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17政治学基础之《政治学原理》考研冲刺密押卷及答案

  摘要

目录

2016年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17政治学基础之《政治学原理》内部密押卷及答案(一).... 2

2016年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17政治学基础之《政治学原理》内部密押卷及答案(二).... 6

2016年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17政治学基础之《政治学原理》内部密押卷及答案(三).. 10

2016年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17政治学基础之《政治学原理》内部密押卷及答案(四).. 12

2016年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17政治学基础之《政治学原理》内部密押卷及答案(五).. 15

一、论述题

1. 论“程序”在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

【答案】程序指事情进行的先后次序,即完成一件事情所要遵循的特定步骤。

民主政治指奉行多数人统治的一种政治制度。民主政治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民主政治反映国家的阶级本质,不同阶级统治的国家,民主政治的性质是不同的,并由此表现出特殊性和差异性; 另一方面,民主政治又有共同性和普遍性,不同的民主政治制度在实现其阶级统治时必须遵循民主政治的一些基本原则,如多数原则、确认和保护公民权利原则、代议制原则、有限权力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等。

“程序”在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程序”是民主政治的重要标志。

民主政治与专制政治的重要区别之一,就在于民主政治是程序政治,即在于民主政治是通过一系列法定的程序来管理国家的政治; 专制政治则是凭专制统治者个人的意志来管理国家的政治。这是因为,民主政治从其本质上来讲,是人民掌握权力管理国家的政治。人民掌握权力管理国家并不是说人人都当国家的总统、主席、总理或各种官员,而是由人民通过选举,推选自己信赖的人来主持国家以及各级政府的工作。这只能通过为大家所普遍认可并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的程序,尤其是选举形式来实现。但同时,人民在行使政治权利,进行选举的时候,会发生意见相左的情况。因此,要实行民主只能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这个原则不仅适用于选举工作,而且适用于民主决定国家大事的其他许多方面。这就需要一套表决的程序。除此之外,如何保证人民选举出来的代表人物始终置于人民的监督之下,始终代表人民的利益,并可以撤换不称职的代表? 这就要求民主制度内部有一套监督机制和弹幼制度。诸如此类,环环相套,由民主制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它确实离小开程序和必须遵循程序原则。正因为如此,我们从某种意义上说,民主不仅是实体,更是程序。民主是在自由平等的基础上,按多数人的意志进行决定的机制。民主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但人民当家作主不可能按照人民中的每一个人的意志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只能按照人民中多数人的意志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大事项进行决定。所以,少数服从多数,就成为一切民主制度的灵魂。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才能进行,这些规则的具体化和规范化就是程序化。民主的程序一旦确定,就不能随意更改。民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按程序办事。多数人的意志要通过程序才能表现和承认。所谓民主的程序化就是指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

(2)“程序”是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真正的民主政治,应该是内容与形式、实体与程序内在结合的机体。一般来说,实体意义上的民主,表示的是民主政治的内在方面,即指民主政治的实质、内容,其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规定着国家权力的依据、运行过程和归宿。而程序意义上的民主,表示的则是民主政治的外在方面,即民主政治实际运行的规则、形式和过程。缺乏程序民主,实体民主的实现就失去了保障手段和形式,从而成为乌托邦式的理想幻影。这是因为,只有凭借严格的民主程序,实体民主才得以体现并具有可操作性,才能由理想而化为现实。没有程序民主,再理想的实体民主也是没有生命的“无机物”。实体民主需要程序民主加以表现,没有形式也就无所谓内容。没有程序民主,实体民主不能自动实现。程序民主是实体民主的保障,程序民主可以弥补实体民主的不足在实践中通常会出现这种情况,有些问题法律没有做出明确规定,但是可以通过一定的程序,使这个难题得到解决。比如说,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表决,通过一种处理问题的机制来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说,程序民主可以填补实体上的空白和空缺。此外,程序民主可以纠正实体民主的偏失。当法律考虑不周,需要进行缩小或扩大解释时,可以通过解释程序来重新解释这个概念。“在一些行政法律条文上,我们总能在其最后读到‘本法律(规定)的最终解释权归某某机构,的字样,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程序民主可以纠正实体民主的偏失,’

仅仅认识到程序民主是实体民主得以实现的保障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认识到,程序民主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可以脱离实体民主而存在。在执法过程中经常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 就是因为我们法律过于抽象,缺乏可操作性,因为我们的法律缺乏科学的合理的程序设定,以至于受这个实体法律规范调整的人可以寻找很多对策来对付这个法律,使法律得不到贯彻执行。之所以出现大量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没有一个好的程序法制。

(3)“程序”是实现民主政治的重要途径。

①程序能为民主政治提供运作程式。民主政治是国家与公民之间相互参与、相互合作、和谐共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程序政治负责对国家权力的运行进行调控,对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相互服务、相互服从、相互监督和相互制约活动予以安排,给公民及其群体的政治参与提供途径,为各类政治主体进行政治操作指定角色和位置,为社会政治领域中的资源分配、信息沟通、冲突解决明确方式,为理性决策开辟渠道,为防错和纠错创造机制等,从而也提高了民主政治的效率。 ②民主政治的运行离不开一定的程序。这是因为,真正的民主政治本身就是一种程序政治。在民主政治条件下,政治过程的启动、政治资源的投入、政治机器的运转、政治产品的输出、检验、分配和交换等全部政治过程均表现为一种工序化、程式化、自动控制的状态。如果缺乏了程序,民主政治就失去了其运行的依据和保障,从而也就无法实现。

③程序具有优先发挥作用的价值。这种优先作用也是相对于实体民主而言的,它指的是一定的实体民主问题的处理必须在民主程序框架内进行,无民主程序则无实体之处理,在这个意义上,程序优先体现为一种程序先行,即无程序则无实体。正如没有铁轨,就不可能有飞驰的列车一样。程序先行体现在立法上,就是首先要设置程序,以程序性规定确保一切实体性政治规范都能真正

转化为对于社会生活具有影响力的活的政治法律制度。程序先行还体现在执行上就是要依程序办事,依法办事在根本意义上说就是依程序办事。

(4)民主的程序化是人类民主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人类民主的发展经历了从古希腊时期的城邦民主到封建社会民主思想的形成,从资产阶级民主在封建社会母腹中孕育再到20世纪初现代民主制度的确立这样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人类民主从最初的实践到总结再到新的实践直至走向成熟的过程说明,人类对民主的认识在逐步深化,对民主的把握也一步步成熟。这种成熟性既表现在民卞的制度化建设日益完善,如民主制度框架的多样性、民主规则的完善性等等; 也表现在民主活动的日益丰富多彩,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民主政治的规律和特色,并为广大群众所接受,民主已经成为各个国家政治活动的主流; 同时也表现在群众民主意识的日益成熟,广大群众更加了解民主的内涵,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懂得如何行使和保护自己的权利。实际上,所有的政治进程都包含着一个程序规范化、民主化的问题。民主和程序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离开了程序的民主必然是空中楼阁,而没有民主的程序必然是空洞的苍白无力的。因此,民主与程序的结合是民主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民主发展的必然趋势。

(5)联系我国实际情况看,总体而言,在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指导下,“什么是民主以及社会主义国家要达到什么样的民主目标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了,剩下的问题主要是如何在实践中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一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要走什么样的道路、采取什么方式步骤地问题,其中在很大意义上就是一个民主程序化问题,即通过规范化、法制化的民主程序实现民主的中长期目标。”

(6〕十年“文革”悲剧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因为价值理性错位,重理想而轻现实、重价值而轻条件、重目标而轻程序,忽视工具理性的建设。“欧洲近代以来,以洛克、孟德斯鸡为代表的思想家强调的正是程序性民主的民主观。他们从工具理性出发,关心民生的‘属性’CAttributes )问题,处处考虑制度在现实环境中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没有强调下具理性的程序性民主的民主观,民主就无法落实为现实世界的体制制度。没有落实到体制制度的民主的理想信念,就会沦为没有躯壳的游魂”。民主是从其理想和现实的相互作用,从应然的推动力和实然的抗拒力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因此,中国的民主建设必须在肯定价值理性而高扬实质性民主的同时,注重工具理性而建设程序性民主; 必须从民主的“价值理性的错位”转型为民主的“工具理性的回归”,将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结合起来,将实质性民主与程序性民主统一起来。我们呼唤程序民主并不意味着忽视民主的内容、主体、原则、目标和价值的地位,而是要改正那种片面强调民主价值而极端忽略民主条件的观念和行为。这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性选择,也是化解政治文明中两种理性冲突的现实途径。

2.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是如何看待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规律。

【答案】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不仅科学地阐明了国家的分类问题,而且,也揭示了一种历史类型的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就要被另外一种历史类型的国家所代替的客观必然性。国家由一种历史类型发展变革为另一种崭新的历史类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1)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规律,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