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浙江工商大学土地与房地产土地利用规划(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日本土地利用规划
【答案】日本土地利用规划内容主要包括五部分:制定国土利用计划; 制定土地利用基本计划:管制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的限制; 全国土地交易申报劝告制度; 关于闲置土地的措施等。日本的土地利用计划体系包括国土综合开发计划、国土利用计划、土地利用基本计划和部门土地利用计划几大类。
2. 香港地区土地利用规划
【答案】香港人多地少,土地资源极其医乏,其规划体系并不区分城市乡村,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虑。其发展规划分为全港、次区域和地区二个层面,对应地形成了全港发展策略、次区域发展策略及地区图则二层架构的发展规划系统。
3.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方法
【答案】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方法是指分析土地利用现状所采取的具体方法,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方法主要有动态变化分析法、指标对比分析法、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图上分析法、静态分析法、动态分析法、横向分析法、纵向分析法、单项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等。
4. 引水工程规划
【答案】引水工程就是对水资源的利用而进行的规划设计,引水工程随水源类型、水位和水量的状况而定。引水工程规划包括四个形式:有坝引水、无坝引水、抽水取水、水库取水。具体采用哪种形式要视具体的情况而定。
答:者海塘; 洪标准、堤防工程规划堤防一般是用土料做成的,主要有以下几种:修在江河两岸的叫做江堤、河堤; 修在海边的叫做海堤或修在湖洼周围的叫湖堤、抒、坑; 修在潭边的叫民烷。堤坝工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拟定堤防防堤防间距顶高程的确定、堤防标准断面的确定。
5. 地域分异原理
【答案】地域分异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或自然综合体沿地表按确定的方向有规律地发生分化所引起的差异。受地域分异规律支配的这种分化,造成各地土地利用的模式和水平差别很大。形成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有两种:一是太阳辐射,二是地球的内能。它们在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上或时间上的作用都是不平衡的,其作用的效应呈现出显著的矛盾。两者在地表自然界中异质的特殊作用,决定了地域分异的两个最基本的、最普遍的规律,即地带性与非地带性。
6. 景观生态学理论
【答案】景观就是地面上生态系统的镶嵌,景观在自然等级系统中是一个比生态系统高一级的层次,景观就是自然和人文生态系统载体的土地。景观生态理论就是研究以上几个方面的理论。景观生态学对于研究土地利用及其经济问题有着重大的作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也是重要的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理论,在规划中的运用也很普遍。
二、简答题
7. 简述影响城镇性质确定的主要因素及确定城镇性质的意义。
【答案】(1)影响城镇性质确定的主要因素
①国家经济建设的要求与国民经济计划基本建设区域经济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②该城镇所属的区域自然、经济条件,资源、能源、国防条件,历史特征等基础因素。
③根据生产力布局的要求及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的原则,对城镇的发展远景设想等一系列重要技术指标与经济效益指标的论证,并要分析城镇在区域分工和协作中的主要职能与辅助职能,对城镇的各方面情况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性分析,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中,具体确定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④根据各种客观条件、发展状况、特点等方面的真实情况,明确找出在本城镇发展中占主要地位的主导部门或优势部门,作为确定本城镇性质的重要依据。
此外,对城镇所在地区的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排水条件、电源与水源状况、人口密度、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情况也都应该作一定的调查研究,以掌握可靠的数据。城镇的性质的确定不仅是一项综合性分析工作,而且还是一项动态的工作,因为城镇性质不是一成不变的,建设的发展或客观需要、客观条件的变化,都会促使城镇有所变化,从而影响城镇的性质。
(2)确定城镇性质的意义
城镇性质体现了城镇的个性,反映其所在区域的政治、经济、社会、地理、自然等因素的特点,从而决定城镇用地结构,对城镇空间形态的拓展起着先导作用,最终影响城镇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8.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包括那些内容?
【答案】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土地利用规划的组织编制和审批管理
土地利用规划组织编制管理,是指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明确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主体,规定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内容要求,设定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和实施程序,从而保证土地利用规划依法编制。
,省级和城市土地利审批管理,根据国土资源部发布的((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查办法》
用总体规划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审:
①编制原则。
②目标和方针。
③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
④实施措施。
⑤协调情况。
⑥规划是否符合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发布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批规定》的要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审查报批一般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前期工作一申报一审查一批复阶段。
土地利用规划审查的主要内容:
①农用地规模(重点是耕地保护);
②建设用地规模;
③土地利用布局;
④土地开发整理;
⑤土地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⑥规划协调;
⑦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
⑧规划文件及其他
(2)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管理
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是为了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组织编制和审批土地利用计划,并采取控制、监督等措施保证土地利用计划实施的行政管理活动。
(3)土地利用规划的监督管理
规划监督也是实施规划不可替代的重要手段。监督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执法检,定期或不定期对土地利用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违反规划的行为依法严格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9. 土地利用分区的方法有哪些? 如何将这些方法运用到土地用途分区中?
【答案】我国土地利用分区常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叠图法
叠图法是指将同比例尺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各部门的土地利用规划图等图件叠加,基本一致
的图斑形成的封闭图斑即为有一定土地用途的图斑,若图斑面积小于最小上图面积则应进行归并。
具体做法是:根据各有关部门已有的图件资料,在对各种图件整理、核实的基础上,将它们依次叠加在一起,对原有的各种分区界线的套合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将全部重叠或基本重叠的界线可直接作为土地利用分区的界线,不重叠部分则要分析这些土地的主要用途是什么,这种用途与周围哪个区的土地用途一样或更相近,就划归到哪个区。
(2)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是指在对各种有关土地方面的资料和规划资料收集整理的基础上,根据土地所处的地形地貌、气候、土壤状况及土地利用条件,将土地性能相对一致、土地利用状况相近的图斑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