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美育渗透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美育

  摘要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自古以来诗歌的教化功能就得到了人们的认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论语•阳货》)诗歌可以培养人的品格,陶冶人的情操,高中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双重发育的年龄,对他们进行审美教育非常有必要。诗歌这种文体自身独有的审美艺术价值能够很好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纵观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课本中所选的诗歌无一不是文质兼美、历来为人传诵、蕴含着丰富审美因素的名篇,这些诗歌的审美价值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他们与读者能产生心灵的碰撞,思想的共鸣,从而有效的对他们进行审美教育。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探寻真善美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独立健全人格的过程,它对学生的一生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审美教育(即美育),对学生的发展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育能够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进而能够创造美的能力。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普通的农村高中校,在高考指挥棒的前提下,教师在教学中普遍重成绩轻美育。在笔者的调查中,大多数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印象是教师重考试技巧的培养和考试知识点的重复,这种应试教育的方式使得语文课堂毫无美感而言。语文学科本来应该成为培养学生美育的主要阵地,但现状却不尽如人意,诗歌因其独有的美学特质能成为培养学生美育的沃土,因此本论文着重于探究如何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渗透美育,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探讨了高中语文诗歌美育教学的必要性,分四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阐述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美育现状及分析 ,其次阐述了高中语文新课程对美育的要求,再次强调了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性。最后分析了高中生的心理特点。第二章主要探讨高中语文诗歌的美育因素,分五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点探讨了诗歌的语言之美,第二点探讨了诗歌的意象之美,第三点探讨了诗歌的意境之美, 第四点探讨了诗歌的情感之美, 第五点探讨了诗歌的韵律之美。第三章主要探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美育策略,这也是本文的核心。这一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学生要学会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讲究节奏。其次,学生要学会对话,引领学生走进诗歌。 第三,学生要学会演绎,在演绎的过程中激活形象。 第四,学生要学会联想,填充诗歌留下的空白。 第五,学生要学会比较,对诗歌进行深入的解读。第四章主要探讨高中语文诗歌美育教学对教师的要求: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其次,教师要具备审美素养。最后,教师要具备高超的教学水平。高中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没有形成,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也要求要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其中美育至关重要,因此在诗歌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渗透是值得我们广大教师进行深入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