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测量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最早提出离差智商概念的是( )。

A. 比奈

B. 西蒙

C. 韦克斯勒

D. 卡特尔

【答案】C

【解析】韦克斯勒除了编制这一系列著名的智力测验之外,还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概念“离差智商”。

2. 某个年龄组智力测验的平均分数是85, 标准差是10, A 得了95分,他的离差智商是 ( )。

A.100

B.130

C.125

D.115

【答案】D

【解析】

离差智商公式是

Z=(95-85)/10=1,所以IQ=100+15=115。

3. 百分位常模不包括( ) 。

A. 百分等级

B. 百分点

C. 年级当量

D. 四分位数

【答案】C

【解析】C 选项年级当量属于发展常模。

4. 在经典测量理论模型X=T+E中,关于E 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真分数和误差分数(E )之间的相关为零

B. 各平行测验上的误差分数(E )之间相关为零

C. 误差分数(E )是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之和

D. 误差分数(E )是一个服从均值为零的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

标准分的计算公式是代入计算得

【答案】C

【解析】真分数理论有三个基本假设作为整个理论的支柱:①误差分数的平均数是零,即E 是个服从均值为零的正态分布;②误差分数与真分数相互独立,相关为零;③两次平行测验测量的误差分数之间的相关为零。第②、③条说明E 是个随机误差,没有包含系统误差在内。

5. ( ) 是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或者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

A. 团体

B. 常模团体

C. 受测人群

D. 样本

【答案】B

【解析】常模团体是由具有共同特征的一类人所组成的群体,或者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

6. 洛德(Lord )提出在学绩测验中,为了保证其可靠性,各类选择题的理想平均难度为:五择一测题,0.70;四择一测题,0.74;三择一测题,0.77;二择一题,( )。

A.0.78

B.0.79

C.0.85

D.0.90

【答案】C

【解析】题目的难度与测验的信度之间有重要的关系。洛德认为在学绩测验中,各类选择题

的理想平均难度如下:五择一测题,0.70;四择一测题,0.74;三择一测题,0.77;二择一题,0.85。

7. 在测试过程中能以团体方式进行的测验是( )。

A. 操作测验

B. 投射测验

C. 韦氏智力量表

D. 大学入学考试测验

【答案】D

ABC 三项中的测验都是单个被试来完成,【解析】只有D 项中的大学入学考试测验可以团体

进行。

8.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投射测验的是( )。

A. 句子完成测验

B.NE0人格调查表

C. 语词联想测验

D. 主题统觉测验

【答案】B

【解析】投射测验是向受测者提供预先编制的一些未经组织的、意义模糊的标准化刺激情境,让受测者在不受任何限制的情况下,自由地对刺激情境作出他的反应,然后通过分析

受测者的反应,推断受测者的人格特征。常用的投射测验有:罗夏克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句子完成测验,语词联想测验等。而B 项,NEO 人格量表即大五人格量表,属于自陈式测验量表。

9. 用同一测验对同一组被试前后两次施测结果的相关系数表示的信度是( )。

A. 内部一致信度

B. 折半信度

C. 复本信度

D. 重测信度

【答案】D

【解析】重测信度即用同一种测验对同一组被试前后两次施测结果的相关系数表示的信度。它表示的是测验在时间上的稳定性(一致性)。

10.在心理测验实施中,主试者和被试者之间建立了一种友好的、合作的、能促使被试者最大限度地做好测验的关系,称为( )关系。

A. 协调

B. 教育者与被教育者

C. 朋友

D. 帮助者与被帮助者

【答案】A

【解析】在施测过程中,主试与被试之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协调关系,即一种友好合作的并能促使被试最大限度地做好测验的一种关系。例如,在能力测验中,这种关系会促使被试尽最大努力发挥自己的能力;在人格测验中,它会促使被试真实坦白地回答问题。建立协调关系要求主试尽可能地激发被试兴趣,使其积极地应试。

二、名词解释

11.鉴别指数

【答案】鉴别指数是项目分析中区分度的一个指标,即确定测验项目区分个体所测能力高低的程度指标。项目分析的一个最简单的估计方法是比较两个极端效标组,即将所有被试在某个测验上的分数从高到低依序排列,划分出高分组和低分组;分别求出此两组在每一题目上的通过率;再求出高分组与低分组通过率之差。其范围在+1.00〜-1.00之间。+1.00表示鉴别指数最高,-1.00表示鉴别指数最低。鉴别指数越高,题目的鉴别性能即区分能力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