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新甿是春秋战国之际社会大变革中产生的一特殊社会群体。是新旧秩序激烈碰撞、交嬗发展时期的产物。它与整个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结构的均衡与冲突、维持与震荡的全局有关。新甿产生于血亲家族的解体,战国时随着个体家庭的独立和在各国招徕政策的推动下,新甿的队伍达到空前的壮大。他们到各国去受田,在授田制逐步实施与完善的情况下,获得了与土地结合的机会。
无论是在历史研究还是在社会学研究中,流民问题从不缺乏关注,这方面的著述也并不少见,但是对先秦新甿的研究似仍嫌粗略。希望本文的撰写对这一问题的继续探讨有所裨益。
文章分五大部分:
一、界定甿与新甿的概念。新甿是脱离血亲家庭、失去血缘联系、并流往他国去受田的农民。
二、探讨新甿产生的原因。春秋时期的族斗使一些家族破裂,失势贵族及失去庇护的族人沦为新甿,战国时期,国与国之间争夺民众的战争愈演愈烈,同时生产力的发展又使大家族分崩离析,新甿的流动达到顶峰。
三、探讨战国授田制逐步完善,各国把扩大编户、授土予民作为解决这一人口流失问题的基本方法。
四、探讨新甿产生的历史效应及与后世流民进行比较。新甿的流动对这一时期的政治体制及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与完全脱离土地、给社会带来破坏作用的流民不同。
五、探讨安土重迁思想产生于何时,实际上也是论证土地私有化实现于何时。
新甿是先秦社会转型时期一独特社会现象,对它的研究实际上涉及对这一时期社会制度、经济制度等各方面的考察。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大量查阅了文献和出土秦简律文,拟通过探讨新甿产生发展壮大的历程,窥见社会演变的规律,以便对先秦史研究有所裨益。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