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长期以来,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存在脱节现象,只有依靠教师才能把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联系起来,使教育理论不断优化,从而使之能够有效地指导教学实践。反思性教学是80年代以来在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的师范教育领域里兴起,并迅速向教育其他领域延伸的教学理论和实践。本课题通过理论上探讨反思性教学在化学教学实践中“如何发现问题、如何解决问题,为不同层面的化学教师提供一些可供操作的方法,使反思性教学在化学教学中具有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本课题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了阐述。第一部分,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教师成为“学者型教师”、“研究型教师”不仅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迫切要求、而且是教学理性提升的呼唤、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趋势和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反思性教学的意义在于:①反思性教学实践是推动教师专业化的动力源泉。②反思性教学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具有较强的创新性。③反思性教学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④反思性教学强调两个“学会”,是全面发展教师的过程。⑤反思性教学以增强教师的“道德感”为突破口。⑥在探索中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
第二部分详细分析了国内外对反思性教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阐述了我国反思性教学研究中存在以下问题:①反思性教学从教师的角度反思的因素多,从学生的角度反思的因素少;②理论探讨多,实践探讨少;③研究通用型反思性教学多,研究具体教学情境下的反思性教学少,因而缺乏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④缺乏针对反思性教学的评价体系;⑤教学管理跟不上;⑥教师缺乏系统的教育学理论知识。
第三部分讨论了反思性教学应用于化学教学中的研究对象和条件。确立了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法、调查法、观察法、讨论法、比较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等多种方法相互结合,进行综合分析的研究方法。
第四部分在综合国内外反思性教学实施的理论基础和进行反思性教学的一般步骤的基础上,讨论了在化学教学实践中有效地进行反思性教学,关键是“反思什么”、“如何发现问题”、“如何解决问题”,并为不同层次的教师提供了需要确定的反思内容和可供选择的反思性教学实施方法。
第五部分在初步确立了在化学教学中进行反思性教学的模式,通过对不同知识的模块在化学教学实践中进行反思性教学的应用研究总结出:教师在自己教学行为之前、之中、之后,都必须对自己教学实践的目的和种种举措不断地进行反思,才能使教学活动不断优化。
实践表明,反思性教学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可以培养教师在不断尝试的反思性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实践进行自觉地自我评价的习惯、能力、对教学实践进行修正和控制的方法和技能,同时还能养成对学生的“敏感性”,使教师的能力不断得以提高,面对教学实践中各种问题都可以应对自如。
实践证明,在反思性教学中如果能从实践出发,做到教学开放、博采众长、有的放矢,既讲规律,又讲策略,就可以达到求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