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831心理学[专业硕士]之心理学导论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目录

2017年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831心理学[专业硕士]之心理学导论考研强化模拟题(一) . 2 2017年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831心理学[专业硕士]之心理学导论考研强化模拟题(二)14 2017年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831心理学[专业硕士]之心理学导论考研强化模拟题(三)28 2017年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831心理学[专业硕士]之心理学导论考研强化模拟题(四)38 2017年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831心理学[专业硕士]之心理学导论考研强化模拟题(五)50

一、名词解释

1. 意识流

【答案】意识流是指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提出的一种对心灵本质的阐释。认为意识不是割裂的片段和静止的状态,而是整体的经验和川流不息的历程。意识的主要特点有:意识是属于私人的,每一思想总属于特定个体所有; 意识是常变的。每一种意识状态仅出现一次,不能重返; 意识是连续的。意识是一个经常变化而永不中断的过程; 意识是有选择的,可能有效的刺激只有一小部分进入意识。意识流学说虽对实验心理学有负面的影响,但却对心理学中元素主义进行了批判,也成为了现代文学和艺术创作的一种技巧。

2. 基本情绪

【答案】基本情绪(basicemotion )或初级情绪是人类和动物共有的,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并且具有特定的生理模式和相应的表情。在任何地方,悲伤都与丧失的知觉相关,恐惧都与受到惊吓和身体受到伤害的知觉相关,生气都与侮辱或不公平的知觉相关。与基本情绪相对的是复合情绪或次级情绪,它包括情绪的各种变化及混合情绪,随着个体认知的成熟而逐渐发展,并随着文化的不同而变化。克雷奇把快乐、悲哀、愤怒和恐惧看作四种基本情绪; 谢弗等学者认为情绪有六种基本类别,它们分别是爱、喜悦、惊奇、愤怒、悲伤和恐惧。孟昭兰认为人类婴儿有六种基本情绪:快乐、兴趣、厌恶、恐惧、痛苦(悲伤)和愤怒。

3. 自我效能感

【答案】自我效能感是班杜拉在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是人们对自己在特定情景中是否有能力操作行为的预期。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和先行因素的影响。他进一步把预期分为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结果预期是指个体关于某种行为可引起某种具体结果的信念; 效能预期是指自己是否具有引发某一结果的能力的信念。自我效能感本质上就是效能预期,表现为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自信程度。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劝说和情绪唤醒等。自我效能感具有一些功能; 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 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 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影响活动的情绪。

4. 突触

【答案】突触指在神经元结构中,一个神经元和另外一个神经元之间接触的部位。突触包括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和突触后成分。神经递质在中间释放和传递。这种结构保证了神经冲动从一个神经兀传递到相邻的另一个神经元。突触分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前者是突触前神经元

兴奋时,突触小泡释放出具有兴奋作用的神经递质; 后者是突触前神经元兴奋时,突触小泡释放出具有抑制的神经递质。

5. 思维

【答案】思维指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来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井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思维与感觉、知觉和记忆不同,但思维又离不开这些活动提高的信息。在记忆的作用下,才能进行推理,作出种种假设,并检验这些假设,进而揭不感觉、知觉、记忆所不能揭不的事物的内部联系和规律。思维一般具有几个特征:概括性、间接性,是对经验的重组。

6. 心境

【答案】心境(mood )是一种比较微弱、持久、具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一般的情绪反应持续时间短则几秒钟,长则几小时,但一种心境可以持续多个小时,甚至很多天。在这段时间里,这种愉快、喜悦的心情仍影响着人的各方面的行为。在他看来,仿佛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染上了快乐的色彩。相反,心境忧伤的人,在这段时间里所看到周围的一切都带有忧伤的色彩。心境不同于其他情绪状态的显著特点是:它不具有特定的对象性,即不针对任何特定事物。它是一种带渲染性的情绪状态。人的心境跟生物节律有着密切关系,心境还表现出周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7. 意识

【答案】意识是人特有的一种心理反应形式,指个体对环境刺激及自身感受、记忆和思维的觉知以及对自身行为和认知活动产生、维持和中止的监控。

意识概念本身很复杂,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1)意识是一种知觉。在这个意义上,意识意味着“观察者”觉察到了某种“现象”或“事物”,如:你发现刚刚打扫干净的教室,听到动听的音乐等。同样,人也能感觉到某些内部的状态,如:疲劳、焦虑等等。(2)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官能。意识对人的身心系统起整合、管理和调控的作用。即,意识不只是对信息被动的觉察和感知,它具有能动性和调节作用。(3)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它可以分为不同的水平和层次,从无意识到意识,是一个连续体。人的意识是由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人的活动是在意识的指导下有明确目的、能够预先计划达到目的的方法和手段,通过意识可以觉察外部事物的存在和自己内部的心理活动。注意与意识密切联系。

8. 教学监控能力

【答案】教学监控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结构中的高级形式,指教师为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是可以提高的,它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三个特点:从他控到自控:敏感性逐渐增强:迁移性逐渐提高。

9. 婴儿的分离焦虑

【答案】婴儿的分离焦虑是指婴儿在与父母分离或面临分离的威胁等情况下,表现为恐惧、焦虑紧张、不安等情绪反应。这种分离焦虑几乎与婴儿和主要抚养者依恋的建立同时发生。其产生与婴幼儿的认知能力、应付情境的能力以及依恋关系的性质等因素有关。

英国学者鲍尔比1973年研究认为,婴儿的分离焦虑发展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1)反抗阶段。与亲人分开后,婴儿非常不安、悲伤,竭力想回到亲人身边,有大哭、四肢乱动等动作。

(2)失望阶段。婴儿感到无法招回亲人,反抗行为减少,表情迟钝,动作减少。

(3)超脱阶段。此时婴儿会接受别人的照料,能比较正常地活动,但当母亲或其他亲人来看他时又会表现出不安、哭闹。

10.二因素说

【答案】二因素说是智力结构理论之一。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用因素分析法对当时各种智力测验材料进行了分析,提出智力二因素说。认为智力是由一般因素(g )和特殊因素(s )构成,完成任何一种作业都必须依靠这两种因素。一般因素是智力的首要因素,它代表个人的普通能力,是一切智力活动的主体; 特殊因素代表个人的特殊能力,只和少数活动有关。各种智力测验就是通过广泛取样而求出一般因素。它对理解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的区别,制定测验这些能力的手段奠定了理论和实验基础。但不足之处在于他把这两个因素对立起来。

二、简答题

11.简述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答案】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遗传,一个是教育。两个因素在个体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密切联系。

(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主要是指生理因素。生理因素包括儿童的先天素质和后天的生理发展。先天素质主要指那些与生俱来的,在机体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遗传是心理发展的基础。遗传因素特别是身体素质制约心理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

(2)环境影响心理发展。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等影响心理发育,制约和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一个人能朝什么方向发展,发展水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后天的教育条件,父母的教养方式、文化素质等都对个体心理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家庭环境、生活方式、家庭成员的职业、文化修养、兴趣、爱好以及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与态度,对个体心理发展有极大的影响。社会历史文化对心理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表现为社会文化对于心理发展具有很大的导向作用。

教育作为一种决定性的条件制约着认知发展的过程和方向。科学的教育能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没有适当的教育措施就无法指导儿童的认知发展。

(3)现代研究者己开始深入地研究遗传和环境之间的动态关系,最典型的是皮业杰的儿童发展观。他的相互作用论认为,两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非各占若干比例或简单相加的关系,而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