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云南大学新闻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新闻采访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与古代的山水游记相比,如今的旅途通讯体现出了哪些价值?
【答案】今天的旅途通讯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与古代的山水游记有很大不同,同近现代报刊刊出的旅途通讯相比,也有很大发展。内容更加绚丽多姿,形式更加多样化。今天的旅途通讯突出地体现了五种价值:
(1)教育价值。旅途通讯写了祖国的壮丽河山、名胜古迹、丰富宝藏、建设成就,可以激发人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豪情,是进行爱国主义的一种好教材。
(2)经济价值。旅途通讯传播旅游信息,对调动人们的旅游兴趣,促进旅游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不仅如此,旅途通讯还是沟通各地产品信息,促进物资交流的桥梁。旅途通讯还有利于招商,开发资源。
(3)社会价值。旅途通讯是展示历史沧桑、时代变迁、民族生活、民风民俗等的画卷,它提出的社会问题,具有社会价值。
(4)中外文化交流价值。旅途通讯既可以写国内旅途见闻,又可以写国外旅途见闻,传播中外文化,具有中外文化交流价值。
(5)美学价值。旅途通讯用生动的笔触,描绘沿途的山川景物,风土民情,给人以山美、水美、人美的感受。旅途通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回归大自然”的要求,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增强人们的审美观念,有较高的美学价值。
2. “新闻采访是新闻记者为写作新闻报道而进行的了解和掌握客观事实的活动”请谈谈你对这一定义的理解?
【答案】综观新闻采访、写作、编辑、发行等全过程,采访的基础性、决定性作用实在不容低估。60多年前,著名报人邵飘萍在《实际应用新闻学》一书中就强调指出,在报纸的所有业务中,“以采访为最重要”。西方新闻界普遍认为:一流的采访者必定是一流的撰稿人。采访的这种基础性、决定性作用,主要应从采访与写作的关系卜去认识。从新闻实践的角度看,两者的关系是既紧密相连又有先后、主次之分的。具体反映在四个方面:
(1)反映在活动的程序上。从活动的程序上看,先有新闻采访,后有新闻写作。这一程序不能颠倒,否则,就违反了新闻工作规律,就不叫新闻活动,变成闭门造车之类了。
(2)反映在活动的内在联系上。从新闻报道的材料来源和形成过程看,事实是第一性的,反映事实的新闻报道是第二性的,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两者之间的媒介是采访。离开采访,写作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
(3)反映在活动的性质上。新闻采访和写作,其活动性质,一个是认识实际,一个是反映实际。只有正确认识实际,才能正确反映实际。从这个意义上看,采访决定写作,采访是写作的基础,写作则是采访的归宿。
(4)反映在写作对采访的反作用上。实践证明,新闻写作常常反作用于新闻采访。记者从事新闻工作的年代长了,经验教训多了,常常在采访之前,就能凭借掌握的写作能力和丰富经验,清晰地知道采访如何才能更加有的放矢,如何才能有效地判别材料的真伪优劣和访问的深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失误和少走弯路。
3. 事件通讯采写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案】根据事件通讯的特点,采写时当注意下述事项:
(1)典型性强,要精心选材
大千世界,每天发生的事件成千上万,若是全部拿来报道,一无必要,二无可能,这就需要选择,即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件予以报道。从某种意义上说,事件及涉及的人物是否选择得具有典型性,关系着事件通讯的成败。
(2)突发性强,要闻风而动
有些新闻事件固然可以预测,因为事先有预谋、有预告或有预兆,但就大多数新闻事件而言,突发性强,难以预测,如龙卷风袭击、飞机失事等事件就很难预测,因此,记者在采写事件通讯时的快速工作作风,就显得特别重要。
(3)思想性强,要深入挖掘
事件通讯旨在揭示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矛盾,引出一定的经验和教训,思想性较强,因此,报道反对面面俱到,忌讳就事论事,得靠记者深入挖掘材料,然后提炼一个集中、深刻的主题统率全文。
事物往往充满矛盾,采访中记者若能抓住矛盾着力开掘,就能揭示事物的前因后果与本质,就能使通讯的主题思想得以集中、深刻地体现。另外,记者注意把单个事件放到社会大背景中去写,着力反映事件的广度与深度,那么,事件通讯的主题也就能得以集中、深刻地开掘。
(4)具体性强,要破题细问
与消息体裁相比,作为通讯体裁的事件通讯,应当讲究具体形象,可感可触,令读者有如经其事、如临其境之感。而要做到这一切,全靠记者在采访中,在注意主题需要和清晰把握事件脉络的前提下,仔细询问和观察,将一个个材料及细节弄得具体、实在。
(5)政策性强,要注意分寸
相当部分的事件通讯是批评揭露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矛盾的,这就要求记者注意掌握政策和揭露、评判上的分寸,即既要使问题和矛盾得以揭露,又要积极促使问题的解决与矛盾的转化,不能只图一时痛快,把话说绝,甚至连一些该适当保密的材料、有可能产生不良报道效果的材料也全部抛出,就欠妥了。
(6)延续性强,要跟踪追击
许多新闻事件固然是一次性的,记者可以搞一锤子买卖,但相当部分的事件具有延续性、连续性,或是处理防范不当,又接二连三地发生,因此,遇此情形,记者要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深入事件的内部,弄清事件的真相与背景,揭示深层次的原因,甚至挖掘出事件中的“事件”、新闻背后的新闻。
4. 美国历任总统都十分重视记者招待会,为什么?
【答案】美国总统重视记者招待会,至少有这样几个原因:
(7)利用记者招待会宣布政府的大政方针、重大举措,以及对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作出反应,以借助新闻媒体的力量广为传播。
(2)通过记者招待会,可以了解舆论民情,并控制、引导舆论。
(3)记者招待会也是展览美国式民主和新闻自由的一个橱窗。所以自罗斯福以来,完全不重视记者招待会的总统几乎是没有的,只有记者招待会开多开少的区别而已。开多开少,与总统个人的风格也有关系。
5. 记者在开发和传播新闻信息中的具体运作中应把握哪些环节?
【答案】信息时代发展到今天,一般的提要新闻传播的信息已经很不够了,又多又快又准又好地传播信息应成为新闻工作的追求。本着这‘目标,记者在开发和传播新闻信息中的具体运作,应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1)广辟新闻信息源记者要广辟新闻信息源,仍要坚持我们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广交朋友,建立自己的信息网络。除此之外,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还要充分利用因特网,记者不仅可以从网上读新闻,还可以利用因特网采新闻。
(2)增大新闻信息量
现在有些新闻,名日新闻,实际没有提供多少信息,受众收效甚微。空泛的议论代替具体事实的叙述,陈旧的事实代替新鲜的事实,是信息量少的原因。然而关注这一点的人还不是很多。一提增大新闻信息量,不少人往往想到扩版。诚然,扩版是新闻媒体增大信息量的一个途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增大新闻信息量,要从增大单位信息量即每篇新闻的信息容量入手。
(3)传播正确的信息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对纷至沓来的信息要加以鉴别。①传播的信息要正确,用正确的信息去引导市场,引导受众。信息错误,就可能误导,不仅仅给经济上造成损失,而且会在政治上带来严重后果。②不能把“谣言”当作信息。
(4)提供含金量高的信息
在选择信息时,要用新闻眼睛去辨别,新闻头脑去思考,给受众提供那些新闻价值高的信息,即含金量高的信息。这种信息应该是新鲜的、重要的、和广大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为广大群众欲知应知未知的。这是信息的质量问题。既要解决数量问题,又要解决质量问题,把数量和质量统一起来考虑。
(5)让信息增殖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