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28新闻传播实务之新闻采访教程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如何培养记者的新闻敏感。

【答案】新闻敏感是指对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快速识别能力,是新闻记者识别新闻的敏锐能力。培养记者新闻敏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不断提高政治思想水平新闻无法脱离政治,总是在一定程度上为政治服务的,因此,新闻实际上就是政治敏感在新闻问题上的反映。一个记者的政治思想水平越高,新闻敏感性也就越高。

(2)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新闻价值的理论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理论的学习,才能更快更好地判断什么是新闻,什么是重要新闻,提高新闻敏感性,不漏过有价值的新闻。

(3)要胸有大局,把新闻价值放在全局上去衡量

“立足本地,面向全国”,是全局观点的一种形象说法,是对中央新闻单位驻各省、市、自治区的地方记者而言的。地方记者在衡量和判断新闻价值时,要有全国观点。胸有全局也是地方新闻单位记者识别新闻的必备素质。此外,在报道国内新闻时,记者应有国际观点,而驻外记者则应“立足该国,面向国内,’o

(4)掌握科学的现代思维方式

培养多元、开放的现代思维方式,特别是训练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比较思维、超前思维等方式,才能适应事物的变化,使记者的新闻敏感性得到加强。其中,发散性思维是记者采写活动中运用得最广的一种思维,对记者发现新闻线索、进行新闻策划是很有帮助的。

2. 现代科技的发展,对新闻采访工作带来哪些重要影响?

【答案】现代科技的发展,对新闻采访工作带来的重要影响包括:

(1)大众传播业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与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及科技发展水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目前,在大众传播业中,现代科技影响的最具有代表性的表现,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的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信息传播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给大众传播带来的全面革命。这场革命几乎触及了传统大众传媒中的各个部分,包括传播观念、传播形式及传受关系,新闻采访业务也不可避免地在这场革命中受到了本质性影响。

(2)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在新闻采访中的广泛应用,首先改变了采访的观念与方式。在传统的采访活动中,采访工作与编辑、传播工作总是在延时状态下进行的,因为需要有对信息进行传输与加工的时间与相应“工序”。但数字技术出现后,首先改变了信息加工手段及加工过程。

(3)数字化的工作状态,也使记者的工作过程更为便利简化。因为数字网络可以为你提供令你绝

对满意的大部分便利,从背景资料到采访内容的资源共享,都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在网络上加以解决。另一个便利条件还在于采访者可以在数字式的“非线性”环境下,对采访内容进行自己想要进行的各种修改,不仅耗费的时间比以往大大缩短,而且还基本上“不留痕迹”。

(4)现代科技的应用,也使新闻采访有了较以往更多、更贴近报道内容主体的采访形式。因为现代科技在采访工具上的应用,使采访手段更多样化、更隐蔽化,也给采访者的活动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如在现代采访中正被越来越多使用的隐性采访、体验采访等方式,就广泛采用了数字化的各种工具,并使其采访报道内容不断获得轰动性成功。设想,如果没有现代科技条件下新的采访工具的支持,采访者就不可能在最为自然,不被采访者发现,不对被采访环境造成任何影响的状态下,进行正常的采访活动,新的采访形式和采访观念也就不可能蓬勃产生,更不可能被迅速应用并不断发展。

(5)现代科技在采访活动中的广泛应用,也对新闻记者提出更新更高的职业要求。首先,记者必须拥有掌握和使用新的采访技术设备的能力。如对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掌握与运用。其次,他们还必须拥有与数字化传播模式相适应的传播观念。随着网络媒体的不断增长,以及传统媒体网络化的不断加强,在传统大众传媒环境下的众多传播观念也随之改变。如受众日趋个性化、群落化,信息流通的双向化、交互化等,都要求采访者要加以适应,并很好地运用,否则所采访报道的信息内容便无法被受众与市场接受。

(6)现代科技与大众传播的结合正以更加紧密的趋势向前发展,它也必将对大众传播事业带来更多更新的发展变化和发展内容。同时,大众传播也必将与现代科技保持更为密切的互动关系。新闻记者在现代科技环境中,应该担负起科技传播先行者的责任,适应并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条件下的传播技术与观念,在现代科技社会中扮演好自己应该具有的角色。

3. 简述政治家办报对新闻记者的要求。

【答案】“政治家办报”的观点是毛泽东于1959年提出来的,是指无论什么媒体都是由政党、政府、政治集团和政治人物创办的。“政治家办报”对新闻记者的要求包括:

(1)新闻记者应该使自己的政治修养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要求。

(2)新闻记者应该首先是政治家,议大事、懂大事、干大事、宣传大事,对于各种机会主义有清醒的觉察并与之斗争。

(3)新闻记者应该具有反潮流的勇气,对于任何违背马克思主义的反社会主义潮流都要坚决予以抵制,反对政治生活中的两面派和非组织活动,要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4. 调查研究要着重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答案】采访工作的基本性质是调查研究,所以,要强调记者具备调查研究的作风。调查研究要着重解决两个问题:

(1)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要带主观框框调查。要搞好调查,脑子里要装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装着全国的形势,要装着党在一个时期的宣传思想,

要装着许多问题。反对带框框,是反对主观主义,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正确思想指导下进行调查。在正确思想指导下进行调查,任何时候都不可少。

(2)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周密的调查研究

要解决问题,还须做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工作和研究工作,这就是分析的过程。系统的调查研究,不是零碎的调查研究; 周密的调查研究,不是粗枝大叶的调查研究。系统的周密的调查研究要求:

①不但要了解事物的现在,而且要了解事物的过去,即事物发生、发展的历史;

②不但要了解矛盾的普遍性,而且要了解矛盾的特殊性,要研究事物的特点;

③不但要了解事物的内部联系,而且要了解事物的外部联系,不是从个别事例上去把握事物,而是从事实的总和上去把握事物,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④不但要了解事物的梗概,而且要了解事物的细枝末节。

5. 美国历任总统都十分重视记者招待会,为什么?

【答案】美国总统重视记者招待会,至少有这样几个原因:

(7)利用记者招待会宣布政府的大政方针、重大举措,以及对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作出反应,以借助新闻媒体的力量广为传播。

(2)通过记者招待会,可以了解舆论民情,并控制、引导舆论。

(3)记者招待会也是展览美国式民主和新闻自由的一个橱窗。所以自罗斯福以来,完全不重视记者招待会的总统几乎是没有的,只有记者招待会开多开少的区别而已。开多开少,与总统个人的风格也有关系。

6. 人物观察和现场观察各有些什么要求?

【答案】新闻观察活动中,记者所进行的观察,主要是人物观察和现场观察。

(1)人物观察的要求

①要注意观察人物的外貌

这就要求记者对被采访人物的音容笑貌、衣着打扮、姿态神情、声调举止等外在特征,进行认真的观察。这样,写出的报道才能使人物跃然纸上,以形传神,给受众一种呼之欲出的感觉; 同时,还能起到深化新闻主题的作用。

②要注意观察被采访人物的有个性特征的动作和语言

人物有特点的动作和语言,是许多新闻报道中不可缺少的内容。通过观察,有意识地抓住这些动作和语言,并把它呈现出来,不仅能充实、丰富新闻报道的内容,而且能增强新闻报道的可读性。

③要注意观察人物的内心世界

新闻观察还要求记者注意通过被采访人物的种种外部情绪、神态以及说话的语气等,察觉人物内心的精神状态和感情色彩。这样,不仅能更深刻地认识和把握人物,而且写出的报道也才更有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