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春秋战国是由血缘宗法向中央集权转变的变革时期,传统的社会秩序渐行渐远,新的社会秩序还在孕育之中。这一时期诸侯林立,战争频仍,社会局面混乱不堪,各派学者都尽其所能,从不同方面提出了各种创建良好社会秩序的主张。战国之际,变法运动方兴未艾,法律思想大放光彩,各派学者提出过不少的法律主张,其中孔、孟之间的子思也曾提出过多项法律主张。学界对子思学派的心性之学有着深入的研究,但对其法律思想的研究还有待于深化。本文以新出土的战国楚竹书为切入点,结合《子思子》所存传世篇章并结合其它先秦史料,试图对子思学派的法律思想进行系统考察。本篇论文共有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简要阐述了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目标以及本文的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法律思想作为法律实践的表现形式是以实际的方法、司法活动为对象。一定的法律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立法、司法活动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在大变革时期尤为明显。对子思学派法律思想进行系统的探究,不仅有助于我们窥探早期儒家法律思想之容貌,更能弥补对子思学派法律思想研究的不足。
第二部分,儒家法律思想相关问题考察。本章对早期儒家法律思想研究中具有争议性的问题,进行重新思考和论证。以孔子思想为源头,分析了“人治”与“法治”争论的焦点,对儒家法律思想的基本原则作出了说明。对于“亲亲相隐”与“大道灭亲”的矛盾作出了合理解释,最后简要论述了儒家法律思想的渊源。
第三部分,子思学派相关问题的考察。本章分析了子思法律思想的时代背景,以《非十二子》为切入点,对其学术渊源作进一步分析,明确其思想发端。本章最后对研究子思法律思想的选材原则进行了说明,对郭店简中儒家文献的属性做了初步界定。
第四部分,子思学派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从基本思想理论、刑法思想以及婚姻家庭三个方面,系统论述了子思学派的法律思想。立足于实际,创建良好的社会秩序,构建安定的社会模式,一直是子思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第五部分,子思学派法律思想的评价与启示。通过对子思学派法律思想的系统研究,总结了子思法律思想与其整体思想的关系,并与孔、孟、荀的法律思想进行了共性探讨,同时分析了子思与法家思想的共鸣之处。文章进一步明确了子思法律思想的历史地位,同时对现阶段儒家法律思想研究进行了反思。
第六部分,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