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鲁东大学心理学史(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四根说

【答案】恩培多克勒将世界是变的与小变的两种思想结合起来,认为,多样的变化的万物是由四种小变的物质,即他所谓的四根组成。四根是土. 水. 火. 空气。他认为土. 水. 火. 空气是不能自动组成的,必须另有物使之运动。他称这种物为爱,憎。爱使四根结合,憎使四根分离,由此生成万物。

二、简答题

2. 简述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

【答案】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只能出现在年龄大一些的人身上,其类型主要有两个。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潜能,但要充分实现自我,成为自我实现者的人却非常稀少。而许多人之所以不能成为自我实现者,是因为他们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和因素的限制。

(1)自我实现的类型

①务实型自我实现者,主要特点是务实的和能干的,他们是人世主义者,以现实的态度待人接物和处理问题。他们往往是实干家,而不是思想家。

②超越型自我实现者,这种类型的自我实现者常常意识到内在精神价值,具有丰富的超越自我的体验,在哲学家、宗教家与科学家和艺术家中较为常见。

(2)自我实现的阻碍

①人们没有发展得更好的一个原因是人们自我概念的缩减,即人们可能对自己是谁以及自己的潜力看法比较保守。

②人们不能充分发展自己的第二个原因是固执于现有的自我概念。

③自我实现的第三个主观上的障碍就是人们自己不愿意离开安全的地方。

④自我实现的第四种阻力是成功恐惧。

(3)自我实现的途径

①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的途径,这条路强调自我修养,关注个人潜能的发挥,培养健全的人格,使个人生活完满幸福这是一种个人内在发展的途径

②强调改变社会环境,为自我实现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为多数的成长提供所需的资源。

3. 人本主义心理学为何又称为心理学的第二势力?

【答案】人本主义心理学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美国,在60至7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它是西方心理学的一种新的思潮和革新运动,又称现象学心理学或人本主义运动。

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反对行为主义的机械的环境决定论

和精神分析以性本能决定论为特色的生物还原论,故在西方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目前,它已成为当代西方心理学中一种新的有重要影响的研究取向。

人本主义心理学并不是一个思想统一、组织严密的学派,而是一个由许多观点相近的心理学家和学派所形成的松散联盟。马斯洛、罗杰斯、罗洛·梅等人是公认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领袖和主要代表。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美国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心理学自身的内在矛盾相互冲击的产物,也是吸收了当时先进的科学思想并整合了存在主义和现象学哲学观点而发展起来的。

4. 感觉主义认识论和感觉主义心理学有什么区别。

【答案】(1)感觉主义的认识论认为感觉是一切知识的来源,感觉主义的心理学认为一切心理过程都只是感觉的变相。

(2)感觉主义是一种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他们相信人的认识都来源于感觉经验。感觉主义者贯彻了唯物主义,但在对待心理现象时,把心理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复杂现象一概理解为感觉的变相,实质上和感觉没有差别。

5. 简要闻述人本主义心理学基本观点。

【答案】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一个由许多观点相近的心理学家和学派所组成的松散联盟,尽管内容的观点并不完全一致。然而,作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反对行为主义的经验实证论和古典精神分析的生物决定论方面是一致的。它们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人性观等方面存在一些共同的思想倾向。

(1)研究对象:健康人的内在意识经验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要把人当作人来研究,应该从整体的角度研究健康人的心理或健康人格。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健康人的内在意识经验,例如,创造性、爱、自我、成长、有机体、基本需要的满足、自我实现、更高价值、自我超越、客观性、自主性、同一性、责任心、心理健康等。因此,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热衷于研究的本性、潜能、价值和经验,试图描绘一幅更科学的关于人类本性中内在的全部能量的图画。

(2)研究方法

①动态的整体研究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作为一个整体发挥的人类的经验和人的主观世界。因此,对于这一对象进行静态的原子论分析是不够的,必须采用动态的整体观点对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进行整体的分析研究。

②折中融合的方法论原则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主张实证主义的方法应该和现象学及存在分析的方法结合起来,即将西方心理学中两种传统的研究范式(客观的实验范式和主观经验范式)加以整合。提倡用更开放的、更综合的、多学科的方法来研究人的整体及其独特性问题。他们认为,研究人类本性应该以现象学知识为开端,然后再采取客观的实验方法进行研究。

③具体方法上的兼收并蓄

在对待具体的研究方法上,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只要某种方法能对人的本性做出符合实际的说明,这种方法就是可以接受的。

(3)人性观

①人性本善论

人性本善论是大多数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共同的人性观,也是人本主义的动机理论和人格理论的支柱。他们反对弗洛伊德的性恶论,对人性的评价过于悲观和宿舍论,过于专注人性的黑暗面,而不考虑个体的人性观、自由和尊严。

②人性成长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相信,人是一种“正在成长中的存在”,成长是人性共有的特点。马斯洛和罗杰斯都把成长假设为人本主义人性观的基石,都认为成长过程有一个生物学基础。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相信,人性的显著特点是“持续不断地成长”。人性之所以是发展的,是由于人所追求的自我完善和实际上的不完善之间有一种永久的紧张。这种紧张促使个体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我。因此,自我实现便成为人生永恒的追求。

③人性选择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成长过程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自主的,是通过人的负责任的自由选择过程而实现的。罗洛。梅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中自由选择说的主要代表。他认为,只有当人真正认识到自己的存在价值,并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负责任的自由选择时,人才是健康的。

6. 勒温的心理空间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为了更好地说明心理动力场,勒温又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心理生活空间,有时也简称生活空间。生活空间实际上就是心理动力场和拓扑学、向量学相结合的另一种心理学化的表现方式。

(1)生活空间可以分成若干区域,各区域之间都有边界阻隔。个体的发展总是在一定的心理生活空间中随着目标有方向地从一个区域向另一个区域移动。而个体发展的心理过程实质就是生活空间的各个区域的不断丰富和分化。

(2)勒温的心理学场论体系始于“生活空间”这个概念。生活空间是一个心理场,是一个人运动于其中的那个空间。他认为,心理生活空间的每一部分都可有一个区域。一个人所在的区域,对于他的行为可有很大的影响。从这一区域达到另一区域称为移动,移动是多种多样的。

(3)勒温的生活空间其实是对心理环境和心理动力场的一个总的描绘,它后来成了勒温理论中最有影响的一个概念。这个生活空间不包括人生的一切事实,而仅包括指定的人及其行为在某一时间内的有关事实。

7. 对弗洛伊德的影响和局限进行评价?

【答案】(1)弗洛伊德的影响:

①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治疗方法虽然没有严格的科学性,但人们从他的医学实践中似乎直接地感到其体系中有某种合理的东西。他的理论与方法对精神病学和临床心理学都有着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