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70岁,以反复咳喘40余年,活动后气短10余年,间断双下肢水肿5年,咳喘加重伴发热3天入院。体检:表情淡漠,口唇发绀,颈静脉怒张,桶状胸,双肺干湿啰音,心率110次/分,律齐,肝肋下3.0cm,双下肢水肿。血气分析示:pH7.33,PaCO()。 应用支气管扩张药改善通气。 低流量吸氧改善缺氧。 应用5%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 积极控制感染。 应用呼吸兴奋药。
患者戴××,女,30岁。昨晚起居不慎受凉,突然出现呕吐,呕吐胃内容物及清水,伴有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口不渴,胸脘满闷,舌苔白腻,脉濡缓。那么,根据上述辨证特点,下列方剂中,针对本证型的方剂应首选() A.藿香正气散。 苓桂术甘汤。 小半夏汤。 温胆汤。 香砂六君子丸。
无痛性梗阻性黄疸伴胆囊增大最可能是() 硬化性胆管炎。 胆囊结石。 壶腹周围癌。 胆道蛔虫病。 十二指肠乳头炎。
关于巨细胞瘤,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本肿瘤属潜在的恶性肿瘤。 多发于20~40岁青壮年。 膝关节的两骨端及桡骨远端最常见。 单纯刮除、植骨可有复发,最好作广泛整块切除。 病变多在骨干中段。
患者戴××,女,30岁。昨晚起居不慎受凉,突然出现呕吐,呕吐胃内容物及清水,伴有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口不渴,胸脘满闷,舌苔白腻,脉濡缓。根据患者上述临床特征,此患者应诊断为何种病证() A.脾胃虚寒型呕吐。 饮食停滞型呕吐。 痰饮内停型呕吐。 外邪犯胃型呕吐。 肝气犯胃型呕吐。
患儿男,6岁。因发热6天,皮疹1天就诊,病后伴咽痛、纳差、乏力。院外应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查体:T39.7℃,P128次/分,呼吸25次/分,BP108/75mmHg,精神差,咽峡部红肿,扁桃体充血肿大,双侧颌下和颈部可触及数个花生米大小淋巴结,活动,无粘连和压痛,躯干部皮肤可见散在红色斑丘疹,肝肋下3cm,脾肋下1cm。为明确诊断,应首先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