年到1996年又发表了两篇,直到1997年论文主要还是以梅耶、Salovey 的四篇主要论文为主线; 1995年Golmen 以神经科学专栏作家的敏感性从杜勒关于杏仁核的研究成果获得启示,综合一些临床研究成果以及把社会智力、管理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拼凑在一起写成情绪智力一书。情绪智力包括一系列相关的心理过程,这些过程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准确地识别、评价和表达自己和他人的情绪; 适应性地调节和控制自己和他人的情绪,适应性地利用情绪信息,以便有计划地、创造性地激励行为。情绪智力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情绪调节能力是情绪智力的直接反映。
3. 概念
【答案】概念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认识,如花、草、树木、国家、人民等都是概念。事物的本质特征是决定事物的性质,并使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征。每一个概念都包括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内涵是指概念的质,即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特征。外延是指概念的量,即概念的范围。概念具有不同的等级和层次。概念是用词来表达、巩固和记载的,概念的形成也是借助于词和句子来实现的。词的意义不断充实的过程,也是概念不断扩大和深化的过程。
4. 比率智商
【答案】比率智商是智商的一种形式,是表征个体智力发展相对水平的一种指标,斯坦福一比内智力量表首次采用。计算公式为
年龄或智力年龄,CA 表示实足年龄或实际年龄。
比率智商依赖智力年龄与实足年龄的比值。其局限性如下:
,式中IQ 表示比率智商.MA 表示心理
(1)心理年龄不可能永远随实足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超过一定的年龄,再按这个公式计算就会得出智,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结论;
(2)若两个智力测验的标准差不同,所得的结果便不能进行比较。智力测验中己较少使用,由离差智商代替。
5. 动机
【答案】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是构成人类大部分行为的基础,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部状态,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动机必须有目标,目标指引个体行为的方向,并且提供原动力。动机要求活动,有生理和心理的活动。动机由内驱力和秀因两个基本因素构成,具有激活、指向、维持和调整功能。
6. 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
【答案】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是脑内神经信号传递的一种主要形式。当神经冲动到达轴突末梢时,有些突触小泡突然破裂,并通过突触前膜的张口处将存储的神经递质释放出来。当这种神经递质经过突触间隙后,就迅速作用于突触后膜,并激发突触后神经元内的分子受体(另一种化
,从而打开或关掉膜内的某些离子通道,改变了膜的通透性,并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学物质)
变化,实现神经兴奋的传递。
7. 精神分析
【答案】精神分析是精神分析学派提倡的用来治疗的一种方法。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认为人类的一切个体和社会的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精神分析是指一种临床技术,它通过释梦和自由联想等手段,发现病人潜在的动机,使精神得到宣泄,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8. 前摄抑制
【答案】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识记和回忆起干扰作用的现象。在一个实验中,让被试识记四个无意义音节表,然后分析对每个字表的遗忘情况。结果是对第一个字表(即首先识记的)遗忘最少,第二个字表次之,第三个字表又次之,对第四个字表遗忘最多。这一结果表明,在对无意义材料的识记中,前摄抑制是造成遗忘的重要原因之一。至于对有意义的材料的识记,由于联系较多,较易分化,受前摄抑制的影响可能较少。
9. 心理发展
【答案】心理发展是个体或种系的心理从发生、发展到死亡的持续的规律性变化过程,指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在心理科学中,心理发展一般是从心理的种系发展和心理的个体发展两个方面认识的。心理的种系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演化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心理的个体发展,是指人的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
发生发展的历史。心理发展是一个不断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随着新质的出现,心理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于是也就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
10.自我效能感
【答案】自我效能感是班杜拉在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是人们对自己在特定情景中是否有能力操作行为的预期。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和先行因素的影响。他进一步把预期分为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结果预期是指个体关于某种行为可引起某种具体结果的信念; 效能预期是指自己是否具有引发某一结果的能力的信念。自我效能感本质上就是效能预期,表现为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自信程度。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劝说和情绪唤醒等。自我效能感具有一些功能; 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 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 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影响活动的情绪。
二、简答题
11.有人说:"21世纪教师能力中最重要的成分是教师的教育监控能力。”你是否赞同这一说法? 为什么?
【答案】我赞同这一说法。其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教育监控能力)是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2)这种能力主要可分为三个方面:
①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的事先计划和安排;
②教师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
③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校正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
(3)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能够有效的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保障教学的成功,因此对教学有重要的作用,同时教学监控能力能够使教师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使教师能够自觉地运用自己的各力面能力来更好的完成教学活动,因此,教学监控能力是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核心。
综上所述,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是影响教师教学效果的关键性因素,是21世纪教师能力中最重要的成分。
12.五种认知风格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对学习有何意义?
【答案】认知风格一般被认为是个体组织和加工信息时所习惯采用的不同方式,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五种:
(1)场依存型一场独立型具有的特征及对学习的意义:
①威特金认为,有些人知觉时较多地受他所得到的外部信息的影响; 有些人则较多地受来自身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