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815政治学原理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国家元首
【答案】国家元首是一个重要的国家机构。它是一个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者或象征,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际上或形式上处于首脑地位。
国家元首一般分为两种形式:即个体国家元首和集体国家元首。国家元首的职权主要是:公布法律; 任免国家机关中的高级官员; 召集议会,宣布戒严、大赦、紧急状态或对外宣战; 以国家最高代表身份对外交往; 代表国家颁布荣誉、授予荣誉称号和证书等等。
2. 民主政体
【答案】政府的权力源于被统治者的认可,而且公民有权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参与决策过程。即在个人拥有某种不可侵犯的权利的同时,社会应当确保所有人在影响其生活的决定中有平等的发言权。基本特征是议会制度、选举制度以及政党制度是民主政体根本的制度保障; 立法、行政和司法各权力部门之间的功能分离; 国家与公民社会的结构性张力,公民社会(civilsociety )及其理论是随着近现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发展并成熟起来的; 在意识形态领域倡导各种价值观念的多元并存,个人权利至上。
3. 新制度卞义
【答案】新制度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兴起的一个新的政治学流派。作为对制度主义的回归,新制度主义重新强调了传统政治科学研究的制度主义研究途径,在制度的动态运动中去探求制度对政治活动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以及制度与行动和制度与文化的相互关系。具体而言,新制度主义所包含的两个核心假设是:政治制度创造着秩序和政治行动的可预期性的基本要素; 能够被特定人群所理解的例行性的行为过程,一方面将制度结构转化为政治行动,另一方面又将行动汇集为制度性的稳定与变迁。以这两个基本假设为基础,目前在西方有着较大影响的新制度主义流派主要有三个:①理性选择制度主义。②历史制度主义。③社会学制度主义。
4. 政治协调
【答案】政治协调是政治指挥的一种力一式。政治指挥是政治权力按照特定政治规划和目标,凭借政治组织,支配和协调社会成员以实现政治决策的行为。政治协调是政治权力对于社会成员的行为进行不同形式的协调,以达到合作协力的目的。政治协调一般包括权威性协调和沟通性协调等等。
5. 公民
【答案】所谓公民,即享有人身独立、自由的权利和义务主体。它与传统社会中作为少数统治者意志的消极服从者的臣民有着本质的区别,公民与臣民的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在政治决策过程中,公民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作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积极参与者,公民对自己所在的政治共同体保持着最基本的心理认同。
二、简答题
6. 为什么说“政治事件是政治社会化的催化剂”?
【答案】政治事件之所以是政治社会化的催化剂,表现在三个方面:
(1)政治事件会改变政治社会化的内容和价值取向,随着每一次社会制度的巨大历史变革,人们的观点和观念也会发生变革。比如中国近代史上连续发生的列强侵华,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政治事件,把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问题提到了社会政治生活的首位,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成为社会政治的价值取向和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内容。
(2)政治事件会加速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政治事件发生和发展,会把国家的命运和政治生活与每个人十分明确而紧密地联系到一起,从而起到任何其他政治社会化媒介所无法比拟的政治动员的作用,成为人们学习政治、参与政治生活的加速器。
(3)政治事件会深化政治社会化的进程,在政治事件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政治生活中的各种利益、意志、力量和矛盾都会比平时更为充分地显不出来,从而使人们更为明确、深刻、全面和发展地认识政治生活,获得政治知识,形成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所以,社会政治大变动时期,往往也是诸种政治学说大发展时期和各种政治风云人物大涌现时期。
7. 政治权力的基础条件及其现实意义
【答案】(1)政治权力的基础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强力是政治权力的第一基础要素,它有时表现为武力威慑,有时则直接表现为赤裸裸的暴力。当权力拥有充足而多样的基础资源因而本身比较强大时,武力就隐藏起来; 当权力丧失了大部分基础性辅助资源后,暴力就成为最后的手段,并被直接用于解决社会政治问题、各种争端,甚至经济问题和文化问题。不过,这种最后手段的滥用容易导致整个权力体系的解体和崩溃。
②政治认同是政治权力的又一重要基础。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对特定的权力主体往往会产生一种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它首先体现为一种心理活动,如果这种心理活动持续、稳定地存在,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外化为显性的政治支持和政治行为,它就会对政治生活和政府决策产生深入、广泛、持久的影响。必须指出,政治认同不仅是社会成员自发的意识,而且常常是当局有意识地培养、诱导、启发和操纵的结果。
③结构性和象征性合法形式是政治权力的第三大基础,包括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等。政治权力无论是否得到认同,都要力图外化为一种象征性和物质性的力量。任何法律和制度,首先是权力意志和权势结构的体现,其次才是民意和公意的体现。它们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取决于当局和民众双方的实力对比以及二者的互动行为模式。权力当局以超然的仲裁者的角色出现在政治舞台上,通过制定和实施法律来达到维护自身利益的目的。
④财富。政治权力的性质不但由经济决定着,政治权力的大小在很多时候也是由经济财富决定的。现实生活中人事权与财政权以及物资权总是政治权力最具体的表现。
⑤技能。政治技能是一个解释不同领导人的权力差异的重要因素。
⑥知识。“知识就是力量”,这种力量在政治上就是以权力基础的身份出现。
(2)政治权力的现实意义有:
①政治权力实现了社会资源的强制性分配。政治权力以国家的名义,以政策或法律的形式,规定自然资源的归属,对自然资源进行强制性分配; 规定基本的经济制度,对社会收益进行分配; 确定政治制度,对社会的政治资源和其他非经济利益进行分配; 规定思想文化制度,对文化资源进行分配; 还通过规定国际外交政策和外交行为,参与国际资源分配。
②政治权力具有社会纽带和联合剂的功能。政治权力通过国家的暴力机器、政策规范以及各种奖励和惩罚手段,使社会的不同利益者豁合在一起,形成一体化的有序社会,避免社会在冲突中解体。
③政治权力对经济有巨大的反作用。政治权力能间接地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速度。而且,当政治权力沿着经济发展的方向起作用时,就促进经济发展; 政治权力沿着经济发展相反的方向起作用时,就阻碍经济的发展。
④政治权力对社会管理有重要的意义。政治权力通过对经济的调节,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调节以及对人口的调节,对社会突发事件和社会公共危机的应急机制,实现对社会的管理。
除此之外,政治权力还对国际交往和维护国际秩序等有重大意义。
8. 如何认识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中的政治参与?
【答案】(1)发展中国家,一方面获得了政治上的独立,另一方面却陷入政治管理上的混乱,盲目移入的政治体制又不适合经济和文化水平落后、民族矛盾重重的社会。如何让理论上的国家的主人真正成为现实中的主人,确实存在制度建设问题。
(2)发展中国家的制度化水平较低,当这样的制度化水平处于社会转型过程中,而面对过高的公民期盼时,政府就无力容纳这些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剧烈的政治参与不仅造成政治不稳定,一些社会主义政权还因此而垮乙、口。
(3)在发展经济以努力满足人民的经济要求的同时,还要注重政治制度化建设,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完善选举制度,健全人事制度,使人民以选举的力一式来实现作为民主的本义的“人民的权力”。
三、论述题
9. 试论析现代西方政治学的发展趋势。
【答案】要点;
现代西方政治学的发展趋势有三大特点:
第一,理论和体系的多样性; 表现及原因分析:
第二,研究重点从传统的国家、主权、制度、政治观念、政体、法规等转移到政治社会因素方面、过程方面,如政治行为、政治文化、政治环境、政策等; 原因分析;
第三,研究方法微观化、动态化和纯科学化; 表现及原因分析;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