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武汉科技大学2010无机材料物理化学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摘要

二 O 一 O 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及代码: 适用专业: 无机材料物理化学 材料学 806 可使用的常用工具: 计算器、铅笔、三角尺、橡皮。 答题内容除第八题直接在试卷上作答外,其他均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一律无 效,考完后试题随答题纸交回。 考试时间 3 小时,总分值 150 分。 准考证号码: 一、选择题(20 分) 1、当有 n 个等大球体作最紧密堆积时,必定有( ) 。 (A)2n 个八面体空隙与 n 个四面体空隙(B)2n 个八面体空隙与 2n 个四面体空隙 (C)n 个八面体空隙与 n 个四面体空隙 (D)n 个八面体空隙与 2n 个四面体空隙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写 题 2、在非化学计量化合物缺陷中,下列哪类属于阳离子过剩并形成阴离子空位类型( (A) OO = VO + 1 / 2O2 ( g ) + 2e (C) 1 / 2O2 ( g ) = Oi + 2h ,, • •• , ) 。 (B) ZnO = Zni + 1 / 2O2 ( g ) + e (D) 1 / 2O2 ( g ) = OO + VFe + 2h ” • • , 3、根据离子价效应及离子水化半径,可将粘土的阳离子交换顺序排列成( (A) H + > Al 3 + > Mg 2 + > K + (C) Al 3+ > Mg 2+ > K + > H + (B) Al 3+ > H + > Mg 2+ > K + ) 。 报考学科、专业: (D) H + > K + > Mg 2+ > Al 3+ ) 。 4、下列哪个规则不适用于判断相图无变量点的性质( (A)相对位 (C)三角形 5、扩散系数的热力学因子为( (A) (1 + ln α i / ln N i ) (C) (1 + ∂ ln α i / ∂ ln N i ) ) 。 (B)共轭位 (D)重心位 (B) (1 + ∂ ln γ i / ∂ ln N i ) (D) (1 + ∂ ln N i / ∂ ln γ i ) )时,阳离子配位数等于 6。 (B)0.225~0.414 (D)0.732~1 姓名: 6、阳离子与阴离子的半径比 rc / ra 为( (A)0.155~0.225 (C)0.414~0.732 第 1 页 共 3 页

7、滑石 Mg3(Si4O10)(OH)2 属于( (A)层状结构 (C)岛状结构 ) 。 (B)链状结构 (D)架状结构 ) 。 2 2 8、在正常的晶粒生长过程中,晶粒生长方程式为( (A) D − D0 = kt (C) D − D0 = kt 3 3 (B) D − D0 = kt (D) Dl = d / f )为每个多面体中桥氧离子平均数。 (B)Y (D)R )时,核化位垒下降一半。 9、玻璃的四个结构参数中, ( (A)X (C)Z 10、液-固相变时,非均匀成核位垒与接触角θ有关,当θ为( (A)θ=0° (C)θ=90° 二、名词解释(30 分) 1. 鲍林规则 2. 正尖晶石与反尖晶石 3. 晶子假说与无规则网络假说 4. 晶粒极限尺寸与晶粒平均尺寸 5. 无序扩散与晶格扩散 三、已知:Si(s)+1/2O2(g)=SiO(g) Si(s)+ O2(g)=SiO2(s) △Go1=―237.47kJ △Go2=―569.43kJ (B)θ=45° (D)θ=180° 试计算:在 T=1800K 时,SiO 的蒸气压 PSiO?(15 分) 四、MgO-Al2O3-SiO2 系统的低共熔物放在 Si3N4 陶瓷片上,在低共熔温度下,液相的表面张 力为 900mN/m,液体与固体的界面能为 600mN/m,测得接触角为 70.52°。 求: (1)Si3N4 的表面张力。 (2)把 Si3N4 在低共熔温度下进行热处理,测得其腐蚀角的槽角为 60°,求 Si3N4 晶 界能。 (20 分) 五、如果在某过冷液态中形成边长为 a 的立方体晶核时,其自由能△G 将写成什么形式?求 此时晶核的临界立方体边长 ak 和临界自由焓△Gk。和球形晶核比较,哪一种形状晶核的临界 自由焓△G 大,为什么?(15 分) 六、试推导杨德尔方程: FJ (G ) = [1 − (1 − G ) 程的优缺点。 (15 分) 1/ 3 2 ] = k t = K J t ,并比较它与金斯特林格方 R2 第 2 页 共 3 页

七、非化学计量化物 FexO 中,Fe /Fe =0.1,求 FexO 中空位浓度及 x 值。 (10 分) 八、如图所示相图: (25 分) (1)划分分三角形; (2)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各界线的温度走向并判明界线的性质; (3)判断化合物 S 的性质; (4)说明无变量点 E1、E2 和 P 的性质,并写出各点的相平衡关系式; (5)分析 P 点可能出现的析晶情况,并注明其在相图中所处的区域。 3+ 2+ 第 3 页 共 3 页