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上海外国语大学818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概念题

1. 经验研究方法

【答案】经验研究方法主要包括那些以搜集、整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经验事实资料为基本形式,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规律和特点的方法,如调查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方法、自我省察研究方法。

2. 政治立场

【答案】政治立场是指个人在观察和处理政治问题时所处的地位和所抱的态度。作为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政治立场就是指其言论和行为符合或代表无产阶级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这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保持一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带领群众前进。

3. 疏导教育

【答案】疏导教育是指对人民内部的思想认识问题既不堵塞言路,又要善于引导,帮助人民群众提高思想认识。疏,即疏通,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疏通是指广开言路,集思广益,让大家敞开思想,把各自的观点和意见都充分发表出来。导,即引导,开导,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循循善诱,说服教育,把各种不同的思想和言论引向正确、健康的轨道。疏与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疏通是为丁正确地引导,是引导的前提。没有疏通,人们的思想没有彻底敞开,就不能正确地加以引导。引导是疏通的目的,是疏通的必要继续。疏导教育法是思想政治教育广泛而经常使用的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4. 灌输理论

【答案】可以从以下方面理解灌输理论的含义:

(1)向工人群众灌输他们原本不了解或不具有的先进的无产阶级意识;

(2)引导工人群众善于从工人阶级的角度去认识问题,认清社会生活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无忘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3)从“外面”灌输的含义,不仅仅指从工人群众的头脑外面更主要的是要人们从经济斗争范围之外,即从无产阶级政治观点上去考虑问题。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灌输”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教育;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5. 思想政治教育宏观评估和微观评估

【答案】宏观评估和微观评估是检测评估依据评估对象的不同分类的。宏观评估是以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单位为对象,评估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部领域,也就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效应作出评价和估量。微观评估是以某一个体、某一特定教育活动为对象,评估其接受教育的程度及其所产生的影响。宏观评估可以获得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概括性的认识; 微观评估可以获得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生动、具体的认识。

6. 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反馈

【答案】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反馈,是指教育对象给教育者做出反应信息传递的过程; 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收集实施教育后的反应信息的过程。这一过程往往表现为接到思想政治教育主管部门的教育方案后,迅速将执行过程中的反应汇报到教育主管部门,以便其随时进行调整或追踪决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反馈的过程,也是对教育情况进行检查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反馈的根本任务,是为实现正确的教育目标服务的。

二、论述题

7. 列宁关于灌输社会主义意识的理论精神实质是什么? 为什么说今天这一理论并没有过时?

【答案】(1)灌输社会主义意识的理论精神实质

灌输理论是指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反对自发论,坚持把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灌注和输送到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中去,提高其政治意识和阶级觉悟的学说。它是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地位、作用、方针、原则、任务、内容的直接理论依据。它的理论精神实质是向受教育者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或由受教育者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的教育方法。

(2)灌输理论并未过时的原因

①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人阶级己经形成了自己的知识分子队伍,能够自主地发展自己的阶级意识。从整个阶级的意义上来说,工人阶级不再需要从自己的阶级之外去接受灌输。

②对于工人阶级的每个成员来讲,对于劳动群众个体来说,理论灌输仍然是十分必要的。 a. 对于受教育者个体而言,正确的思想和理论也即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必须通过各种形式的灌输,才能在他们的头脑中扎下根来。

b. 无论何时何地,人的实践活动总是要受到一定的思想、理论所支配。正确的思想和理论指导人们以正确的方式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实现自己的目的; 错误的思想和理论则支配人们以错误的方式参加社会活动。

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除了坚持向人们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之外,同时要通过人民群众的相互教育和启发,逐步引导人们从个人、家庭和所在单位的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以外,充分认识社会和阶级的整体利益,认清自己的历史地位和社会责任,引导群众向更高的思想境界和更高的实践阶段发展。灌输原理仍然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教育、宣传的理论根据。

8.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

【答案】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各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及其矛盾运动的必然趋势,如存在于教育过程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联系及其互动趋势,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规范和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之间的联系及其相互作用的方向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具体表述为:

(1)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之间保持适度张力的规律

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之间要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具体地说,是指教育者所提出的教育要求要适当超越受教育者目前的思想品德基础,又提升其思想品德水平的可能,同时这一超越又不能高到受教育者经过努力也难以达到的高度。

(2)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两个基本要素,从某种意义上讲,两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就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的规律就是揭示两者之间的联系及其互动趋势的一个规律。

根据这一规律,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既要注意调动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确实发挥其主导作用,又要注意调动受教育者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其自我教育的作用,更要注意使两者统一起来,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3)协调与控制各种影响因素使之同向发挥作用的规律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两大方面因素的影响:

①教育者所施加的自觉影响

包括直接的、间接的教育者个体和群体如学校教师、家长、其他社会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者所施加的影响。

②社会环境因素的自发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是一个封闭孤立的过程,而是处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各种环境因素对人的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都在自发地产生影响。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不仅要积极主动地施加教育影响,而且要注意对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各种因素加以分析,并尽最大努力对各种因素加以调控,使之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挥作用。这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重要责任,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顺利发展的内在要求。

9. 联系实际论述榜样示范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及其运用要求。

【答案】(1)榜样示范法,又称典型示范法,是指通过具有典型、榜样意义的人或事(正面的、先进的抑或反面的、落后的人或事)的示范引导、警示警诫作用,教育人们提高思想认识、规范自身行为的方法。

(2)榜样示范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①“人生榜样、道德榜样,是人们生活世界里、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榜样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基本方法,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在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