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普通心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合取概念
【答案】合取概念是指通过相加两个或两个以上维度值来定义的概念。如“红旗”这个概念就是由“红色”和“旗帜”两个维度相加而得。这类概念的属性之间,起作用的规则是“和”,即相加的规则。
2. 情绪和情感
【答案】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情绪和情感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等三种成分组成的。情绪是指感情过程,即个体需要与情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也就是脑的神经机制活动的过程,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往往随着情境的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而减弱或消失。情感是用来描述那些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3. 气质
【答案】气质是指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说的脾气、秉性。人的气质是先天形成的,决定一个人的成就。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就是我们平时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制约。气质本身无好坏之分,气质也不能
4. 应激
【答案】应激是默里人格理论的基本概念,指当某些事件或者环境刺激作用于人,使人感到紧张、有压力的心理反应和由此带来的一系列身体反应的过程。应激是心理和生理反应的综合。当环境需求超过了个人处理能力的时候,应激就会产生。
二、简答题
5. 简述学习理论的发展简史。
【答案】(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是20世纪初以来逐步形成的一种学习理论,代表人物有桑代克、巴甫洛夫、斯金纳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分为经典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两大学派,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把学习过程看作是刺激一反应的联结,重视学习过程中强化的作用。
(2)认知派学习理论。认知派学习理论家认为学习在于内部认知的变化,学习是一个比S-R
联结要复杂得多的过程。他们注重解释学习行为的中间过程,即目的、意义等,认为这些过程才是控制学习的可变因素。认知派学习理论为教学论提供了理论依据。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主要代表是马斯洛和罗杰斯。人本主义的学习与教学观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罗杰斯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从自然人性论、自我实现论出发,倡导以学生经验为中心的“有意义的自由学习”。
(4)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是近10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学习理论,对学习和学习者提出了新的看法。建构主义与客观主义相对立,它强调事物的感觉刺激本身并没有意义,意义不是独立于人们而存在的,而是由人建构起来的。意义不仅决定于事物本身,也决定于人们己有的知识经验。不同的人由于己有的经验不同,对同一种事物会有不同的理解。
6. 什么是短时记忆的特点?
【答案】短时记忆的特点主要包括:
(1)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2分钟。
(2)一般包括两个成分:一个成分是直接记忆,即输入的信总没有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它的容量相当有限,大约为个单位。
(3)编码方式以言语听觉形式为主,也存在视觉和语义的编码。
(4)通过复述可以转化为长时记忆。
7. 什么足记忆恢复现象?
【答案】(1)记忆恢复现象,亦称“复记”,是记忆心理现象,指识记某种材料后延缓回忆L 匕即时回忆效果更好的现象。
(2)巴拉德1913年最早发现。他让12岁儿童识记一首诗,未提供被试任何复习机会,结果是识记后一两天的回忆成绩好于立即回忆的成绩。此种现象常见于学习较有难度的材料或有意义材料时。儿童比成人更普遍。记忆恢复的内容多处于学习材料的中间部位。此有两种解释:抑制解除说和整体联系说。
8. 研究人生发展关心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有哪些主要的研究方法?
【答案】(1)研究人生发展关心的主要问题
研究人生发展关心的主要问题应当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和四个有关的方面:
①两个主要部分:一是人的认知过程的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像,等等,思维的年龄特征的研究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环; 二是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兴趣、动机、情感、价值观、自我意识、能力、性格,等等。人格的年龄特征的研究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环。
②四个有关的方面:一是心理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 二是生理因素的发展; 三是动作和活动的发展; 四是言语的发展。
(2)主要研究方法
①纵向研究。纵向研究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几个月或几年)追踪研究相同的被试。这种研究关注的是某些具体心理特质的变化,如:语言、智力或感知能力。
②横断研究。横断研究是指在同一时间内研究不同年龄的被试,每一个年龄组称为一个“群体”。
③群体一连续研究。这种方法克服了纵向和横断研究的缺陷,具体操作为:首先在同一时间选定不同的群体进行研究,然后再对各个群体进行纵向追踪研究。
9. 研究者欲研究某城市居民环境保护的动机类型(A 因素:短暂动机、长远动机)和环保行为(B 因素:宣传、批评、治理)对所在社区环境质量的影响。研究者采用组间设计,每种处理方式下研究了10位成年居民,下而是尚未填写完毕的研究结果的方差分析表。请给出方差分析表中①②③④汤对应的数值。
【答案】(1)总离差平方和是由组间离差平方和与组内离差平方和构成,其中组间离差平方和包括A.B 两因素的离差平方和,以及AxB 的离差平方和。所以①=280+48十120+540=9880
(2)应明确,该实验设计属于两因素被试间设计,总共有2X3-6种实验条件,a 和b 分别为因素A , B 的水平数,那么根据公式,
(3)组内自由度为N-aB. 故③=60-2x3=540
(4)组内MS=SS/组内自由度=540/54=100
(5)因素A 的F 值等于A 因素MS/组内MS ,故⑤=280/10=28
10.请简述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答案】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包括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两个方面。先天的因素指遗传素质。后天的因素指对遗传素质产生影响的环境教育和活动等。影响智力发展的具体因素如下:
(1)遗传素质
遗传素质是指有机体与生俱有的某些生理解剖的特点,即表现在人的感觉器官、运动器官以及脑的结构和机能方面的特点. 它是人的能力形成的自然前提和物质基础,没有这个前提就谈不上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2)环境和教育
①产前环境
胎儿在出生之前生活在母体的环境中,这种环境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出生后智力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