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地利用规划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土地利用原理
【答案】土地利用原理是指从土地、土地利用和原理三个要素出发和土地和利用两个角度出发,研究土地的自然历史特征、社会经济,以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的原理。土地利用原理包含土地、土地利用和原理三个要素,对土地资源和土地利用两个概念的正确理解是研究相关问题的逻辑起点。
2. 土地利用现状
【答案】土地利用现状是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土地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结构与分布,以及土地利用现状与开发潜力等方面的进一步了解,以明确规划区域的土地资源的整体优势与劣势、优势土地资源在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制约优势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揭示土地利用中的成绩和问题,从而明确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和重点,提出改善土地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的对策和途径,为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3. 土地用途管制规则
【答案】土地用途管制规则是在划分土地利用区,明确各区的土地用途的基础上土地使用和用途变更做出的限制、许可或限制性许可的条款,是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直接依据。包括农地区土地用途管制规则、林地区土地用途管制规则、城镇建设区的土地用途管制规则、乡村建设区的土地用途管制规、工矿建设用地区的土地用途管制规则、自然保护区的土地用途管制规则、专用区土地用途管制规则。
4. 自然保护区
【答案】自然保护区是指国家为保护自然资源、改善自然环境,开展科学研究等方面的需要,对具有代表性的不同自然地带的环境和生态系统,珍贵稀有动植物栖息生长地及其他自然历史遗址和重要水源地等划出界限,加以特别保护的自然地域。自然保护区往往是一些珍贵、稀有的动、植物种的集中分布区,候鸟繁殖、越冬或迁徙的停歇地,以及某些饲养动物和栽培植物野生近缘种的集中产地,具有典型性或特殊性的生态系统; 也常是风光绮丽的天然风景区,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地质剖面、化石产地或冰川遗迹、岩溶、瀑布、温泉、火山口以及陨石的所在地等。
5. 水库工程规划
【答案】水库是在适当坝址拦河筑坝形成的蓄水工程,水库工程规划就是对水库进行的设计规划。具体来讲就是在流域规划中选定坝址的基础上,进‘步调查和勘测修建坝的各种条件,再
根据水库的主次任务,考虑综合运用,分析水库的各项任务可能满足的程度,然后进行各种水位和库容的分析计算,进一步确定水库下程的规模,最后估算水库工程的工程量和长期效益。
6. 功能分区理论
【答案】功能分区理论是指合理地确定土地利用方向和结构,根据区域发展需要,将一定数量的土地资源科学地分配给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商业和金融业以及文化教育卫生部门,以谋求在一定量投人的情况下获得尽可能高的产出的理论。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具有其特殊的经济区位意义。这就要求组织土地利用时,必须按照土地利用的特点来选择相应区位,进行合理功能分区,以此保证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二、简答题
7. 土地开发整理资金的筹措主要有哪些渠道?
【答案】(1)与土地有关的各种税费
①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缴使用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是指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在批准农用地、征用土地时,向以出让等有偿使用方式取得的新增建设用地的县、市人民政府收取的平均土地纯收益。
②耕地开垦费。我国《土地管理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均明确规定: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开垦与所占耕地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或按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专款用于开垦新的耕地。
③耕地占用税。凡占用耕地建房或从事非农建设的单位和个人都要按其实际占用的耕地面积缴纳耕地占用税,实行定额税率,财政部对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核定了每平方米的平均税额,大体上是从2.5~9.0元/平方米不等。
④土地复垦费。土地复垦费是指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土地破坏,没有条件复垦或复垦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按规定缴纳的费用,专项用于土地复垦,复垦后的土地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复垦实行“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
⑤城镇土地使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是指土地使用者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范围内使用土地或新征的耕地和非耕地应该依照法律规定缴纳的土地使用税。
(2)社会资金及银行信贷资金
相关行业的产业化实践表明,产业化能够提高运作效率和系统资源的规模经营和集约化利用程度,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土地开发整理也可以发展成为农业相关产业群体之一。因此,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尤其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完善过程中,土地开发整理产业化,必然要求土地开发整理资金供给在立足于“取之于土,用之于土”的基础上,也需要在投资主体多元化条件下实现“投资一收益一再投资”的良性循环机制,这样可以以股份制、合作制以及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广泛地筹集社会资金,并且促使“整理业”和银行业交流与合作,将以前银行业与广泛松散的农户个体之间较弱的联系,通过“整理业”的组织优势而得以强化,为银行信贷资金更有效地支持我国农业发展开辟新的领域。
(3)农业性资金来源
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农业性资金中有相当一部分资金是用于土地方面。农业综合开发是国家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以改造中低产田为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其开发扶持范围主要是土地资源的开发治理、多种经营和科技现代化示范项目等。原则上财政资金的70%用于土地治理项目,30%用于多种经营项目。
8. 分析法、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方法有哪些?
【答案】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动态变化分析法、指标对比分析法、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图上分析法、静态分析法、动态分析法、横向分析法、纵向分析法、单项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等。常用下面三种方法:
(1)动态分析法
即利用不同时间或多年的调查、统计资料和数据,进行综合总结,来分析某个事物的变化规律和变化趋势。这种分析方法一般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①利用语言阐述动态变化情况及变化趋势;
②利用列表方式分析动态变化情况;
③利用绘制图形方式分析动态变化情况和趋势,或者几种方式结合进行动态变化分析。 (2)指标对比分析法
指标对比分析法是利用相同指标体系,从纵向(同一地区,不同时间)或横向(不同地区)进行比较分析,来衡量社会、经济某项指标的高低、好坏、变化的快慢及程度等,或来衡量土地利用合理程度、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效果好坏程度等。这种方法通常也采用语言表述对比分析、列表对比和绘制图形对比几种形式进行分析。
(3)定性和定量分析法
定量分析,即对于某些可以量化的指标,利用计算出的具体数量来衡量这些指标的程度。如土地开发程度、土地经济效益等都可以利用计算出的具体数量做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即对于某些指标不能具体量化,只能用语言给以定性的表述,如对生态条件改善的描述等。
9. 简述城镇地下空间布局与规划。
【答案】(1)地下空间的特点和可利用形态
①地下空间是传统地表平面土地管理的自然延伸和立体发展,地下空间具有供给稀缺性、利用相对分散性、利用方向变更困难性、报酬递减的可能性、利用后果的社会性等特点。
②地下空间的可利用形态有:居住空间、办公空间、商业服务空间、文体服务空间、交通空间、公用设施空间、工业空间、仓储空间、防火防护空间、高层建筑设备的附属空间以及其他特殊空间(如文物保护、矿藏开采、埋葬等)。
(2)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规划
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规划包括基础专项技术工作、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基础专项技术工作主要指地下空间基础资料收集、分析以及需求预测; 专项规划主要包括地下交通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