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东北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史(跨学科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唐宋内阁

【答案】唐宋内阁是袁世凯政权的第一届内阁。1912年3月,袁世凯提名唐绍仪为国务总理,在南京组织第一届内阁。唐内阁的要害部门受袁世凯控制,但宋教仁等四个同盟会员也分到了农林、工商、司法、教育等四个部门,同盟会员占到半数,所以又被称为“同盟会中心内阁”。

2. 遵义会议

【答案】遵义会议是指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的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扩大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王明“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的。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这次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枚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3. 《湘江评论》

【答案】《湘江评论》是1919年7月,毛泽东在湖南主编的一份刊物,以湖南学生联合会名义出版,该刊物是为湖南各阶层人民开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服务。以引导民众放眼世界、改造中国为宗旨,以反帝反封建、反军阀政治,歌颂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毛泽东在该刊物上发表《民众的大联合》等一系列文章,号召人民大众要联合起来,敢于斗争,争取胜利,受到进步人士的欢迎,遭到反动军阀的镇压。1918年8月,《湘江评论》被军阀张敬尧查封。

4. 梁漱溟

【答案】梁漱溟是中国现代思想家,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梁漱溟曾将自己一生的思想发展分为三个时期:西方功利派、佛教出世主义、儒学。北京大学在当时为文化论战的中心,梁漱溟在北大发起了东方学及孔子哲学的研究,并于1921年出版了《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且由此成为现代新儒学的先驱。《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预测了世界文化未来的趋势,对儒学的前途作了乐观的估价,此书成为了梁漱溟一生中,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他晚年的两部重要著作是《人心与人生》和《中国——理性之国》。

5. 九一八事变

【答案】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为侵占中国东北而制造的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1931年9月18日,日本炸毁了南满铁路沈阳柳条湖附近的路段,并反诬中国军队,炮轰沈阳北大营,进而侵占

东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九一八事变”是口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也是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同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6. 善后大借款

【答案】善后大借款是1913年袁世凯为镇压革命派而向外国银行团进行的借款。1913年4月,袁世凯为消灭国民党在南方各省的革命势力,以办理“善后”为名,未经国会同意,以盐税、关税及直隶、山东、河南、江苏四省中央税款为担保,先后与英、法、德、日、俄五国银行团签订《善后借款合同》,借款总额为2500万英镑。

7. 经济特区

【答案】经济特区是指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在沿海地区划出一定范围,实行特殊优惠政策,如减免关税等,吸引外商和外资来投资办厂的现象。1980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届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决定,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的厦门设置经济特区。1988年,又在海南设置了经济特区。经济特区一方面引进了外国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经验,培养和锻炼了各种专门人才,发展了对外贸易;另一方面在改变自身面貌的同时,还充分发挥了辐射和带动作用,带动了内地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巨大贡献。

8. 少年中国学会

【答案】少年中国学会是五四时期的一个著名社团。1918年7月,李大钊、王光祈、曾琦等人在北京成立少年中国学会,学会以“本科学的精神,为社会的活动,以创造‘少年中国’”为宗旨。学会在1923年以后出现分化,其中的左翼多数加入中国共产党,右翼多数加入中国青年党(国家主义派)。少年中国学会是五四时期会员最多、分布最广、存在时间最长的社团。

二、论述题

9. 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了哪些重要思想?

【答案】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的重要思想包括以下几点:

(1)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强调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2)邓小平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大胆地闯,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3)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邓小平十分关注我国经济发展的问题。

(4)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邓小平指出:“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扫除各种丑恶现象,手软不得”。

(5)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

(6)坚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坚信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10.简述抗日战争开始到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及其所起的作用。

【答案】(1)积极作用表现在: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口的主力。国民政府组织了一系列的大规模会战,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为中共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条件;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尽管国民党抗战比较消极,但仍然牵制了很大一部分日军,在客观上减轻了敌后战场的压力,起到了战略配合作用。但也有消极的一面,如推行片面抗战路线,使正面战场损失惨重。

(2)消极作用表现在:从抗战开始,国民党执行了一条单纯由政府和军队包办的片面抗战路线,使得国民党正面战场损失惨重;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反动方针,并先后掀起三次反共高潮; 国民党军队内部派系林立,各树一帜,互不相容,极大地抵消了抗日有生力量。但也有积极的一面,在抗战的初期,正面战场是抗日的主力,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迅速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11.简述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答案】(1)背景

①国际背景

20世纪90年代,国内外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使整个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冷战格局结束使世界朝着经济全球化和多极化方向发展,世界上各种力量经过新的分化组合,一些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迅速发展。

②国内背景

我国在治理整顿期间经济发展缓慢,这些情况使中国既面临巨大挑战也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在部分党员、干部和群众中仍然存在一些思想上的混乱和迷惑。在这种背景下,邓小平同志对南方几个城市进行了视察,并发表了一系列谈话。

(2)主要内容

深刻阐明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强调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要求改革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要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发展经济;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要抓改革开放,也要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要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依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正确的政治路线;要坚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坚信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时期发展后必然会代替资本主义。

(3)影响

邓小平南方谈话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发展的关键时刻为党坚持和扩大改革开放注入了催化剂。为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四大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带来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高潮,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12.简述《中国土地法大纲》发布的历史背景与内容,与抗战时期的土地政策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答案】(1)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