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新闻采访教程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新闻线索
【答案】新闻线索又称采访线索、报道线索,是指已经或者将要发生的新闻事实所发出的信号。是有待证实、扩展和深化的信息,是给新闻记者提示新闻的所在,是新闻采访的方向。新闻线索不等于新闻事实,是记者发掘题材的一种凭据。它比较简略,要素不全,没有事物的全貌和全部过程,常常只是一个片段或概况。
2. 记者
【答案】记者是指通讯社、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采访新闻和写通讯报道的专职人员。记者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上,把记者、编辑、评论员、专栏作家等,统称为新闻记者; 狭义的解释,是专指那些经常在编辑部外进行新闻采访活动,以新闻报道为主要任务的人员。记者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代替广大的民众前往事情发生的现场,或是接触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并将事情的真相及其代表的意义,透过报道呈现于大众媒体之上,协助媒体达成守望、教育、讨论、娱乐等功能。由于记者拥有阅听人赋予的权利,所以也被冠以“无冕之王”的雅称。
3. 反映情况
【答案】反映情况是指以写内参稿的形式,反映那些不宜公开发表,但对编辑部和党政领导机关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情况。广义而言,公开的新闻报道也是反映情况的一种形式。记者因职务的关系,跑的地方多,接触的面广,同上上下下各种人打交道,无疑能比较迅速地掌握较多的新情况。正因为这样,党中央不仅要求记者搞好公开报道,而且历来重视记者反映情况。
4. 群众性原则
【答案】群众性原则是指报刊、广播、电视、网站在新闻活动中与人民群众发生的现实联系,是人民群众的生活、斗争及其根本利益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群众性原则的主要内容为:①加强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成为党和人民之间的桥梁; ②代表和维护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对违反人民群众利益的思想和行为作坚决斗争; ③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和斗争,表达人民的呼声与要求; ④坚持“群众办报”方针,用各种方式组织人民群众参加新闻工作。新闻传播业的群众性包括三层含义主要是指在内容上,新闻业应该尽量满足群众的需要; 在工作路线上,新闻工作应该走群众路线,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 在形式上:新闻、评论的表现形式应该尽量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二、简答题
5. 开座谈会采访的优点和局限有哪些? 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
【答案】(1)开座谈会采访的优点
①有利于较快地掌握各方面的情况
一个个地挨个采访,是一个办法,但这个办法费时多,来得慢。快一点的办法是召开座谈会,请有关方面的人来参加,这样就能把情况集中起来。
②有利于迅速搜集各方面的反应
对一些重大事件,要迅速搜集各方面的反应,座谈会也比个别访问来得快。
③有利于了解争论双方的意见
对有争议的问题,邀请有不同意见的人来座谈,对了解争论双力一的意见大有好处。
④有利于弄清事实真相
有些问题,靠个别访问难于弄清事实真相,但通过座谈会,你凑一点情况,他凑一点材料,互相启发,帮助回忆,对弄清事实的真相也很有益。
⑤有利于解决某些矛盾
在采访中碰到实际工作中的难题,最好的办法是迈开双脚到群众中去,找一些“诸葛亮”来座谈,发动大家献计献策,矛盾就容易解决了。
(2)开座谈会的局限性
①有些不便扩散的间题,放在座谈会上去谈,就不合适,只能靠个别访问。
②有些问题,需要细谈,座谈会人多,每人发言的时间有限,只能靠个别访问。
(3)座谈会采访应注意的间题
①由于座谈会是由多个对象参加,因此对对象群体“资格”的审查十分重要,否则,会导致与会人不敢讲真』},, 话。
②当前人们的时间观念普遍增强,参加座谈会的人较多,发言又得依次进行,弄得不好,让一些对象“泡”在会上,也难以收到好的效果。
6. 当前新闻采访工作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 应当怎样改正?
【答案】当前新闻采访工作存在的问题,也是新闻采访研究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采访思想的问题
记者在采访的思想认识上,必须牢固地树立起真实是新闻生命的观点,把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当作自己进行采访活动的第一准则。一些记者在实际工作中忽视确立实事求是的原则,以至在采访中“先入为主,形而上学”,有些甚至进行“个人宣泄”,造成新闻失实,给社会造成恶劣影响。
(2)采访作风的问题
一些记者在工作中采访作风不深入,粗枝大叶,浅尝辄止,人云亦云,偏听偏信,使新闻报道失实。同时,贪图安逸、追求享受,不愿花大力气采访,不深入到实际工作中去,都是比较普
遍存在的现象,是新闻采访工作的大敌。
(3)采访方法的问题
要确保新闻的真实性,需要正确的采访方法。有的记者搞大兵团作战,在采访过程中,由各级领导层层陪同,忽略一些必要的环节,往往造成“一叶障目”的错误,以至于不能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贯彻到工作中去。
(4)采访体制的问题
要有效地根除采访中存在的问题,还得在体制上下功夫,建立有效的监督系统,正确处理好记者与编辑的关系。由于采访体制上的漏洞,现实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人情稿、关系稿等,有偿新闻的现象也是屡禁不止。
7. 谈谈新闻线索与新闻价值的关系?
【答案】新闻线索是指新近发生的事实表现出的某些信号或迹象。新闻线索不是新闻事实的全部,它只是新闻事实个别片段在记者头脑中的反映,记者通过新闻敏感捕捉到了事物中有新闻价值的片段,就形成新闻线索。
徐宝磺先生说:“新闻之价值者,即注意人数多寡与注意程度深浅之问题。”即,新闻价值是指构成公共关系新闻的事实和材料本身所具有的能够满足社会公众对公共关系新闻需要的素质,它是定量的问题。只有在真实的基础上,才谈得上这条新闻反映实际的准确程度,深刻程度如何,并据此来判断它的新闻价值大小。
新闻线索与新闻价值的关系如下:
(1}统一性
新闻线索和新闻价值是新闻选题的两个方面,它们都服务于新闻选题,但其所占据的地位又不一样。
新闻价值是新闻选题的核心,围绕新闻价值在选题过程中的作用及其评判标准,有诸如兴趣说、标准说、素质说、需要说、效果说等。新闻线索是寻找新闻选题的渠道,是比较零碎的片断性的信号或迹象。
同时,新闻线索与新闻价值都受到新闻自由的约束。新闻自由就是指公民传收新闻,发表意见的自由,具体包括搜集、传播、收受新闻的自由,开办、占有、使用、接触新闻媒介的自由,以及发表,特别是通过新闻传播媒介发表意见与评论的自由。在某种程度上,新闻自由的程度越大,获得新闻线索的渠道也越广,也越容易,越真实,从而新闻价值也大。新闻自由的程度越大,受众的需求被满足的可能性也越大,所以由社会所决定的新闻价值也就越大。
(2)相辅相成的关系
新闻线索与新闻价值之间的联系无处不有,从新闻学对新闻敏感的定义中就可以看出其间的微妙联系。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善于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迅速发现和准确判断新闻线索与能构成新闻的事实的能力,这里强调了发现新闻线索的重要性。虽然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但不是所有新近发生的事实都能构成新闻。在探讨新闻敏感应具备的能力时,新闻敏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