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交通大学精神卫生中心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测量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衡量测验跨时间一致性的信度称为( )。
A. 重测信度
B. 复本信度
C. 同质性信度
D. 评分者信度
【答案】A
【解析】用同一个测验,对同一组被试前后两次施测,两次测验分数所得的相关系数为再测信度。因为两次测验之间会隔一段时间间隔,因此,重测信度是衡量跨时间一致性的信度。
2. 确定区分度的主要方法不包括( )。
A. 项目特征曲线
B. 项目与效标的相关
C. 鉴别指数
D. 没有回答该项目的比例
【答案】D
【解析】确定区分度的主要方法包括项目特征曲线、项目与校标的积差相关还有鉴别指数。D 项是通过率,不用来计算区分度。
3. 有一个满分为5分的测验项目,全体被试在此项目上的平均分为3分,则此项目的难度P 是( )。
A.20%
B.40%
C.60%
D.80%
【答案】C
【解析】对于论述题,每个项目小不只有答对和答错两种可能结果,而是从满分至零分之间有多种可能结果。
对这类项目,常常用下面的公式来计算其难度:
将数据代入得:P=3/5=60%。
4. 被试在回答心理测验题目时,不管测验内容如何,都采用同样方式来回答问题。这种趋同应答的现象被称为( )。
A. 反应定势
B. 反应风格
C. 猜测应答
D. 默认应答
【答案】A
【解析】反应定势是受测者在测验中由某种心理定势引起的反应倾向,它使受测者作出与测验欲测的特性无关的歪曲反应。在能力测验、个性测验、兴趣测验和态度测验等心理测验以及采用问卷法进行的心理研究中,反应定势是普遍存在的。
5. 人格测验的建立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中EPQ 是采用( )。
A. 自陈量表法
B. 心理作业法
C. 情境模拟法
D. 投射测验法
【答案】A
【解析】人格测验的建立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有自陈量表,如MMP1、16PF 、EPQ 、投射测验以及评定量表。
6. 被试在回答心理测验题目时,有时会因为每个人回答问题的习惯不同造成能力相同的被试得到不同的测验分数,这种影响测验成绩的因素是( )。
A. 反应定势
B. 应试动机
C. 应试技巧
D. 练习效应
【答案】A
【解析】个体回答问题的习惯被称为反应定势或反应风格,常见的反应定势有:①求“快”与求“精确”的反应定势;②喜好正面叙述的反应定势;③喜好特殊位置的反应定势;④喜好较长选项的反应定势;⑤猜测的反应定势。
7. 不属于WAIS-RC 言语量表的分测验是( )。
A. 算术测验
B. 数字符号测验
C. 背数测验
D. 类同测验
【答案】B
【解析】1982年,在龚耀先主持下修订出版了W AIS 的中国修订版,简称W AIS-RC , 包括言语量表和操作量表。言语量表包括常识测验、理解测验、算术测验、类同测验、背数测验、词汇测验。操作量表包括数字符号测验、填图测验、积木图案测验、图片排列测验和拼图测验。
8. 最简单而且最基本的表示常模的方法是( ) ,有时也叫常模表。
A. 转化表
B. 分布表
C. 对照表
D. 都不是
【答案】A
【解析】呈现常模的方法主要有:①转化表,又称常模表,是最简单、最基本而且最常用的呈现常模资料的方法,由原始分数、、导出分数和对常模团体的具体描述、构成;②剖析图,把一套测验中的几个分测验分数用图表(图形)表示出来。通过剖析图可以很直观地看出被试在各个分测验上的表现及其相对的位置。
9. 难度P 值越接近于0或接近于1,越无法区分被试者之间能力的差异。相反,P 值越接近于0.50,区别力越高。为了使测验具有更大的区别力,应选择难度在0.50左右的试题比较合适,各题难度应在( )之间。
A.0.50±0.10
B.0.50±0.20
C.0.50±0.30
D.0.50±0.40
【答案】B
【解析】当难度接近于0时,被试的分数接近于0, 当难度接近于1时,被试的分数都接近于满分,因此都无法区分被试者之间能力的差异。当难度在0.5左右时,被试的分数会呈现常态分布,测验能够获得最大的区别力。
10.( ) 是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或者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
A. 团体
B. 常模团体
C. 受测人群
D. 样本
【答案】B
【解析】常模团体是由具有共同特征的一类人所组成的群体,或者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
二、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