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摘要 本文作者为一名普通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作者发现学生在学习语言运用过程中会反复犯相同类型的错误,其中一些错误是由于学生直接把中文意思翻译成英语从而造成了“中式英语”的表达以及对所掌握的知识点过分概括的结果,尤其是在动词的学习中。不仅如此,由于作者对于两套英语教材都有授课经验,即1999年初中英语实验版和2002年英语七八年级新目标人教版。通过对学生错误出现率的感官判断发现,由于{新目标} 更注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淡化了语法的作用;而实验版对学生的语法要求较高,且课程的编排也以操练句型为主,但是从所带过的学生看,旧版操练下的学生和新教材下的学生都会出现一些普遍性的语法错误。同时,笔者观察到尽管新旧教材的编排有很大的改变,学生在某些领域仍然会犯类似或相同的错误,尤其是在动词的运用方面。这些现象促使笔者试图找出一些导致错误的原因,寻到更好的方法改进教学过程,从而对学生的英语学习给予更有效的帮助。
本文主要记录收集了初中学生在学习英语动词的过程中易犯的错误资料, 并将易错资料整理成题,经过再次有目的测试,得出正确率。并从几个方面分析初中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出现的由于汉语干扰和过分概括所造成的错误以及认知规律作用下最终达到目标语言的过程中必经的错误。由此我们可以大致了解汉语母语迁移对于学习英语动词运用所造成的影响。
本论文对所收集的初中学生普遍出现的动词错误句子,从汉语干扰,过分概括以及青少年语言学习认知规律方面进行研究,试图探究其错误根源以及使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达到目标语言的方法,以便与同行分享,使教学少走弯路。
在一系列过程分析之后,本文得出结论:造成初中学生动词使用错误有许多原因,而汉语干扰和过分概括是造成错误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作者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一部分由于过分概括所造成的错误其改正的比例要比由于汉语母语干扰而造成的母语迁移要大的多,而由于母语干扰所造成的迁移错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其改正的比例几乎没有变动。由此作者认为:由于受青少年语言学习认知规律的制约,教材的编排无法避免一些学习当中必经的从错误语言到目标语言的认知过程。但是,有些错误是具有阶段性的,例如,由于过分概括所造成的错误,学习达到一定程度时自然会消失;而有些错误则是在特定的阶段无法超越的,比如由于母语迁移所造成的错误。而后者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最后对于所研究结论与教学相联系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并试图探求一些缩短认知过程的方法,例如,加强学生有意注意方面的训练等等。
关键词:动词 汉语干扰 过分概括
错误分析 语际错误 语内错误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