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宪法与行政法2002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 摘要
2002年宪法与行政法专业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立宪主义
[参考答案]立宪主义概念是多义词,涉及广泛的内容。有的学者从政治原理角度解释立宪主义,认为立宪主义是依据保障人权、确立权力分立的宪法而进行统治的政治原理。有的学者从制度意义上解释立宪主义,认为立宪主义是一种这样一种政治状况:宪法是作为对政府的一种有效和重要的限制而起作用的,凡是一个以立宪制度为特征的政体,宪法是政府的前提,而那些治理国家的人则要受宪法条款的约束。有的学者从抵抗权的价值出发解释立宪主义,认为立宪主义是一种限制国家权力、保护人权的一种思想或政治哲学。还有一些学者从秩序角度理解立宪主义,认为近代国家立宪主义是权力的行使遵循一定形式和一定程序的、受限制的宪法秩序。这些定义共同的特点是:第一,强调权力制约在立宪主义思想中的地位,把立宪主义理解为一种人权保障的手段;第二,作为一种政治哲学,立宪主义是科学地组织国家权力和方法与原则,其作用在于保证国家权力地合理性;第三,宪法是立宪主义的基础,宪法是否具有正当性,决定立宪主义的实现程度。
[参考资料]许崇德:《宪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徐秀义,韩大元:《现代宪法学基本原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出版自由
[参考答案]出版自由是指公民有以出版物形式表达其思想和见解的自由。出版自由是言论自由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将言论固定化的一种方式。所以,它本质上是言论自由的自然延伸,与后者的区别仅仅在于它是以出版物的形式来表达思想和见解的。
[参考资料]许崇德:《宪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魏定仁等:《宪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宪法诉讼
[参考答案]宪法诉讼是指特定国家机关(宪法法院) 为解决因宪法的实施而引起的争议和纠纷而而在当事人之间进行的诉讼活动。宪法诉讼是违宪审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宪法诉讼案件的被诉主体的行为直接违反了宪法规范或原则,特定的国家机关(即宪法法院) 通过审理而对违宪行为加以违宪制裁。宪法诉讼制度是法制健全的现代宪政国家为保障宪法实施,维护宪法的至上地位、最高权威以及最高法律效力而建立起来的一项诉讼制度。
4.行政征收
[参考答案]所谓行政征收,是指行政主体凭借国家行政权,根据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向行政相对人强制地、无偿地征集一定数额金钱或实物的行政行为。
[参考资料]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5.行政裁决
[参考答案]是指依法由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授权,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与合同无关的民事纠纷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行政行为。
[参考资料]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宪法规范的结构及种类。
[参考答案]宪法规范是指具有宪法效力的法律规范。宪法规范具备以下几个要素:规范的主体,指宪法规范的制定者与宪法规范的遵守者;规范的客体,指宪法规范调整的是何种性质的社会关系;规范的对象,指受宪法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标的物;规范力的范围等 I .宪法规范通过特定的逻辑结构来表示规范主体、规范客体、规范对象和规范力之间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