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的实践研究

关键词:自主学习;高中数学教学;教学模式;自主学习日记

  摘要


      自主学习的观念,古已有之,称之为“自得”。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西方开始兴起对自主学习的理论、模式以及实证的研究,并取得许多开创性的进展,直到现在都有好多关于自主学习的问题并没能给出合理、详尽的解答,受国外教育界对于自主学习理论研究的影响和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驱动,国内的很多教育人士也开始对自主学习进行系统的研究,并且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提出了很多新颖的、符合我国教育教学实际的自主学习理论、模式、策略等,其中尤其突出的是庞维国教授,他的理论贯通中西,也是因为他的工作和辛勤总结介绍让很多国内关心自主学习研究的教育教学工作者更广泛地接触到了全世界比较先进的自主学习的研究成果,同时,他本人的研究也为我们开了先河。

自主学习的概念到目前为止都没有统一的界定,大多研究者们根据自己的理论观点和实证事实进行了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阐释,虽然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大家开始相互借鉴,开始逐步搭建一个比较趋于和中的理论基础。可以说自主学习的研究到目前为止都是方兴未艾的,这是它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决定的,很多研究者都认为起初设定的关于自主学习理论的研究方面都会在研究过程中产生这样或那样的不尽如人意,这样也就为更多的教育教学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可以共同探讨的机会。

笔者对高中生认为数学难学的现象进行了一定的思考,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基于教师、学生、教学材料的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的五个阶段教学模式,即教学资料准备环节、核心知识提炼环节、学情调查环节、自主学习设计实施环节和撰写学习日记环节。通过五个环节的数学自主学习教学实践促进教师、学生以及教学材料的交互作用,相互协调,互为补偿,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保障。文章以人教A版数学2(必修)中的“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为例给出了运用五个环节的数学自主学习教学实践案例,以及相应的案例分析,并对五步教学法各环节的实施给出了明确的建议。

通过对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的思考和实践研究,基于教师、学生、教学材料的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系统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与新课改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理念有着深度的融合,把以“教”为倾向的传统教学转向了以“学”为主的自主构建数学知识活动,不但提升了学生的数学信念,帮助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提升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为学生在问题产生于解决中进行主动研修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方法,加上自主学习日记的积累,学生的数学专业素养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