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31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神权论

【答案】神权论是指国家源于神,是根据神的意志建立的,国家的权力来源十神的国家起源观点。这种观点在古代政治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古代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统治阶级,曾用这种观点来维护他们的统治。在我国古代,神权思想是很发达的。所谓“天道”就是把统治阶级的权力说成为来自天命。把帝王称作“天子”说他们是天意的执行者。在外国,神权说,最早发生于古代犹太的神权政治君主国。基督教早期代表也曾提出过这个思想。但是,神权思想的发达却在中世纪。当时封建主阶级的思想家,在教权与皇权的斗争中,不论是主张教权高于皇权还是皇权高于教权的人,都宣扬神权思想,认为“一切权力来自神”。直到16世纪,一些思想家还力图用神权论证国王的无限权力,把这种理论作为专制君主的护身符。神权论纯粹是从宗教的观点出发,把剥削阶级国家说成是神的意志的体现,用来迷惑人民群众对于国家本质的认识,反对被压迫人民起来革命。因而,它从来就是反科学的观点。

2. 福利国家

【答案】福利国家是指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创办并资助社会公共事业,实行和完善一整套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以调节和缓和阶级矛盾,保证社会秩序和经济生活正常运行,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统治的一种方式。福利国家的最初实际尝试起始于30年代资本主义大危机之后的美国罗斯福“新政”。从统治方法上看,它与自由主义方法、帝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统治方法相区别,但其本质上依然是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是垄断资本与资产阶级国家相融合的表现。

3. 政治动机

【答案】政治动机是政治心理的若干构成要素之一。它是指激励并维持政治主体的政治活动以达到特定的政治目的的内在动力,它隐藏在人们的政治行为背后,是政治行为的内驱力。政治动机作为一个心理过程,是由社会成员的利益需求和政治目标两个方面有机构成。政治动机是构成社会成员政治行为的直接原因,是在政治认知和政治情感的基础上形成的。

4. “议行合一”原则

【答案】马克思明确提出了新型的无产阶级国家的政权应该是集行政权和立法权于一体的工作机关,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并直接受到选民的监督和罢免。其基本内容是:

①人民对国家事务拥有最高权力,人民通过代表实施这种权力;

②人民对于各种国家职能机构具有统辖权。这种原则在国家机构设置方面具体体现为,一个由人民选举产生的具有一定任期的立法机关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其他国家机关与立法机关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决策与执行、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判断议行合一原则的标准并不在于是否只存在一个

议决和执行统一的机关,而是应考虑其权力关系。

5. 国家权力机关

【答案】在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权力机关是指人民代表大会,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权力机关,是由人民选举的代表组成的、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他们的各级代表机关行使国家权力,因此,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权力机关就是人民的代议机关。社会主义国家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不受任何其他国家机关的限制,不允许其他的国家机关与之抗衡。它在国家机关的体系中处于最高的地位,拥有最高权力,其他一切国家机关均由它产生,并向它负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则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二、简答题

6. 简论政治社会化的功能。

【答案】政治社会化是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能动过程。它是政治生活中的重要环节,对于社会政治生活的进行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政治社会化赋予个人以特定的政治人格和政治能力,使之适应、参与乃至改造社会政治生活。 对于社会成员个人来说,政治社会化不仅是其政治人格的形成和成熟过程是他政治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过程。

(2)维持、改变和创造社会政治文化

政治社会化过程是在现有的社会政治文化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正常情况下,政治社会化灌输、传递的首先是既有政治价值、政治信念、政治规则规范和政治行为模式。

(3)维持或改变政治体系

政治社会化通过造成人们对于现有政治体系的认同或不认同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来影响政治体系的维持或改变。当政治社会化过程造成社会政治成员对现有政治体系的强烈认同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时,它对于现有政治体系具有极大的维系作用。反之,则具有极大的摧毁作用。

7. 什么是二元君主制?

【答案】二元君主制是指君主仍然拥有较大的实际权力的立宪君主政体,尤其是君主通过掌握内阁的任命权而控制着国家的行政权,因此内阁向君主负责,与掌握立法权的议会构成两个权力中心,故称为二元君主制。

对议会通过的法律,君主一般有否决权。在有的情况下,君主还可以任命和指派部分议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议会。在有的国家,宪法甚至是君主“钦定”的。不过,君主的权力毕竟由宪法做了规定并受到议会的某种程度的制约,君主制定法律尤其是做出重大决定时一般不能撇开议会。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不同,两个权力中心的地位也有较大差别。

现代实行这种政体的主要是西亚的少数几个国家,但它曾经是许多早期资产阶级国家采用过的政权组织形式。1814-1830年波旁复辟王朝时期的法国,较近的1871-1918年德意志帝国、从明治维新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的日本,都是二元君主制的典型,德国皇帝和日本天皇实际上是真正

的权力中心,而宪法的作用不大,议会的权力较小。18世纪的大部分时期,英国的政体可以说仍然是二元君主制,虽然已经确立了议会的主权,但国王依然保留了许多重要权力。

8. 试简述现代政党的基本特征。

【答案】政党的基本特征:

(1)政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政党是围绕着共同的阶级利益,在一定的阶级基础上产生的政治组织,是阶级的核心力量,是阶级开展政治活动、进行政治斗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政党之间的斗争是各阶级和阶层利益斗争的集中表现。

(2)政党有一整套争取或实行阶级统治的,政治纲领。

政党的政治纲领所表达的是政党谋取和巩固国家政权的途径和方法,以及谋取政权之后所要表达的口标,它集中反映了某个阶级或阶层的根本利益,体现政党的基本性质。

(3)政党由特定或阶层的分子所组成。

政党一般都有一定的群众基础,由相当数量的党员所组成,并在政治活动中采取共同的行动。群众和党员的共同行动一般都是由政党中最有影响、最有经验和最有权威的领导集团来领导。

(4)政党有特定的BFI 织和纪律。

为了在政治活动采取共同的行动,政党一般都会有一套以层级结构为特征的组织体系来动员和组织本党的党员和群众参与政治生活,与此相应,政党在政治活动中也具有与组织相配套的纪律来约束成员的行动。但是组织和纪律的严密程度会因国家和政党的不同而有不同。

三、论述题

9. 试论述资产阶级政党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案】政党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采取民主形式的资产阶级政党也不例外,资产阶级政党根本使命都是为了实现、维护和巩固资产阶级的阶级统治,维持现有的政治秩序。其具体的地位和作用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政党政治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基石,是资产阶级民主的标志。

①作为西方民主制度的三大支柱之一,政党制度既是选举制和议会制发展和完善的产物,也是两者运行的方式和动力,政党的活动和功能也主要体现于竟选过程和议会中的党团活动中。

②政党政治是政治民卞的标志。政党不仅是传递民意的渠道、公众参政的工具,竞争性政党政治的外在形式和“合法反对、公平竞争”的活动原则,也是西方社会公平、自由、民主的象征。在公开竞选过程中,各自的标榜,相互的揭短,选举结束后,反对党对执政党的监督、牵制,对执政党政策的质询,对政府高官的弹动,客观上增加了政治的透明度和民主程度。

(2)政党制度是民主制度协调运作的工具。

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确立了分权与制衡原则,作为民主和自由的保障,在国家权力结构上设计为立法、行政、司法的三权分立,中央与地方分权,权力制约权力,抑制了集权的倾向,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效率低下的事实,牵制和扯皮往往只是一个事件的褒贬不同的说法。

(3)政党政治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调整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