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之西方社会学理论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资本(科尔曼)

【答案】社会资本是指个人所拥有的、表现为社会结构资源的资本,它们由构成社会结构的要素所组成,主要存在于人际关系和结构之中,并为结构内部的个人行动提供便利。社会资本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义务与期望;②信息网络;③社会规范;④权威关系;⑤社会组织。

2. 失范型自杀

【答案】失范型自杀又称动乱型自杀,主要发生在社会控制瓦解之时,是指由社会规范过于松弛所导致的自杀。规范松弛意味着削弱了对个人欲望的限制,会导致欲望的膨胀,其结果是各种不切实际的欲望发展起来,致使人们处于一种永不满足的基本状态,人们的行动缺乏适当的规范以及由此引起的痛苦而导致的自杀行为。

涂尔干认为,社会道德规范的调节可以遏制人的欲望,打消不切实际的幻想,提供生活目的和人生意义,使个人的需要和满足需要的手段大体一致。而社会急剧变化时,原有规范的约束力骤减,社会控制的机制大打折扣,个人欲望和实现愿望的手段不再和谐,挫折感的增加和生活意义的丧失,导致一些人通过自杀以寻求解脱,自杀率随之上升。

3. 阶级社会

【答案】阶级社会是指在20世纪后半叶之前的现代社会。贝克认为,现代性发展到今天已经发生断裂,古典工业社会(阶级社会),现在已经形成一种新的社会形式一一风险社会,它取代了古典工业社会。在马克思或韦伯最宽泛的意义上,工业社会或阶级社会的运作逻辑是社会生产的财富是如何以不平等的但又“合法的”方式实行分配的。而今,这种观点被新的风险社会的范式所代替。

4. 第一次现代性

【答案】第一次现代性用来描述以民族国家社会为基础的现代性,其中社会关系、网络、共同体主要是从地域意义上来理解的。第一次现代性的典型特征体现为集体的生活方式、进步、可控制性、充分就业和对自然的开发。用于分析第一次现代性的概念框架建立在三条原则的基础上:①社会学的地域局限性,即社会学的观念及其概念都植根于民族国家这个“集装箱”之中;②服从某种既定的社会集体,个人在很大程度上都受他生活于其中的环境所决定;③进化的原则。西方社会代表了一种功能上先进的社会

二、简答题

5. 为什么说哈贝马斯关于言语的有效性基础的论述,是他推进社会理性化的深刻体现?

【答案】原因如下:

(1)言语有效性是最基本的理性基础

①言语有效性要求包括四点:

a. 表达的可领会性;

b. 陈述的真实性;

c. 表达的真诚性;

d. 言说的正当性。

这四点是保证语言交流或话语沟通的基本原则,只有这四条原则得以兑现,理解与共识才能达成。

②哈贝马斯对韦伯工具理性的批判

a. 哈贝马斯认为,工具理性化无法解决人际交往关系中的问题。人际交往关系展开的是主观意愿层面的意义世界,它需要一种与工具理性不同的理性原则。保证言语有效性的四条原则,亦即交往关系有效的理性原则,又可称为交往理性,按照它来行事,言谈话语就能达成有效的沟通,形成在相互理解基础上的共识。言语有效性的四条原则被哈贝马斯看成最基本的理性原则,这四条原则组成的交往理性是其他理性原则的根据,是理性的理性。

b. 言语有效性的四条原则是人类生活基本理性原则的综合。真实性原则即如实地描述陈述对象,这实质是科学认知活动中的客观性原则;正当性原则即言者和听者都要以公正地评价周围事物作为交流的前提,这实质上是体现了道德评判和伦理准则的评价原则,是道德和伦理领域的善的原则;真诚性原则是言者向听者表达内心世界,以求情感融合和共同体验的关系原则。这说明言语有效性原则已把人类生活中的三种基本原则“真、善、美”都纳入自己的范畴之中。可沟通性原则是针对言语沟通的特点而新增加的。如是观之,言谈有效性原则或交往理性原则,同科学原则,伦理原则和审美原则的关系是总体与部分的关系,同是普遍与个别的关系。

(2)言语有效性原则是其他理性原则得以形成的基础

哈贝马斯说的言语是日常生活的言语交流,日常生活基本展开形式就是人们之间的言语交流,日常生活被看成其他领域里社会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人们每日从日常生活出发进入科学、生产、政治、文艺等领域,因此,日常生活领域中的理性原则也就是其他领域中理性原则的母体或基础。

不仅只有在交往理性或言语行为理性同其他理性原则的原初与派生关系中,才能理解人类社会生活各种理性原则的来龙去脉,而且也只有在这种关系中才能真实把握各种理性原则的根基和适用度。

6. 简述福柯的系谱学特征。

【答案】(1)福柯反对靠某种社会理论来把握某一社会或历史时期的基本结构与意义的意图。他认为普遍化理论的缺陷在于简单化倾向和排他性特征。要正确地理解千差万别的社会冲突与运

动必须采用地方性、灵活多变、暂时性的话语。

①谱系学是指能够阐明知识、话语、客体领域等事物之构成的一种历史形式,它不需要参照某个主体,不管这个主体是否超越了事件场,还是顶着空洞的身体贯穿于历史;

②谱系学主要是揭示当前的主体话语与实践的起源与发展的过程,并试图揭示出客观化的理性形式及其真理与知识体系作为历史性的偶然而非永恒的必然力量是如何形成的,恢复被总体化叙事所压制的自主话语、知识和声音。福柯指出,支配性话语对社会的规范化和对人的塑造都受到权威话语的约束和规范。

(2)福柯的权力谱系学分析,揭示了隐蔽在中立或友善面具下的权力与统治的实际运作状况。 ①他把权力定义为各种力量关系的、多形态的、流动性的场,在这个场中,产生了范围广泛但却从未完全稳定的统治效应;

②现代权力是一种关系性权力,它在无数的点上被运用,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并且从来都不是某种可以获得、抓住或分享的东西;

③根本不存在或可供争夺的权力源泉和中心,任何主体也不可能占有它,权力纯粹是一种结构性的活动;

④权力是分散不确定的、形态多样的、无主体性的和生产性的,它构建了个体的躯体和认同; ⑤权力和知识的历史分析表明,知识通过把人们构造为主体来生产权力,知识被用于支配主体。

(3)福柯的权力谱系学得出的结论是:话语是危险的,那些掌握权力的人试图对那些他们认为对自己构成潜在威胁的话语形式施加控制。因此,“在一个像我们这样的社会中,真正的政治任务应该是去批判那些表面上看来似乎是中立而又独立的制度的运作;应该用批判的方法揭去这些制度隐蔽地发挥其作用的政治暴力的假面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战胜它们”。但是人类社会走不出支配体系,他所提供的这幅人类历史图景是黯淡的。

7. 如何理解哈贝马斯的“沟通理性”?

【答案】(1)哈贝马斯提出沟通行动的概念,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出自己的合理性理论。哈贝马斯批判韦伯在理性化的问题上的理解仅限于目的-工具合理性。目的-工具合理性模式的错误在于,这种视角仅看到了人类行动处理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合理性,但忽视了主体与主体间关系的合理性。沟通行动所处理的正是主体间关系,或者所处理的是主体间行动的相互协调问题。

(2)哈贝马斯对沟通行动概念的分析,普遍(形式)语用学对交往的有效性要求的分析,都是为了揭示沟通行动中所潜藏着的不同于目的——工具理性的另一种理性:反省、批判和论证的能力,即沟通理性。①沟通理性是一种对话式的理性,是以主体间的平等的对话为基础的。而目的——工具理性是一种独白式的理性,基于个人利益的计算的理性。②沟通理性是一种借助于更佳论据的力量进行反复论证的理性。在有效性要求受到质疑时,沟通行动的参与者能够进入理性的讨论,在讨论中,沟通双方针对受质疑的有效性要求反复讨论,以期达成共识。而目的-工具理性不必借助于理性的讨论,而是以单方面的利益的取得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