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测量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标准二十分,平均数为( ) ,标准差为( ) 。( )
A.12;5
B.11;4
C.10;3
D.9;2
【答案】C
【解析】标准二十分=l0+3Z,因此,标准二十分的平均数是10, 标准差是3。
2. 项目编排的主要形式有( )。
A. 并列直进式
B. 螺旋式
C. 混合式
D. 随机排列式
【答案】ABC
【解析】编排题目有三种方式:一是并列直进式,即将整个测验题按题目材料的性质归为若干份测验,同一份测验的题目依难度由易到难排列;二是螺旋式,即先将各类题目依难度分成若干不同的层次,再将不同性质的题目作交叉排列,难度递増;三是混合式,即将所有的项目依难度由低到高逐次排列,而不管项目的内容。
3. 取样是指从( ) 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本。
A. 总体
B. 群体
C. 目标人群
D. 样本
【答案】C
【解析】符合某种测验的被试的人就是目标人群,但是要全部拿来做测验的话又不现实,所以取样是指从目标人群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本。
4. 最早使用T 分数者是( ) 。
A. 推孟
B. 桑代克
C. 麦柯尔
D. 西蒙
【答案】C
【解析】T 分数是平均数为50, 标准差为10的分数。这一词最早由麦柯尔于1939年提出,是为了纪念推孟和桑代克对智力测验,尤其是提出智商这一概念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5. 以下情况中,无法使用再测信度的是( )。
A. 所测量的心理特质随个体发育而逐渐变化
B. 遗忘与练习的效果相同
C. 前后两次施测期间被试的学习效果不存在差异
D. 目标测验属于人格测验
【答案】A
【解析】再测信度是指计算先后两次测验所得分数的相关来表示两次测验结果有无变动,反映测验分数的稳定程度。再测信度使用的前提条件之一是所测量的心理特性必须是稳定的,因为如果心理特性不稳定,那么测量结果的不一致很可能是被试水平的变化所致,而不能说明测量工具是否稳定。
6. 伊利诺伊心理语言测验包括_____种通道、_____种程序以及_____层次。( )
A.2;3;2
B.3;2;2
C.2;2;3
D.2;3;1;
【答案】A
【解析】伊利诺伊心理语言测验是一个适用于2-10岁儿童的个别测验,由柯克及其同事根据沟通程序的三维模型而设计的,这个模型包含两种通道、三种程序以及两种层次。其中,①两种通道为:听一说通道;视一动通道;②三种程序为:听与视的接收;听一说或视一动的联合;说与动的表达;③两种层次为:符号化的层次;自动化的层次。
7. 欲探讨当前我国汉族5岁儿童与苗族儿童智力发展的不同特点,下列工具哪种较为适合( )。
A. 最新原版韦氏学前儿童智力量表
B. 罗夏克墨迹测验
C. 韦氏学前儿童智力量表(中国版)
D. 瑞文图形推理测验(中国版)
【答案】D
【解析】瑞文图形推理测验是一种非文字型的图形测验,属于团体智力测验,瑞文图形推理
测验属于公平性测验,并且儿童识字也比较困难。因此,适合选用瑞文图形推理测验。
8. 下列哪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
A. 样本越大,区分度越高
B. 题目越难,越有鉴别力
C. 受试者越同质,区分度越小
D. 题目越多,系统误差越小
【答案】C
【解析】A 项,一般来说,样本越大,测验的统计量越可靠,但是样本的大小与区分度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样本越大,区分度不一定越大。B 项为了使项目具有较高的区分能力,似乎应该使所有的项目都保持在0.50的难度最为理想。C 项,被试团体越具有同质性,即个体之间水平越接近,其测题的区分度值就越小。反之,若是施测丁具有较大异质性的被试团体,即使是对另外一同质团体来说区分度很小的项目,也可能具有很高的区分度。D 项,题目越多,信效度越大,系统误差是稳定的,与题目的数量没有关系。
9. —般而言,心理测验的分数属于( )。
A. 类别量表
B. 等级量表
C. 等距量表
D. 比率量表
【答案】C
【解析】心理测验是在顺序量表上进行的。因为人的智力、性格、气质、兴趣、态度等的绝对零点是难以确定的,,而且在心理测验中,相等的单位也是很难获得的。但是大多数心理学家喜欢把测验依据一定法则转换为等距量表。
10.在团体内,常模不包括( ) 。
A. 百分等级分数
B. 标准分数
C. 比率智商
D. 离差智商
【答案】C
【解析】常用的团体内常模包括:①百分等级分数:表示标准化样本中低于某一特定原始分数的人数百分比。②标准分数:按照分布的标准差来表示个体分数与平均数的距离。③离差智商:离差智商实际上是标准分数的另一种变式。
二、名词解释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