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安财经学院商学院会计学复试之基础会计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负债与或有负债
【答案】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按照会计的历史成本原则,负债仅限于那些企业承担的过去或现在己完成的经济业务所引起的、可以用货币计量的未来的经济责任。在会计上,负债按其偿还期的长短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流动负债是指将在1年内或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 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在1年或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不论是流动负债还是长期负债,均是企业因过去的交易引起的、在未来有明确债权人、支付日期和支付金额的负债,此类负债在会计上又称已确定负债。
但是,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企业可能存在着另一类负债。这类负债的债务金额大小、债权人以及付款日期的确定均取决于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情况。这类负债就是或有负债。或有负债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有可能会发生的债务。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或有负债不作为负债在资产负债表的负债类项目中进行反映,除了己贴现未到期的商业承兑汇票在资产负债表的附注中列示外,其他的或有负债在财务报表中均末得到反映,如销售的产品可能会发生的质量事故赔偿、诉讼案件和经济纠纷可能败诉并需赔偿的金额等。这些或有负债在资产负债表编制日还不能确定未来的结果如何,一旦将来成为企业现实的负债,则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金额巨大的或有负债项目。在进行财务分析时不能不考虑这一因素的影响。在英国,会计准则要求企业视或有负债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而区别对待,如下表所示。
2. 固定资产折旧
【答案】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进行的系统分摊。其中,应计折旧额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原值和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企业的固定资产虽然在使用过程中能保持其原有的实物形态,但由于使用过程的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都会引起固定资产的价值损耗。固定资产的有形磨损是指固定资产的物质磨损,定资产的无形磨损是由于科技进步而引起固定资产的价值损耗。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而引起的价值损耗应在其使用过程中用计提折旧的形式实现价值补偿。常见的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方法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和加速折旧法等,不同的折旧方法对具体—个会计期间而言,计提的折旧额是不相同的,因而最终影响企业当期的利润总额和应纳税额,但从长期来看,只要所得税的
税率保持稳定,那么折旧方法的选用对企业的利润影响为零。
3. 账簿
【答案】账簿是以会计凭证为依据,对企业的全部经济业务进行序时分类、系统地登记和反映的簿籍,是由—定格式并相互联系的账页所组成的。通过登记账簿,对会计凭证所提供的大量、分散的核算资料加以归类、整理,以全面、系统地提供反映经济活动情况的信息,从而为定期编制财务报告、检查经济活动的质量和效益提供了可靠依据。账簿所提供的既总括又明细的核算资料,对沟通联结会计凭证与会计报表起着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中介作用。账簿按用途分类,—般可分为序时账簿(或日记账)、分类账簿和各查账簿三种。
二、简答题
4. 什么是科目汇总表? 什么是汇总记账凭证? 简述二者的异同。
【答案】(1)科目汇总表是根据记账凭证定期汇总编制,列示有关—级科目及本期借方,贷方(收方、付方、增、减)发生额,据以登记总分类账的—种汇总凭证。
(2)记账凭证按凭证的用途,可分为汇总记账凭证和分录记账凭证。其中,汇总记账凭证简称汇总凭证,是根据分录凭证归类汇总科目合计发生额的记账凭证。
(3)两者在对记账凭证进行汇总的具体方法上有所区别。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程序是按记账凭证的类别加以汇总,对应关系相同的记账凭证,汇总在—起并编制“汇总记账凭证”,然后根据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是不分记账凭证的类别,也不按账户的对应关系,将全部记账凭证按照各个账户的借、贷方发生额汇总,并编制科目汇总表,然后据以登记总分类账。虽然两者在汇总的具体方法上不同,但从实质上来说,都是将记账凭证加以汇总后再登记总分类账,这是两者的相同之处。
5. 什么是未达账项? 它包括哪几种?
【答案】未达账项是指企业和开户银行双方之间,由于传递单证需要时间、确认收付的口径不—致等原因,而造成对于同—笔款项收付业务,由于双方记账时间小—致,银行和企业中—方已经接到有关的结算凭证确认收付款项并已登记入账,而另—方尚未接到有关的结算凭证尚未入账的款项。
未达账项有两大类,—类是企业记账而银行未记账的账项,另—类是银行记账而企业未记账的账项。具体地说,未达账项有以下四种:
(1)企业收款记账,银行未收款未记账的账项,如企业收到其他单位的购货支票等;
(2)企业付款记账,银行未付款未记账的账项,如企业开出付款支票,但持票人尚未到银行办理转账手续等;
(3)银行收款记账,企业未收款未记账的账项,如托收货款收账等;
(4)银行付款记账,企业未付款未记账的账项,如银行代企业支付公用事业费等。
6. 从广义的角度来看,企业的费用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狭义的费用,仅包括企业日常活动所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这些费用主要是指企业为取得营业收入进行产品销售等营业活动所发生的企业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出,具体包括营业成本和其他营业费用。其中的营业成本是指企业在营业活动中发生的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 其他营业费用是指企业在营业活动中发生的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资产减值损失等。有对外投资活动的企业所发生的投资损失也属于这种费用。这些费用的发生与企业日常活动的开展有着密切关系,是与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确定有着直接关系的经济利益的流出,这些费用的发生最终都会导致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减少。
从广义的角度来看,费用除了包括狭义的费用之外,还应包括企业在材料采购、固定资产购建,以及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支出。
7. 企业哪些税金应通过“营业税金及附加”账户核算?
【答案】“营业税金及附加”账户,是用来核算企业日常活动应负担的税金及附加。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该账户借方登记按照规定计算的与经营活动相关的税金及附加; 贷方登记企业收到的先征后返的消费税、营业税等原记入本科目的各种税金,以及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中的营业税金及附加。期末结转后本账户应无余额。另外与投资性房地产相关的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在本科目核算。
8. 何谓财务报告要素? 财务报告要素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财务报告要素也称会计要素,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具体对象,也是财务报告的具体内容。会计要素分为反映则务状况的要素和反映经营成果的要素。
(1)反映财务状况的要素
①资产,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其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资产的主要特征有; 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事项所形成的; 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 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②负债,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负债具有如下基本特点:负债是企业的现时义务; 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③所有者权益,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是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所有者权益是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它等于全部资产减全部负债后的净额。
(2)反映经营成果的要素
①收入,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②费用,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③利润,指企业在—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也就是收入与费用配比相抵后的差额。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