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市培养单位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987行政管理学之行政管理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突变式”改革、“渐进式”改革
【答案】突变式,,改革指在较短期内,对行政体制进行大幅度调整和变革,能迅速改革、改变旧体制,但阻力和风险较大。“渐进式”改革则指用较长时间对行政体制各方面进行逐步阶段性的调整和变革,较为稳妥,进程相对缓慢。
2. 冷处理与热处理法
【答案】冷处理与热处理法指在双力一各抒己见、互不相让、争论激烈的情况下,如事情不是很急,可暂时搁置,等双方冷静下来,能更加理性地对待时再行沟通,争取事情的妥善解决。如事情比较急,就要站在全局高度,权衡利弊,吸取利大弊小的意见,以行政手段裁定。
3. 政府绩效管理
【答案】政府绩效管理是一个包含绩效计划与实施、绩效考核、绩效反馈与改进等环节的系统过程,强调通过持续开放的沟通形成组织目标,并推动团队和个人达成目标。总的来说,政府绩效管理是由收集绩效信息、确定绩效目标、划分考核指标、进行绩效考核、根据考核结果改进绩效等流程构成的行为体系,它既包括对政府绩效创造过程的管理,也包括对政府绩效结果的评估; 既包括对公务员个人的考核,也包括对政府组织绩效的考核。绩效管理活动围绕这几个方面展开,是持续提高政府绩效、不断促进管理创新的动因。
4. 行政道德
【答案】行政道德是职业道德或行业道德的一种类型,是人们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般道德在行政活动中的体现,是统治阶级的道德对行政管理活动的特殊要求。
二、简答题
5. 简述公共危机新闻发布机制。
【答案】信息交流是突发公共事件管理应对各方协调行动的基础,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要及时、有效地与各有关部门交流信息,向社会公众公布信息,为全面协调和有效应对奠定基础,
防止危机因信息不对称而激化升级。这正是建立、完善公共危机新闻发布机制的重要意义。
(1)公共危机新闻发布机制的重要性
在资讯发达的现代社会,没有任何一个组织能回避传播而存在,包括政府组织。可见,新闻发布在公共危机应对中的重要性,具体而言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信息化社会的必然要求
在传播技术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便捷和多元化。任何国家与地区发生的重大事件,通过媒体都能迅速传达到全球。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隐瞒信息”、担心报道真相会影响社会稳定的想法己不合时宜,也不可能控制住信息的传播,政府不如把信息发布的主动权掌握在手中,建立新闻发布制度。
②妥善处理公共危机的必然要求
在危机状态下,公众的风险承受心理较弱,也较为敏感,极易被一些负面信息和谣言所左右甚至导致非理性行为。倘若信息渠道堵塞,自然导致其他非官方消息弥漫,谣言滋生,产生本可避免的恐慌。政府必须转变观念,建立并完善公共危机的新闻发布机制,并为危机事件的报道营造一个宽松、规范的外部环境。此外,及时发布关于公共危机的信息,还有助于与事件相关的地区和公众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
③公众知情权的满足
建立公共危机新闻发布机制,是顺应民主政治发展潮流、满足公众知情权的一种方式。公众知情权的含义包括两方面:一是从媒体与当权者的关系出发,主张媒体有从当权者那里获取各种公共信息的权利; 二是从大众和当权者的关系出发,主张大众有从当权者那里获取各种公共信息的权利。
因此,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必须重视公共信息的有效传播。通过建立、完善公共危机新闻发布制度,及时、诚实地公开危机信息,告诉公众怎样去防范,以稳定公众情绪,维持社会秩序。
(2)公共危机新闻发布的原则
关于公共危机的新闻发布应遵循哪些原则,目前意见仍不统一,这里介绍两种常见的观点:三T 原则与信J 息梯度发布原则。
①三T 原则
英国危机公关专家里杰斯特曾提出著名的危机信息沟通“三T ”原则:以我为主提供情况、提供全部情况和尽快提供情况。
a. 要主动沟通。在资讯发达的现代社会,信息不可能被“堵”住,而当权威消息源缺失时,便会有其他信息流传,所谓“没有你的声音,就会有别人的声音”。因此,危机爆发后,要把握信息发布的主动权,“以我为主提供情况”,成为信息主要来源,别人的声音便无足轻重。
b. 要充分沟通,提供关于此次事件的全部情况,即最大限度地扼杀谣言滋生的空问,避免在谣言四起的情况下被迫辟谣,陷入被动局面。
c. 要迅速沟通,即在危机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发布信息,为掌握主动权赢得时间。
②信息梯度发布原则
信息梯度发布是指遵照公众心理需求,依照信息发布的“度”的原则,有计划、分步骤地发布信息。发布原则包括三方面内容:信息数量梯度分布、发言人级别由高到低和信息内容先主后次。
a. 数量上,信息数量梯度发布,在危机过程中,关于危机的信息发布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公众心理。如大众媒体在发布信息时能按危机的进程发展规律,按公众的心理承受能力采取分步骤的、分阶段的信息发布,就会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b. 次序上,发言人级别由高到低,信息梯度发布策略强调发言人出场的发言次序应由高到低。这种安排可使公众明确感受到所公布的公共危机信息的重要程度和权威性。
c. 内容上,信息发布先主后次。在发布内容上采取梯度策略有利于分清主次,减轻公众阅读疲劳和公众的逆反心理。
(3)公共危机新闻发布的方式
在传播方式日趋多元化的今天,政府可根据公共危机的类型及发展情况选择各种媒体组合模式来进行新闻发布,以获得传播效果和收益的最大化。常见的新闻发布方式有以下几种:
①新闻通稿。在危机现场,通过传真、电子邮件等形式向媒体记者发新闻通稿,主动设置媒体议题。新闻通稿一般由宣传部门向相关部门了解情况后撰写,经有关上级领导审批后发给媒体的跑线记者。此时,平时与媒体构建并维持良好关系的优势便显现出来。良好的媒体关系可让危机应对官员迅速与相关媒体联系、且熟知媒体操作流程,能更有效地影响新闻报道。
②新闻发布会。政府新闻发布会一般有三种类型:日常定期发布、不定期专题发布和高频度的危机发布。公共危机新闻发布机制运用的是第二种新闻发布会形式。发布会上同样要发放新闻通稿,并为与会媒体从业人员准备与事件有关的背景、详情和数字等方面的材料,必要时可安排相关领导与第三方证人一一如专家出席,提供新闻发布的权威性与公信力。在新闻发布会中起至关重要作用的是新闻发言人,一方面他能面向公众发布公共危机信息,另一方面他能体察民情、民意,及时向政府反应公众的意见。
③电视、电话、网络连线采访。利用电视、电话、网络等传播方式安排不同地区媒体的联合采访,这种方式有较强的互动性,记者可获得相对多的提问机会。
④官方一网站。政府还可利用既有的官方一网站或新建的专门网站向媒体与公众发布公共危机信息。
⑤电话回复。如设立24小时咨询电话等。这是原始的人际传播方式,通常可有效地建立政府部门新闻官员(或公共信息官员)与媒体的关系。
(4)公共危机新闻发布机制的基本内容
公共危机的新闻发布机制可分三个阶段:即危机潜伏期、危机爆发期与延缓期、危机善后期。 ①在危机预警期,最重要的内容在于完善新闻发布制度,一方面设专业新闻发布机构,如新闻处、新闻发言人办公室等,并逐步加入公共关系职能; 另一方面培养专业新闻发言人,较理想的是具有在政府与媒体长期工作的双重经验的人员。
②在危机爆发期与延缓期,启动危机传播预案,选择合适的媒体组合方式,争取第一时间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