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沈阳大学F29专业综合复试之会计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静态报表

【答案】静态报表是指综合反映企业单位一定时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财务报表。一般认为,“资产负债表”及其附表为静态财务报表。其特征为,编制财务报表依据的资料是会计期末的账户余额,因此是企业单位静态会计指标的具体化。静态财务报表可从资产总量、结构及其形成的来源等方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从而反映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以及企业的偿债能力等。

2. 平行登记与试算平衡

【答案】(1)平行登记是指对每—项经济业务,根据会计凭证,在有关的总分类账中进行总括登记的同时还要在其所属的有关明细分类账中进行明细登记。登记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的依据相同、会计期间—致、借贷方向—致、金额相等,使总分类账与其所属明细分类账之间形成相互核对的数量关系:①各总分类账户的本期发生额与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的合计数相等; ②各总分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与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期末的合计数相等。

(2)试算平衡是指通过账户余额或发生额合计数之间的平衡关系,检验记账工作正确与否的—种方法。在不同的记账方法下,试算平衡的公式不同,但其实质都是反映资金运动的平衡关系。在借贷记账法中,试算平衡的基本公式是:①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数等于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数; ②全部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等于全部账户的贷方发生额合计; ③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等于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如果上述三个方面都能保持平衡,说明记账工作基本上是正确的,否则就是说明记账工作发生了差错。在实际工作中,这种试算平衡通常是通过编制试算平衡表来进行的。

3. 收入与营业外收入

【答案】(1)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股利收入等,但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其中,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活动。

收入有以下特征:①收入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 ②收入可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或企业负债的减少,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③收入必然能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④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2)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营业外收入并不是由企业经营资金耗费所产生的,不需要企业付出代价,实际上是一种纯收入,不可能

也不需要与有关费用进行配比。因此,在会计处理上,应当严格区分营业外收入与营业收入的界限。

二、简答题

4. 简述对账与结账的主要内容。

【答案】(1)所谓对账,是在将本期发生的经济业务登记入账之后,对账簿记录所进行的核对工作。对账的内容:

①账证核对,做到账证相符

账证核对就是将各种账簿(包括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以及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记录与有关的会计凭证(包括记账凭证及其所附的原始凭证)进行核对,做到账证相符。

②账账核对,做到账账相符

a. 总分类账中各账户的本期借、贷方发生额合计数,期末借、贷方余额合计数,应当分别核对相符。

b. 库存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的本期借方、贷方发生额合计数及期末余额合计数,分别与总账中的库存现金账户、银行存款账户的记录核对相符。

c. 总分类账户本期借、贷双方发生额及余额与所属明细分类账户本期借、贷方发生额合计数及余额合计数核对相符。

d. 会计部门登记的各种财产物资明细分类账的结存数,与财产物资保管或使用部门的有关保管账的结存数核对相符。

③账实核对,做到账实相符

a. 库存现金日记账的余额与现金实际库存数核对相符。

b. 银行存款日记账的发生额及余额与银行对账单核对相符。

c. 财产物资明细账的结存数分别与财产物资的实存数核对相符。

d. 各种债权、债务的账面记录应定期与有关债务、债权单位或个人核对相符。

(2)结账,是在将本期内发生的所有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的基础上,按照规定的方法对该期内的账簿记录进行小结,结算出本期发生额合计和期末余额,并将其余额结转下期或者转入新账的过程。结账的步骤及内容:

①首先查明这些经济业务是否己全部登记入账。

②在本期经济业务全面登记入账的基础上,按照权责发生制会计处理基础的要求,将收入和费用归属于各个相应的会计期间,即编制调整分录。

③编制结账分录。对于各种收入、费用类账户的余额,应在有关账户之间进行结转,从而结束各有关收入和费用类账户。

④计算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合计和期末余额。结账时,应当结出各个账户的期末余额,需要结出当月发生额的,应当在“摘要”栏内注明“本月合计”字样,并在下面通栏划单红线。

5. 所有者权益与负债有哪些区别?

【答案】企业资产的来源有两个方面: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统称为权益,两者之问主要有以下区别:

(1)性质不同

所有者权益是投资者享有的对投入资本及其运用所产生盈余(或亏损)的权利; 负债是在经营或其他活动中所发生的债务,是债权人要求企业清偿的权利。

(2)享受权利不同

所有者享有参与收益分配、参与经营管理等多项权利,但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在顺序上置于债权人之后,即只享有对剩余资产的要求权; 债权人享有到期收回本金及利息的权利,在企业清算时,有优先获取资产赔偿的要求权,但没有经营决策的参与权和收益分配权。

(3)偿还期限不同

在企业持续经营的情况下,所有者权益一般不存在抽回的问题,即不存在约定的偿还日期,因而是企业的一项可以长期使用的资金,只有在企业清算时才予以退还; 负债必须于一定时期偿还。为了保证债权人的利益不受侵害,法律规定债权人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优先于投资者,因此债权又称为第一要求权。投资者具有对剩余财产的要求权,故又称剩余权益。

(4)风险不同

所有者能够获得多少收益,需视企业的盈利水平及经营政策而定,风险较大; 债权人获取的利息一般按一定利率计算,并且是预先可以确定的固定数额,无论盈亏,企业都要按期付息,风险相对较小。

6. 什么是交易性金融资产? 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价值应如何反映?

【答案】(1)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如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买的股票、债券、基金等。

(2)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按公允价值反映,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时,应按二者之间的差额,调增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同时确认公允价值上升的收益;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时,应按二者之问的差额,调减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同时确认公允价值下跌的损失。

7. 谈谈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和内容。

【答案】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一定期间内现金的流入和流出,表明企业获得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以现金的流入和流出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动态情况,反映企业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全貌。现金流量表是按照收付实现原则,即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作为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所以现金流量表能够真实地反映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便十报表阅读者了解企业的支付能力,并能有效地预测该企业未来的支付能力。

(1)现金流量表的结构。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目的为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信息,以便于报表使用者了解和评价企业获取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