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福建农林大学微生物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循环光合憐酸化(cyclic photophosphorylation)。

【答案】循环光合憐酸化(cyclic photophosphorylation)是一种存在于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 bacteria )中的原始光合作用机制,因可在光能驱动下通过电子的循环式传递而完成磷酸化产能反应而得名。

2. 异型乳酸发酵的双歧杆菌途径。

【答案】双歧杆菌异型乳酸发酵途径是通过HMP 发酵的新途径,其特点是2分子的葡萄糖可产生3分子乙酸、2分子乳酸和5分子A TP 。

3. 材料劣化。

【答案】材料劣化是指各种材料和工农业产品因受气候、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的作用而发生变质、破坏的现象。

4. 细菌沥滤(细菌冶金)。

【答案】细菌沥滤(细菌冶金)是指利用化能自养细菌对矿物中的硫或硫化物进行氧化,使它不断生产和再生酸性浸矿剂,并让低品位矿石中的铜等金属以硫酸铜等形式不断溶解出来,然后再采用电动序较低的铁等金属粉末进行置换,以此获得铜等有色金属或稀有金属的过程。

5. 浆细胞。

,能分泌【答案】浆细胞是一种由B 淋巴细胞分化而来,形态较大、寿命较短(小于一周)

抗体的免疫活性细胞。

二、简答题

6. 为什么秋天、冬天容易栽培平菇?

【答案】秋天之所以容易栽培平菇是因为秋冬病虫害少平菇子实体形成温度比菌丝生长温度

,有利于平菇子实体的形成。 要低,当菇床菌丝长满以后,适当降温(秋冬天降温容易)

7. 简述研究微生物生态规律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答案】(1)研究微生物生态规律的理论意义:

①研究微生物的分布规律有利于发掘丰富的菌种资源,推动进化、分类的研究和开发应用; ②研究微生物与他种生物间的相互关系,有助于开发新的微生物农药、微生物肥料和微生态制剂,并为发展混菌发酵、生态农业以及积极防治人和动、植物的害虫提供理论依据;

(2)研究微生物生态规律的实践价值:

研究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有助于阐明地质演变和生物进化中的许多机制,也可为探矿、冶金、提高土壤肥力、治理环境污染、开发生物能源和促进大自然的生态平衡等提供科学的基础。

8. 在加压蒸汽灭菌过程中,高温(尤其是长时间的高温)对培养基的成分有何不利影响?

【答案】高温对培养基成分的不利影响有:

(1)使培养基形成有机或无机沉淀物,如多肽类沉淀、磷酸盐、碳酸盐等沉淀;

(2)破坏培养基的营养成分,提高培养基的色泽,如产生氨基糖、焦糖或黑色素;

(3)改变培养基的pH 值,一般为降低pH 值;

(4)降低培养基浓度,主要是由于在气温低时会增加冷凝水。

9. —种圆形或近圆形的微生物颗粒,可能是细菌体、芽孢、真菌孢子或者酵母菌,请你根据已掌握的微生物学知识和技术,设计一套实验方案,以确定其属于其中哪一种。

【答案】实验方案如下:

(1)用湿热灭菌法:120°C处理此颗粒lOmin ,然后放入细菌培养基上培养,如长出菌说明是芽孢;

(2)60°C下处理lOmin ,然后放入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和酸性PDA 培养基上培养,如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不长菌,而酸性PDA 培养基长菌,说明可能是酵母菌菌和霉菌孢子,再在显微镜下观察区别;如均不长菌说明是细菌。

10.什么是质粒?质粒的特性是什么?

【答案】质粒是存在于细菌染色体外或附加于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一般由闭合环状的DNA 组成。其特性有:

(1)质粒既可自我复制,稳定遗传;

(2)也可插入细菌染色体中或与其携带的外源DNA 片段共同复制増殖,它的消失不影响细菌的生存;

(3)它可通过转化、转导或接合作用单独转移,也可携带染色体片段一起转移,所以质粒是遗传工程中重要的载体之一。

11.请描述微生物在水域生态系统如淡水湖中的作用。

【答案】微生物在水域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在水域生态系统如淡水湖中,微生物是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

(1)在光线充足的表层水中,蓝细菌和绿藻利用水体中的和其他细菌和浮游生物产生的代谢物如矿物质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碳水化合物,从而构成生命体,它们是生产者。

(2)水体中的有些腐生型细菌和浮游生物可将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供其他水生微生物、藻类和植物吸收利用,这些微生物是分解者。

(3)水中的原生动物可吞食其他原生动物、细菌和真菌、放线菌的孢子,故是水体中的消费

者。

三、论述题

12.论述嗜冷菌、嗜温菌、嗜热菌和极端嗜热菌的不同。

【答案】(1)温度差异: ①嗜冷菌生长的温度范围是②嗜温菌生长的温度范围是③嗜热菌生长的温度范围是

④极端嗜热菌生长的温度范围是

长。

(2)功能差异:

①嗜冷菌的运输系统和蛋白质合成系统在低温下能很好地发挥功能,其细胞膜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能在低温下保持半流质状态。当温度高于 时,细胞膜被破坏,细胞内组分流出;

②嗜热菌具有能在高温条件下发挥功能的酶和蛋白质合成系统,细胞膜脂类物质的饱和程度高,因此融点高,能保持尚温下的细胞完整。

13.试分析在主动运输中,ATP 结合盒式转运蛋白(ABC 转运蛋白)系统和膜结合载体蛋白(透过酶)系统的运行机制及相互区别。

【答案】(1)ABC 转运蛋白运行机制:ABC 转运蛋白是常由两个疏水性跨膜结构域与胞内的两个核苷酸结合结构域形成复合物,跨膜结构域在膜上形成一个孔,核苷酸结合结构则可结合A TP 。ABC 转运蛋白发挥功能还需要存在于周质空间(G+菌)或附着在质膜外表面菌)的底物结合蛋白的帮助。底物结合蛋白与被运输物质结合后再与ABC 转运蛋白结合,借助于A TP 水解释放的能量,ABC 转运蛋白将被运输物质转运进入胞内。

,也是跨膜蛋白,被运输物质在膜外表面(2)透过酶运行机制:膜结合载体蛋白(透过酶)

与透过酶结合,而膜内外质子浓度差在消失过程中,被运输物质与质子一起通过透过酶进入细胞。

(3)区别:被运输物质通过ABC 转运蛋白系统和通过透过酶进入细胞的区别在于能量来源不同,前者依靠A TP 水解直接偶联物质运输,后者依靠膜内外质子浓度差消失中偶联物质运输。

14.什么叫锁状联合?其生理意义如何?并图示其过程。

【答案】(1)锁状联合是担子菌亚门中多数担子菌的双核菌丝;

(2)生理意义:在进行细胞分裂时,于菌丝的分隔处形成的一个侧生的喙状结构,只出现在双核菌丝上。

(3)形成过程:首先,在细胞的两核之间生出一个喙状突起,双核中的一个核移入喙状突起,另一个核仍留在细胞下部;两异质核同时分裂,成为四个子核;分裂完成后,原位于喙基部的一子核与原位于细胞中的一子核移至细胞上部配对,另外两子核,一个进入喙突中,一个留在细胞下部,此时细胞中部和喙基部均生出横隔,将原细胞分成三部分,上部是双核细胞,下部和喙突

最适生长温度为最适生长温度为 低于通常不会生以上,最适生长温度为以上,

最适生长温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